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龙湖

龙湖文保非遗传承并蒂花开

  腾辉倒影美景再现

  ▲一进入工作状态,丁明就全神贯注。

  ▲每一件盔头作品都凝结着陈衍庭的心血。

  ▲纪传英向记者介绍腾辉塔的修复过程。

  ▲英毅公祠

  近年来,龙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区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把龙湖区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汕头新型文化中心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汕头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区。该区全面启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初步建成全区文物资源信息数据库,顺利通过省、市对龙湖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的检查验收。截至2015年底,全区公布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48处,其中2处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龙湖区共有非遗项目7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3个,区级1个;省级非遗传承人2名,市级非遗传承人6名,区级2名,非遗传承人积极做好项目的传承工作,培养储备后备人才。

  鸥汀街道:

  一个街道竟深藏 10处省市级文保

  听闻龙湖区鸥汀街道是个有故事的街道。踏着春日,记者近日寻到这里。穿过老街老巷,惊喜地发现在这个都市一隅,竟然深藏了宗祠、寺庙、更楼、古民居、古桥、古塔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其中不乏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都有故事,每一处都尽显沧桑,诉说着这个街道源远流长的历史,所闻所见名不虚传。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鸥汀街道现有10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保单位一处,就是建于清朝的古建筑腾辉塔。另外9处都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建于1925年的密林文艺研究社旧址、建于清朝的鸥汀天后宫、建于明朝的证果寺、建于清朝的辛氏大宗祠、建于明朝的许氏宗祠、建于清朝的万石陈氏家庙、建于清朝的英毅公祠、建于清朝的李氏蓬祖祠、建于清朝的西宁桥。

  在鸥汀街道众多文保中,除了“资深”的腾辉塔,证果寺是最早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古建筑。证果寺位于汕樟路北侧,鸥汀街道鸥上与鸥下的交界处。沿着喧嚣热闹的证果寺路往里大约走100米,一座巍峨雄伟的寺院赫然展现在记者眼前。据介绍,该寺是原鸥汀八景之一,景名为“证果谈禅”,1994年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是汕头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座明代古刹,对研究龙湖区佛教历史有一定的价值。如今,每天到此旅游观光的海内外香客和旅游爱好者络绎不绝,其中以港澳台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居多。

  最“年轻”的市级文保单位则是去年刚刚获评的英毅公祠、李氏蓬祖祠、西宁桥三个古建筑,这三处文物也各有看头。

  李氏英毅公祠位于鸥汀街道鸥上社区大树下巷上段,是鸥汀李氏三房祠,始建于清代。该祠对研究潮汕清代宗祠建筑风格有一定的价值。

  李氏蓬祖祠位于鸥汀街道鸥上社区东巷16号,始建于清代道光三年(1823)。该祠堂门庭共有12屏石刻浮雕,雕刻人物、花鸟、文瓶、狮象等。其中“唐王登基”、“天官赐福”、“郭子仪拜寿”、“梅雀图”、“荷塘图”、“狮象图”、“福寿图”等雕屏雕刻工艺精美,是原有文物,且保存完好,颇有特色,俗称“安仔祠”。该祠对研究清代祠宇建筑艺术和潮汕石雕工艺水平有一定的价值。

  西宁桥位于鸥汀街道鸥下社区西宁街,建于清乾隆甲辰年(1784),是一座三孔小石桥,桥东侧有一株古榕树。古时候这里是一处港湾,渔舟、客船、货船常停泊于此,每当夜晚来临,船桅林立、渔火点点、海风阵阵、渔歌唱晚,美不胜收,成为“西宁晚泊”一大景观,是昔时鸥汀八景之一。该桥是汕头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座清代古桥梁,对研究清代潮汕造桥技术有一定的价值。

  营造技艺传承人纪传英:

  新建修复建筑物逾500件

  在龙湖区鸥汀街道,有一座著名的潮汕古塔——腾辉塔,此塔建成至今已有280年的历史,2016年经过修复后,昔日“腾辉倒影”的美景又再重现世人眼前。而亲自设计修复这座古塔的就是广东省首届传统建筑名匠(营造大师)、汕头资深建筑设计师纪传英。从事古建筑技艺50年来,纪传英已经累计新建、修复建筑物超过500件,包括西堤骑楼、同文学堂、彬园、红色交通站、南生百货大楼等一批让海内外潮人眷恋难忘的经典建筑,为小公园片区的修复改造活化作出重大贡献。去年被评为汕头市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在腾辉塔前,74岁的纪传英向记者详细讲解了腾辉塔修复的重点及意义。腾辉塔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塔为六角形,塔残高15.85米,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该塔也是国内罕见的贝灰夯筑的塔上塔建筑造型古塔。腾辉塔于1988年11月被评为第一批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百年前的一次地震,腾辉塔仅第七层塔墙就出现了几道10公分深的裂缝,而大塔上的小塔则被地震震断了4条石梁,导致小塔出现了严重倾斜,如果再遭遇一次四、五级的地震,“受伤”的古塔就很可能会整座倾覆。作为“老下蓬人”,纪传英对家乡这座古塔有着很深的情结,早有修复古塔之意。汕头创文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六个十”工程,并把腾辉塔修缮项目列入市“十个历史保育修复项目”,龙湖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修复工程于2016年10月实施。虽然腾辉塔的修复难度较低、修复周期较短,但纪传英接到这项修复任务后却丝毫不敢大意,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经过数月的细致设计和精心修复,再现了“腾辉倒影”的美景,也圆了纪传英的心愿。

  纪传英告诉记者,他少年时学的是绘画,后来为了谋生当了建筑工人,慢慢探索之下,发现建筑艺术与美术有很多共通之处,于是,他将美术应用于建筑,同时在对材料的应用上尽量地使用传统的技艺、传统的材料,对文物进行修旧如旧。但在对仿古建筑方面则在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革新,与时俱进。从工匠到建筑设计师,从单枪匹马到如今拥有四五百人的团队,纪传英历经曲折,受尽坎坷,却不屈不饶,凭借着精妙的技艺为世人留下了一大批经典的建筑作品,甚至走向海外。他带领团队成功修复了有着180年历史的新加坡国家保护古迹粤海清庙,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嘉奖,为他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资产保存优异奖”;2008年11月获得“中国民族建筑事业优秀人物”称号;2011年度获评“罗哲文奖”(十大杰出人物)荣誉称号等。多年来,纪传英以保护、传承、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三个儿女受父亲的艺术熏陶,大学毕业后也走上了古建筑艺术之路,使这门难度较高的营造技艺得以传承下去。

  潮剧盔头技艺传承人陈衍庭:

  汕头仅剩其一家四口在坚守

  喜欢看潮剧的市民都会十分留意戏台上演员的扮相,基本上从演员一亮相就能根据演员的服饰、盔头和脸谱,判断出这个角色的身份和忠奸。其中,演员戴着的工艺繁琐的盔头都是由艺人一点一滴纯手工制作出来的,每一件盔头的“出炉”大体须经过7道大工序100多道小工序,可谓件件不简单。近日,记者走访了汕头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潮剧盔头制作的家庭作坊,70岁的潮剧盔头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陈衍庭老师傅与妻子和两个女儿一直坚守着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使这项市级非遗项目得以传承。

  陈衍庭老师傅的家庭作坊位于市区杏花桥旁一老旧住宅楼内,几十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就是生产出大量精美盔头的基地。陈衍庭一家四口就围坐在狭小的客厅里,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地作业着,他们正在忙着赶制一批普宁英歌舞队急需的“过龙”,年前就得交货。陈衍庭负责设计、组装,陈衍庭的妻子赵老师负责制作绒球、贴布,大女儿陈敏负责极考验眼力、技巧的镂刻,小女儿陈洁负责制作底模。经过画纸样、上铁线、贴布、彩绘、加绒球珠花、组合等程序,一件“过龙”就制成了。赵老师告诉记者,“过龙”的制作工艺在盔头里边算是简单的,如果是“文凤冠”,一个人起码需要4个工作日才能完成一件,非常耗费心力。

  陈衍庭是龙湖区鸥汀人,打小耳濡目染跟着父亲陈其盛学艺,开始从事木偶的制作,提线木偶每个身高仅三四十厘米,从服饰靴帽到道具的刀枪剑戟,在陈氏父子的手下做得栩栩如生。精湛的技艺,使之成为“潮汕木偶制作第一家”。其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古装潮剧陆续重返舞台,各个潮剧团队需要大批古装戏服,陈家父女开始从木偶制作转向潮剧剧装盔头制作。40多年的工艺生涯,陈衍庭不但熟悉各个行当的盔头特点,而且还不断根据剧本角色创新盔头品种,经他手亮相世人的盔头至今就有上千个品种。为了做出适合潮剧表演的盔头,陈衍庭经常研究剧本,倾听潮剧表演者的意见建议,对盔头的制作进行改良。他制作的盔头以造型准确、工艺精细、用料考究、外观古朴典雅、穿戴舒适,为潮剧界所公认,为潮剧表演增光添色。找上门来请他做盔头的人络绎不绝,除了潮汕各大潮剧团之外,湛江、漳浦以及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潮剧社团也慕名前来订制。陈衍庭的剧装盔头不仅做得好,就连拳头大的帽盔也做得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不少到海外演出的剧团还专门向他定制小盔头,作为馈赠海外友人的礼品。

  由于汕头仅剩陈衍庭一家四口会做潮剧盔头,接不完的订单让陈家一年到头总是忙碌不停,也就是春节可以休息几天。长年使用双手重复一道道工序,使陈家四人的手指长茧、指骨变形。正是由于对这门技艺的热爱,陈衍庭一家四口才坚持这么久。看着每一件盔头作品,陈衍庭的目光饱含深情。正是有了这份真情,他们才能在坚守这门“僻门技艺”的路上踏实走下去。

  印章镌刻技艺传承人丁明:

  静心默守印章拓印技艺近30年

  由手工镌刻的印章技艺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脑激光雕刻机、数控刻印机等设备的出现,以及手工镌刻印章的老艺人相继离世,使该技艺日渐式微,加上该技艺所要求的书法功底和操刀技法较高,还需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悟性,年轻人不愿学,致使该技艺频临失传。在我市,有一名民间艺人默默守着这门技艺近30年,并推动印章镌刻技艺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就是印章镌刻技艺非遗传承人丁明。

  在丁明位于东厦路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印章陈列在橱窗里,造型各异,规格多样,材质品种丰富,就像一个小型的印章展览厅。其中,一幅印章拓印作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作品上是四个雕刻得惟妙惟肖的老城建筑印章拓印:小公园亭、胡文虎大楼、汕头大厦、百货大楼,极具艺术感。丁明介绍说,印章是汉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手工镌刻,它明显体现了镌刻者的技艺手法、个性语言和学识修养,且在选字、笔划、布局、章法、造型所显现的形式美,因此成为我国独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对研究我国的印章历史沿革、印章篆刻流派、印章学的考古应用,都有重要的价值。像这套“老城记忆·汕头印记”共有9个印章,每个6公分大,是他花费了半年时间创作出来的,旨在通过这种表现形式来讲述故事、留住记忆,让镌刻印章这门技艺得以活化,为人所关注。为此,他将这套印章中的一枚“汕头市博物馆建筑形象”黄杨木刻印章及一幅“汕头印记”印章拓印作品捐赠给了市博物馆收藏。下来,他还将以这种形式创作“开埠馆”主题、“潮汕文化印记”主题、“汕头半马”主题等系列印章,并拓印出来,用这种艺术形式来宣传汕头,讲好汕头故事,留住汕头美好,也以此来吸引更多市民了解印章镌刻、学习印章镌刻、喜欢印章镌刻,让这门历史悠远的技艺得以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传承人,守着这门技艺就意味着要甘于寂寞,要能静得下心,要克服枯燥的制作过程。丁明告诉记者,他17岁进汕头市刻印厂随名师学艺,苦练到了25岁才算出师。每一枚印章的镌刻基本上要经历六道工序:印面磨平、分字打格、书写反面文字、操刀刻字、加深平底、锉边修整等,手工镌刻一枚印章需要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而随着电脑的普及,5分钟就能机械镌刻出一枚印章,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手工镌刻。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自2015年以来,他每年定期为全省印章行业开设讲座,传授知识。他计划开设工作室及技艺传习基地,设立技艺展示厅,收集整理编辑潮汕刻印名师的作品资料集,让印章镌刻技艺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周敏

编辑:林伟练 发表日期:2018年02月27日
(未经本社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