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财经

洪崎:直面挑战 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后,2016年国务院制定《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将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报告都强调“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发展普惠金融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支柱,商业银行责无旁贷,理应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要力量。

 

  扎实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就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去,加强对小微企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支持,统筹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近年来,中国民生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探索实践,协调推进普惠金融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了普惠金融的“民生特色”。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发力点。作为国内小微金融服务的首倡者,中国民生银行在2008年推出了以“商贷通”为品牌的小微融资业务,开启了小微金融服务的非凡征程。10年来,民生银行在小微金融的征途上辛勤耕耘,创新进取,累计投放小微贷款超过6万亿元,存量授信小微客户数超过110万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生小微金融之路,成为国内小微金融服务的引领者和主力军。截至2018年10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414亿元,较年初新增近474亿元,户均贷款规模60余万元,持续为760多万户小微商户提供了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国民生银行持续16年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坚持精准施策,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一是对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通过扶贫低息贷款扶持当地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二是对无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通过股权扶持基金入股当地企业,通过股权分红收益增加收入;三是对因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贫困的,捐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实现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四是对因孩子上学造成家庭贫困的,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确保他们接受高等教育。16年来,民生银行累计投入定点扶贫资金1.19亿元,其中2018年超过2300万元,定点帮扶的河南省滑县成功脱贫摘帽,封丘县进入了脱贫验收阶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是银行业需要大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民生银行持续优化区域信贷布局,不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金融支持。比如,积极参与西藏自治区交通建设融资项目,截至2017年末共投放28亿元交通项目贷款,有力支持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城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发展。同时,29家附属村镇银行也持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施行费用减免,降低“三农”客户融资成本,持续优化“三农”金融服务。

 

  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中国民生银行不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支持,助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比如在青海,民生银行坚持优先支持绿色、循环、低碳企业,截至2017 年末,民生银行西宁分行各项贷款余额72.2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75%,有力支持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截至2017 年末,民生银行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余额300.20 亿元,较上年新增161.97 亿元,增幅达117%。

 

  总体来看,普惠金融客户大都小而分散,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是商业银行需要直面的挑战。为此,要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建设,确保普惠金融业务持续焕发蓬勃生机。一是强化普惠金融业务的组织保障,加快在商业银行总行和各级经营机构设立专门机构,专注于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产品研发、客户拓展、渠道建设、风险管理等。二是完善普惠金融业务的运行机制,适当将资源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同时加强普惠金融绩效考核,引导经营单位做优、做强普惠金融业务。三是加强普惠金融业务的科技应用,不断提高精准营销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四是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普惠金融客户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五是构建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风险管控水平和服务质效同步提升。

 

  搭乘普惠金融的政策东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民生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保质保量做好普惠金融工作,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点金工作室 专稿 作者: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洪崎)

 

编辑:李昂 发表日期:2018年12月2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