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龟山遗址:潮汕汉代考古最重大收获

  在澄海区广益街道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岗,或许很多游客都未曾留意,然而它却是一处重要的大型汉代建筑遗址,也是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龟山建筑遗址。龟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潮汕地区汉代文化遗存的空白,对研究汉文化与潮汕地区越文化的融合、粤东两汉文化历史以及广东建筑史,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龟山位于韩江出海水道东溪河西岸,海拨47.9米,是一座孤峰,东面与北面为莲阳河环绕,西面、南面较为平坦,南面800米处为南山。由于文物普查发现前长年的采石开挖,原本呈龟形状的山岗只剩一角。登上眺望,一块“龟山西汉建筑遗址”石碑立于山上,四周树木繁茂,与其它山岗相比并没什么不同,谁也想不到,这小山岗竟与2000年前的潮汕历史连在一起。

  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传教士麦兆汉神父在粤东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曾在此地发现和采集过遗物,并确认是一处汉代遗址。可惜此后数十年间再无人问津而湮没。直到1983年,澄海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处采集到一批瓦片、砖及戳印方格纹的陶片等汉代遗物,龟山汉遗址才重新被发现,并引起省考古界的重视。1988-1992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会同澄海博物馆、汕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

  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在龟山山顶及其东、西、南面都有文化堆积,分布范围近2万平方米。南面的文化遗存保存稍好,面积为4000余平方米,现已发掘面积530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址4座、墙基2处、房基遗址1处、夯土地面遗迹1处。遗址中出土了板瓦、筒瓦、瓦当、铺地砖、排水管、柱础等大量汉代建筑构件,陶釜、盆、瓮、罐、钵、碗等生活器皿,网坠、陶纺轮、铁斧、锄、凿、锸等生产工具,铜箭簇等兵器以及玛瑙珠、耳珰等饰物。其出土文物可分为前后承接的三期文化,时间跨度为西汉前期后段至东汉。据专家推测,该遗址的建筑级别应属于较高级别的官署府第,为探寻汉代揭阳县治提供了线索。

  龟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潮汕考古的重要成果,它是迄今潮汕汉代考古的最重大收获。同时也见证了两汉时期潮汕地区通过海路与外界的交流,显示着海洋对该地区历史的影响。随着潮汕地区汉代遗存更多的发现和发掘工作深入开展,龟山遗址的内涵就愈显清楚,其意义就愈显重要。今年春节期间,崭新的澄海区博物馆筹办的《龟山汉代遗址展》正式对外开放,该展通过图文和实物把龟山遗址及其文化意义再现在广大市民和游客面前,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近期,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已对龟山遗址进行了前期考察,接下来将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其后,将对龟山遗址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保护利用,筹建龟山遗址公园。

  本报记者 林蓁 摄影报道

发表日期:2018年06月12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