大华网 > 艺廊

笔下舞动人性之美——赏读李可贤人物国画

  ▲舞魂(国画)      李可贤 作

  ◀愿力人生(国画)                                                        李可贤 作

  眼前这幅人物国画出自女画家李可贤之手笔。画面上,精神矍铄的李嘉诚先生和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站在一起谈笑风生,他标志性的光洁的额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灿烂的笑容和学生们青春的笑脸以及身后盛开的金凤花交相辉映。这幅画取材自汕头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捉这一撞击她心灵的美好瞬间,并将其做了“高于生活”的再加工,于是,一个智慧、励志、和蔼可亲的潮汕乡贤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同样的生动,在李可贤众多人物画力作中也触手可及。比如为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方展荣画像,她抓住这一人物最突出的特点,以近似于漫画的笔触,寥寥数笔,一个诙谐、幽默、活灵活现的“潮丑”便呼之欲出。李可贤的人物国画创作,善于捕捉时代的脉搏,十分注重挖掘人物的生活情趣和个性内涵,努力地去表现人性美。她通过“以线造型”、“以形写神”、“随类赋彩”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国画人物创作的鲜明特点。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她笔下的国画舞蹈人物了。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假如说,这是白居易以诗的语言对《霓裳羽衣舞》最生动传神的再现,那么,李可贤对舞蹈之美的描摹,用的是线条、造型和色彩。李可贤的舞蹈人物作品,题材广泛,形象多样,从我国多个民族的舞蹈到异域风情舞,都收入她的笔下。她借鉴传统写意人物创作艺术,结合自己过硬的速写功力,以表现舞蹈人物为题材,在笔墨的运用和画面的自由把握、即兴挥洒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她在对形象刻画生动、美丽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人物肢体语言和衣纹动感的描摹,线条更加自由奔放,舞蹈节奏感更加强烈,笔情墨趣更加浓厚,再辅以芭蕉、荷花、梅花国画花草意象为背景,使画面更富于诗情画意。

  她笔下的舞蹈人物多为女性形象,造型准确,构图严谨,描绘生动,色彩清雅,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舞蹈中的美丽女性既不同于唐代仕女画的丰腴肥硕,又迥异于明清仕女画的纤巧瘦弱,她们不再徒具形质,而被赋予了骨血和精神,可谓意态并重,风格唯美,既有传统女性的韵味又有现代女性的情趣,不论是她们轻舒曼妙的腰肢,还是变幻灵动的姿势,不论是飘忽不定的裙裾,还是顾盼生辉的眼神,都仿佛接受了音乐传递的信息,充满了舞蹈的韵律之美。在这些作品前面驻足流连,屏气静观,仿佛能从画中呼吸到一缕清香之气,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愉悦。

  中国的人物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从唐代人物画家张萱、周昉,到明代画家唐伯虎,莫不如此。李可贤对于舞蹈人物神态和造型的精准把握和生动描摹,得益于大学时期两年人体素描为她打下的坚实的人物造型基础,而毕业后在汕头大学二十余年的绘画教学生涯,又赋予了她对于线条和色彩的超强把控能力。除了时尚插画和时装画,她最擅长的是肖像速写,这无疑是她在舞蹈人物画创作中所有技法表达的基础,她改变了中国写意画重笔墨而轻造型的传统,将速写和造型有机地融入中国画的写意语言之中,通过敏锐的捕捉、提炼,用充满张力、节奏、韵律的线条以及明丽清新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舞蹈场景,以一个个“画中有舞”、“舞中有画”的意象,营造了一个灵动、纯洁、唯美的“纸上的舞蹈”世界,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李可贤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画的表现技巧,以优美洒脱的笔触,创作出一系列洋溢着人性美的作品,深受同行的赞赏。“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诗人岑参以莲花比喻起舞的美女,而赏读李可贤笔下的国画人物,我联想到的,也是一朵朵绽放的美丽鲜花。这,也是从画家心中开出的花儿。            (李晓颦)

编辑:林伟练 发表日期:2018年06月1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