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本报记者闻“汛”而动 连夜冒雨奔赴抗涝一线

  受季风低压影响,近几天我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导致全市多地出现内涝,练江超警戒水位,潮南区、潮阳区不同程度受灾。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8月30日晚上,接到采访任务后,我结束休假,与同事到指定地点集合,连夜冒雨奔赴抗涝一线采访报道。

  灾情时刻牵动着市领导的心。为了及早到达抗涝救灾点检查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市委书记方利旭在广州结束公务活动后,立即搭乘动车奔赴一线察看灾情,并在距离受灾地区较近的车站下车,连夜奔赴潮阳区、潮南区。

  本报记者随同采访,向水而行。晚上9时许,在内涝较重的潮南区司马浦镇、陈店镇,仍然大雨滂沱,有的地方水浸齐腰,现场停电漆黑一片。记者换乘冲锋艇,还艰难涉水步行,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现场,采访受灾临时安置群众。记者了解到,当地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全力组织防洪排涝,众志成城解危济困,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积极做好人员生活、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安置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受暴雨影响,海水顶托倒灌,练江超警戒水位1.31米。随后,方利旭一行来到海门湾桥闸,察看桥闸开闸泄洪情况,了解水位变化信息。记者在海门湾桥闸看到,水务部门加强值守,实时监控,开启全部闸孔全力泄洪,切实减轻练江沿岸的排涝压力。面对灾情,我市反应及时、行动迅速,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科学调度保障有力,防御强降雨工作扎实到位,社会各界驰援及时……

  为了及时完成稿件,及时宣传报道市委、市政府全力开展救灾的有力举措,传播救灾一线的主流声音,我一边采访、一边用手机写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尽全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稿件当晚完成,送审、发稿,回到家里已经凌晨3时。风雨中见精神,坚守中有感动。我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在众志成城抗击自然灾害中起到了媒体的积极作用,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者在危急时刻的责任与担当!本报记者 魏盼生

发表日期:2018年09月01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