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财经

配合疫情防控要求,部分新人暂不举行婚礼

鮀城婚庆市场“遇冷”

  近日,随着疫情防控的要求,多地近日相继发布防疫相关通告,提倡喜事缓办、简办。本来眼下春节将至,春节除了举家团圆之外,也是有情人纷纷举办婚礼的黄金期。但记者从多名业内人士了解到,鉴于当前的疫情形势,很多新人决定还是先不举办婚礼为好。

  酒店多场婚宴取消

  调查数据显示,如今传统、简约、独具创意是最受关注的婚礼风格;酒店依旧是热门的婚宴场所。业内人士透露,在汕头,几乎每年的婚礼主要都集中在下半年,但它所形成的消费链条仍旧带旺了许多行业,如在一些星级酒店,婚宴消费竟然占了其餐饮总份额的一半左右。

  记者了解到,如今许多新人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产生不少创意。如早在去年国庆时,部分新人就已考虑用自助餐代替酒席;有的还将签到台改为签名板,声明不收红包。年轻人的这些做法多会受到父母的支持,虽然家里人觉得这样的做法与传统婚礼有些不同,但新人有新意,大家都认可。

  但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如今很多婚礼和附带的宴席都被取消了。昨天下午,记者在某宾馆采访时了解到,顾客进酒店必须戴口罩、出示健康码以及测量体温。该酒店营销部经理告诉记者,本来他们的4个餐厅1月份已初定了几十场婚宴。“去冬今春疫情防控要求变严之前,新人们订下的婚宴都以中档为主,很多新人都明白防控的重要性,有意控制人数;菜单安排上大多每桌2000多元左右,那种一桌五六千的如今很少见到了。但随着近期疫情的变化和国家的要求,许多新人经过和家人商量后,都纷纷决定取消婚宴,为外地来宾入住准备的房间也都取消订单了。”

  这位营销部经理表示,如今别说聚集性的酒席,就是人们进入酒店都需按要求佩戴口罩。“大局之下,我们肯定不折不扣地执行政府的要求。虽然因为顾客取消婚宴和预订房间,酒店会承受相当一部分损失,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希望疫情尽快好转,待春暖花开、形势稳定后,我们再精心准备接待客人!”

  提倡节俭婚礼简约

  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婚庆有什么变化?

  “如今年轻人都喜欢办有意义的婚礼,近年来流行主题化、轻消费、私人定制和沉浸式的感受。如不少新人喜欢在户外或空中(空中花园)举办婚礼,旅行婚礼的途中会直播‘撒狗粮’向亲朋好友晒幸福;一些新人则选择蜜月前置——在拿到结婚证后,以自由行的方式到国内外各地的景区拍婚纱照,等等。”一位内行人介绍。

  记者获悉,为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前段时间不少婚礼已“由大变小”“由小变精”。到了1月中旬,有的新人再三考虑后,决定不再举办婚礼,而是领证后考虑在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就近旅行婚礼的形式自己庆祝;或者把婚礼留到日后形势稳定了再补办。多名业内人士表示说,婚庆市场“遇冷”是一种必要的“战疫姿势”。虽然形式上看有些“不完美”,但却是在为防疫助一臂之力。

  一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防疫第一,人员不聚集减少了感染几率,于家庭于社会于他人都有好处;其次,传统上举办婚礼往往大操大办,造成了很多无谓的浪费,与当前倡导的节约精神相违背。取消婚礼,人情份子减轻了不说,还节约了粮食食物,符合当前的节约精神。

  “其实,举办婚礼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只要履行了法定结婚程序——登记结婚,就是一对合法夫妻。”她表示,时下倡导简朴婚礼、甚至取消婚礼都为人们所理解和点赞,尤其在疫情吃紧的当下,这种做法更有必要。

  以好服务留住客户

  今年元旦后不久,记者联系采访一家婚礼策划公司时,经营者介绍说最近婚庆市场比较热闹,从去年中秋到前段时间,他们公司已经做了一两百场婚礼了,最多时一天要处理六七个单!“汕头的婚宴都是在傍晚举行,但潮州、饶平一带却喜欢在中午,所以有的司仪遇上‘行情好’,一天要跑两个地方,忙得脚不粘地。”

  但随着近期的形势变化,很多新人自觉按下了婚礼的暂停键,这对婚礼策划公司的影响是很大的。记者联系一名婚礼主持人,想了解他近日的情况时,他知道记者的来意后没有回答。但记者从另一名主持人了解到,潮汕地区每年农历8月起至来年春节前都是婚庆旺季,前段时间他平均每月都要主持15场左右的婚礼,元旦至今年春节期间,他原来是准备主持20多场婚礼的。

  “我们做策划,从头到尾的环节很多,几十个同事分为很多组,有统筹、主持人、迎宾、录像、摄影、灯光、音响、化妆、场地布置等等。所以情况发生这么大的转变,的确影响很大。”一名婚礼策划公司的公关经理说。

  “有不少朋友问我,婚礼能不能也搬到‘云端’?我觉得不太现实,因为婚礼本来就注重现场互动,对着屏幕缺乏真情实感。”一名资深婚礼主持人表示,虽然现在业务暂时停滞,但她仍坚持工作。通过丰富婚礼策划方案、提供增值服务,他们最终留住了不少客户,大家共同等待着疫情好转。

  本报记者  陈 敏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1年01月26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