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铅衣天使”边“吃”射线边救人

  有这样一群人,需要长时间待在有辐射射线的环境中,为了减少辐射伤害,只能身穿几十斤重的铅衣防护服,他们就是介入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然而这样一份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蔡志雄一干就是20多年,他坚守工作岗位,默默奉献,潜心研究,曾获得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奖,2008年他带领医疗队远赴非洲援助,受到赤道几内亚总统亲自签名表彰和授勋,今年他还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

  坚守岗位 默默奉献

  “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希波克拉底誓言》。从医以来,蔡志雄始终以此为信条,28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和才能倾注在心血管病诊疗事业上。

  作为粤东地区心血管病医疗救治中心的学科负责人之一,蔡志雄带领临床医疗团队,每年救治危重心血管病人约2000多人次,完成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600多例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粤东地区率先开展心血管病多学科介入诊治创始人之一,迄今为止,在粤东地区小儿心血管介入诊断和起搏器治疗方面仍处领先地位。在市中心医院,蔡志雄还率先开展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其中包括单腔ICD和双腔ICD),成功救治了多名主动脉夹层危重患者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患者得以避免猝死风险,他先后成功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冠心病患者,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万里援非 为国争光

  2008年6月,蔡志雄接受国家派遣任务,任第24批中国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兼任赤几国家总统等上层官员的保健医生。在赤几首都医院,没有放射科,没有心电图机,普通的电解生化检查等,但要治疗的病种除了疟疾、伤寒、艾滋病等流行性地方疾病外,还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合并心绞痛,重度极高危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症等危重病的诊治,医疗队开展工作困难重重。

  虽然语言不同,没有亲人陪伴,生活习惯迥异,各类非洲恶性传染疾病肆虐,当地医疗用品缺乏,但蔡志雄带领全体医疗队队员,发扬国际主义和救死扶伤的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用智慧和汗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遵循国际医疗指南,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揉合进中国传统医疗精髓的医疗原则,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当地病的方案,抢救了无数危重病人。

  援非两年期间,蔡志雄带领的援外医疗队服务患者近17万人次,实施手术6000多例,为当地百姓健康和赤道几内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优质的医疗服务及良好的疗效,给赤几当地居民以及我国在赤几的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医疗队也受到赤几总统亲自签名表彰和授勋。

  本报记者 黄鸿华 实习生 朱道衡

  记者手记

  尽管身穿铅衣,头戴铅帽,却仍无法完全阻止手术时射线对人体细胞的伤害,使人免疫力低下,衰老加快、掉头发成了许多介入手术室里医护人员特有的职业病,长期负重工作也让他们颈椎等部位更容易出现劳损。

  介入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被大家誉为“铅衣天使”,医护人员却开玩笑说这是边“吃”射线边救人。作为主刀医生,蔡志雄平均每天要做2到3台手术,每台手术约1个小时,算下来他每天“吃”射线的时间比吃饭的时间还长,就在采访当天,由于临时安排了一台急诊病人的手术,直至上午10点第二台手术开始,蔡志雄都还没来得及吃早餐。

  高强度的工作又伴随危险,但正是有了像蔡志雄这样一群甘“吃”射线的人,才有了更多人的健康。

发表日期:2018年08月13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