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记者接紧急通知冒雨赶往潮南 浸水8小时直击受灾现场

  在大暴雨的袭击下,8月30日,中心城区和潮阳、潮南两区出现严重内涝。当天上午,我们正在潮阳区铜盂镇采访练江整治工作。接到临时通知后,我和摄影记者袁笙紧急跟随市长郑剑戈一行前往受灾严重的潮南区察看指挥排涝救灾工作。

  接到通知时已是中午时分,在驱车赶往现场的路上,笔者与同事匆匆吃了几块饼干垫肚子。在胪岗镇,道路积水已近小腿,下车采访时雨靴还可以勉强挡住雨水。但随着车辆沿陈沙公路往陈店方向行驶,路面上的积水越来越深,在路上行驶的车辆也越来越少,最终在文光社区路段,积水深及膝盖处,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整支队伍均得步行涉水通过,而从这一刻起,接下来迎接记者的将是8个小时的水浸,雨靴此时已成为累赘,没走几步鞋子里就已装满水,走一段便得停下脱鞋倒水。每到一处,我们边向当地干部群众了解受灾情况,边记录市领导的具体要求,摄影记者则忙着将所见用相机记录下来,每到有遮挡处时,他都顾不上擦掉脸上的雨水,而用仅有的一张纸巾擦干镜头外的水珠,以免影响拍摄效果。

  傍晚7时多,我们回到陈店镇并在一家工厂内休息并吃晚饭,直到此时,大家才能稍微放松一下,而经过长时间的泡水,每个人的脚底都已经发白起皱。在吃过一碗白饭拌菜后,我们接到了回程的通知。因该片区已经停电,记者与另三名工作人员借着夜色和部分车辆的灯光,再次涉水出发。灾害无情,人间有情,一路上,参与抢险救援的队伍仍在忙碌,部分群众还自发携带食品等物资,派发给有需要的人,现场令人动容。在步行约2公里后,我们一行终于坐上采访车赶回市区。

  自然灾害常常给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对于抢险救灾的报道,过程虽然艰辛,这也只是我们采编人员日常工作中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面对天灾,只有第一时间将群众所受到的影响和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迅速反应客观地反映出来,才能彰显新闻工作者关键时刻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黄鸿华

发表日期:2018年09月01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