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20名潮剧学员千里求学满载而归

  近日,潮剧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本科学历班的20名学员完成了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通过了期末考试。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员们获益良多、“满载而归”,这不仅是一次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有益尝试,对地方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专业人才

  日前,来自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等单位的20名青年学员开始在上海戏剧学院接受5年的系统教育。“北有中戏,南有上戏”。上海戏剧学院是国内培养演艺专门人才的最高学府之一。去年6月,汕头市委宣传部与上海戏剧学院签订了《传统戏曲人才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通过合作开办潮剧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本科学历班,以高素质、高能力应用型戏曲表演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既能继承传统、又能开拓创新的从事潮剧表演及教学、研究工作,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这是潮剧史上的创新举措,对于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戏曲人才,将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潮剧事业,增强潮剧艺术的活力,提高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7月5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表演(高起本)学历班”进行专业期末考试,为了解20名学员一学期来的学习成果,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派出三位专业教师赴上海戏剧学院观摩该班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专业课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涵盖男女基功科目和行当剧目表演,男女基功科目分别有男女生把子、毯子、行当身段、走边起霸套路以及技巧动作展示等项目;行当剧目表演则有小生行的《牡丹亭·拾画》、花旦行的《卖水》、闺门旦行的《牡丹亭·游园》、花脸行的《芦花荡》、丑行的《下山》等五个剧目。

  据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从考试的总体情况来看,学员们无论是在表演的严谨性、路数的准确性、动作的到位性等方面,还是四功五法的综合运用、舞台方位的准确感、掌握突出技巧个性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和提高,成绩喜人,他们的表现获得了上海戏剧学院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及肯定。

  老师倾心传艺学员全力以赴

  对于从事或学习潮剧的这班学员来说,能够有幸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尽管一个学期的时间不长,但参加学习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学习使自身获益良多,不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并努力进步,也从老师们身上领略到了他们对待艺术虔诚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艺术上不懈的追求。

  “老师给我们讲解人物的形象性格,以戏带功、言传身教,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员杨雁辉告诉记者,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的第一个戏是花脸行的《芦花荡》,京剧花脸行当的唱念是非常值得学习,用京剧花脸唱念的长处来加强潮剧花脸唱念的短处,取长补短可以有效地弥补潮剧花脸行较弱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十分认真敬业,手把手地对我们的手眼身法步进行训练,努力改变我们不规范的地方。”学员张晓煜说。

  除了专业上的内容让学员们收获满满,老师们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让学员们深深受益。“王老师已经70多岁了,但上课依然坚持言传身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今后塑造其它人物角色启发良多。”学员杨瑞明告诉记者,她向王维娟老师学习昆曲《牡丹亭》剧中的杜丽娘,学习了清新典雅的“水磨调”声腔风格,昆曲的气韵、平仄细腻传神让她深受感染。学员高佳也表示,老师们为学员展示了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做、念、打四种戏曲表演手段简介,高超的师资水准,精致的教学管理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开阔了她的视野,让她收获了信心。          本报记者 林蓁

发表日期:2018年08月30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