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把握定位形成共识 明确目标重在落实

  本报讯 (记者陈静莹)14日,本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刊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特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汕头如何进一步落实李希书记讲话指示精神提出了真知灼见。

  “这份特刊采写得好、编辑得也好,充分体现了党报党媒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及时准确地报道体现了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具体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14日上午,陈鸿宇在百忙中抽空阅读了特刊,并连连用“不错不错,很不错”来表达赞赏之情。陈鸿宇说,从这份特刊可以看出,《汕头日报》从报社领导到编辑记者队伍不单是汕头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记录者,而且还是参与者和研究者,整个报道集中力量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形成了既有高站位又能接地气的观点,发挥了党媒作为党委政府智库的作用。是一份很有意义的特别刊物,让汕头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明确地展示出来,也让群众对汕头的未来更有信心。

  “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这是此次省委书记李希莅汕调研时对汕头的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望。陈鸿宇认为,这是李希书记对汕头未来发展的基本定位,每个定位都有“关键词”,都是针对汕头的工作着力点来说的。首先,汕头是特区,但不是一般的特区,必须是“有活力的特区”。其次,汕头是侨乡,也不是一般的侨乡,必须是“和”和“美”的侨乡,“和”是指经济建设、政治生态、营商环境、社会治理都要比较和谐,协调发展;“美”是指我们要打造一个生活美好、生态美丽环保的现代化港湾城市群。再次,汕头位于粤东,在粤东诸多城市中,必须发挥引领标杆功能,如“明珠”般,绽放自己的独特光芒。总体要求是“内秀外名”,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品格、特质、优势,强化内在素质,以“内秀”扬“外名”。

  李希书记调研时要求汕头要按照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用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擦亮新时代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陈鸿宇认为,汕头首先要重视政府自身的改革,营造更好的政治生态,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抓好“放管服”工作,给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来激发社会的、企业的、市场的活力。其次要继续抓好营商环境的改革。汕头作为省的营商环境的试点市,要从多个方面,包括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的配套等方面成为全省的标杆。第三就是抓实体经济,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汕头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最后还要抓创新,包括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

  说千道万不如真干实干。陈鸿宇说,当前汕头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来要保持这种态势实现更好发展,就要做到十六个字,即是“把握定位、形成共识、明确目标、重在落实”,要紧紧把握住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要把汕头打造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赋予部分省级的管理权限,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定位,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用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凝神聚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用“钉钉子”精神踏踏实实一件件抓落实。建议各级各部门都要定下目标,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制定路线图、时间表,把目标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明确责任,制定检查和考核制度,以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特区再出发。

发表日期:2018年08月16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