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方寸瓷面书写千言万语

 王芝文独创陶瓷微书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致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王芝文正全神贯注进行作品创作。

人物介绍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汕头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聘教授、广东省工匠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联合国文化使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瓷微书)代表性传承人。毕业于广东汕头工艺美术学校,后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学习。现为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文化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汕头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汕头工艺美术学校教师。    2009年,陶瓷微书由汕头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由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芝文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14年,陶瓷微书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王芝文的陶瓷微书代表作《三国志》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他的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韩国首尔市政府、泰国淡浮院、美国贝克斯菲尔德艺术博物馆、希腊科浮亚洲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并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首脑、政要及知名人士。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微书技艺的传承正为人们所关注。

  ▲王芝文的作品不断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展出。

  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汕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在继承潮彩的民间传统工艺上独创陶瓷微书,将陶瓷与微书二者完美结合,既师承潮汕艺匠的精髓,又大大提高了潮彩的独特工艺和价值,为传统的陶瓷彩绘与微书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国陶器史一个令人称道的创举,被誉为“华夏一绝”。

  20多年来,王芝文凭借超越常人的心理素质和锲而不舍的创作毅力,凭着肉眼裸视在瓷器上作针头大小的微书,先后解决了毛笔、釉墨的问题,集诗、书、画、瓷“四位一体”。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王芝文还创新性地以字组画,将点点微书构成远峰近山、花卉、动物等图案,在方寸瓷面上书写千言万语,绘就万水千山。

  凝神苦练开创陶艺新门类

  王芝文1962年出生在广东省澄海县坝头镇南港村一个普通家庭。家乡的艺术氛围浓厚,王芝文深受感染,从小喜欢书画,尤其对书法入迷。说起与微书的渊源,王芝文笑称,出于孩童的“玩心”,他小时候喜欢写小字。当时,青春又叛逆的他觉得学校开会冗长又无聊,便经常偷偷在纸上写字、画画。为了让老师同学看不出书写的内容,他把铅笔头削得特别尖,写出来的字很小,用肉眼很难辨识,“也许在那个时候起,我与微书结下不解之缘。”此后,王芝文一直潜心钻研微书,沉迷其中,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在学习潮汕工艺美术中,王芝文常常被“精”与“微”的技艺及作品折服,惊叹其巧夺天工。他萌发一种想法:如何创新一种与众不同、独特风格的作品,超越传统彩瓷艺术的高峰呢?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芝文在内画鼻烟壶找到灵感和启迪,开始将“陶瓷彩绘与微书艺术结合”的设想付诸尝试。

  然而,对于王芝文的新想法,身边的人却十分不理解,甚至有人打击他说:微书只是一种“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别浪费时间了。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王芝文丝毫没有动摇,每天如痴如醉沉迷其中。他运用幼年所练就的书法功底,经过无数个凝神苦练的日夜,终于叩开了一扇全新的陶瓷微书艺术之门,成功开创一种陶瓷艺术装饰的新门类。

  名片大瓷器写上千繁体字

  王芝文陶瓷微书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仅凭肉眼裸视,字体小至在每平方厘米的瓷面上书写100多个繁体汉字,而观者则需放大镜才能看清。在光滑的瓷器上书写微书,其实并非易事,要克服的难题不少。经过反复摸索研究,王芝文自创了一种独特的狼毫、羊毫结合的微毫笔,精心调制出特别的墨汁,坚持练习凭借肉眼裸视书写,不借助任何放大设备。

  这是一项对人的视力以及心理素质极大的挑战。王芝文坦言,刚开始他也曾尝试借助显微镜创作,但是既要一手扶住瓷器一手调节焦距,还要不时停下来蘸沾墨水,十分麻烦,效率又低。于是,王芝文尝试肉眼裸视书写,先用纸张练习再用瓷器,字体也由大到小、到微……字体细微如针尖,书写时凭意念,心到笔到,笔力刚劲有形,创造了超越人体极限的绝艺。经过长时间的苦练,才得以不借助显微镜,聚精会神地把上千个繁体汉字写在只有一张名片大小的瓷器上。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便是王芝文潜心创作的绝佳时刻。走进那简陋的工作室,关上门窗,焚香入静约半小时,大脑放空一切,抛开所有杂念,坐在工作台前,他开始遨游沉浸在“微观世界”,笔不离手直到天明。

  七载心血成就陶瓷微书《三国志》

  1989年,王芝文的首件作品《古文观止》越洋过海送往新加坡参加展览。一个十四英寸的陶瓷笔筒上写满了微书,这种集诗、书、画、器于一体的创新艺术作品立即引起轰动,成了全场亮点,一炮而红。

  首战告捷,王芝文明白,要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才能创作出更高水准的陶瓷微书作品。除了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深造,王芝文刻苦学习和钻研,利用一切机会向名师请教切磋,书法、绘画功底等逐步提升,他的陶瓷微书技艺也日臻成熟。

  陶瓷微书《三国志》,是王芝文的代表作。1999年,王芝文开始计划将多达35万字的《三国志》写在一个高85厘米、直径29厘米的陶瓷箭筒上,以此献礼新世纪。计划总赶不上变化,作品进度很不理想,耗时一年多才写好了一小段,王芝文未免有点灰心了,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年轻气盛的他干脆把半成品塞进床底下,“眼不见为净”。

  直到有一天,王芝文突然茅塞顿开,顿悟到战胜自己、不忘初心才是克服困难的真谛,这是上天磨练心志的考验。于是他把尘封的半成品拿出来继续创作,继续犹如苦行僧修行般枯燥的创作历程。足足7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虽然中间发生不少小插曲,他都一一克服,最终结成硕果。这部作品也于2006年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走出国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近年来,在创作之余,王芝文把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神圣使命,千方百计传承陶瓷微书技艺,以陶瓷微书艺术为载体,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艺术的迷人魅力,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绝伦。

  王芝文先后在汕头市建立了私立的陶瓷微书艺术馆,在北京和东莞建立了陶瓷微书陈列馆和工作室,并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筹办陶瓷微书艺术研究所,筹划以他个人名义设立陶瓷微书学术研究基金和奖学金。

  近些年,王芝文将30多件陶瓷微书精品力作让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的同时,也把陶瓷微书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技艺特色和价值意义等作了资料性的归纳整理。2008年10月,王芝文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请报告,经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专家委员会评审,终于在2014年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批准,被列入“非遗名录”。

  “我觉得将陶瓷微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对陶瓷微书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王芝文说,目前他是陶瓷微书传统技艺国家级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希望通过传承和发扬,有更多人学习、钻研、弘扬这门艺术,“不要让陶瓷微书成为我一个人的艺术”。

  自1989年陶瓷微书作品首次被选送新加坡参加艺术品展览获得赞赏,王芝文开始了对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他竭力让陶瓷微书走出潮汕,辐射全国,走向全世界。

  2003年12月20日,他举办第一个陶瓷微书作品个展,展出历年来创作的60多件陶瓷微书作品,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让参观者耳目一新。2004年5月,他首次跨出国门,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华文化中心举办“陶瓷微书作品展”,把中国优秀文化带到大洋彼岸,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以来,王芝文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汕头、厦门、东莞、内蒙古和澳门等地,以及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新西兰、匈牙利、挪威、俄罗斯、英国、希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举办了30多次陶瓷微书作品个展或联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先后去过40多个国家,积极参与各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

  

  记者手记

  择一事而终一生 倾注匠心守手艺

  听王芝文讲述一路走来的历程,“工匠精神”四字一直萦绕在记者心头。追寻艺术的道路上并非铺满鲜花,王芝文可谓摸爬滚打吃尽苦头,可是他像一个苦行僧,一直坚持在追寻陶瓷微书的路上,朝着梦想坚定前进。

  “择一事而终一生”,是传统手艺人秉承的一种理念,古往今来,不少技艺精深的老艺人一辈子只执着与专注于做一件事。对陶瓷微书艺术,王芝文亦是如此,他以传统的“工匠精神”作支撑,一丝不苟苦苦追求,潜移默化中早已把陶瓷微书创作当成一种生活习惯。

  回忆起当年创作的艰难,王芝文说,当时工作环境简陋,南方的夏天又闷热,蚊虫孳生。深夜里周围万籁俱寂,耳畔总能听到“嗡嗡”的蚊子飞舞声。为了不分心,他淡定自若纹丝不动,任凭它们肆无忌惮叮咬,不觉已是东方拂晓。就这样,不论寒暑,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微观艺术世界里,用精力和心血凝聚出一部部惊艳之作。

  “我们要把工艺美术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当作一种信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与努力,将传统技艺代代传承下去。”王芝文说,工艺美术技艺人员要真心热爱自己的行业、专业、职业,对自己的手艺要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中国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技艺,更需要弘扬刻苦追求的“工匠精神”。

  对于陶瓷微书艺术,王芝文有着与生俱来的深情与眷恋,这种执着与坚持,也许便是一种“工匠精神”。在30余年的陶瓷微书创作与研究中,王芝文始终不忘初心、独具“匠心”地对它倾注全部心血,力求把作品做到尽善尽美。

  本报记者 林彦恂 林鹏 摄影报道

发表日期:2018年06月2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