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当潮汕“歌仔”融入校园体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世代生活的这片沃土,滋养着我们的情操和素养,如何对之进行传承和加以发扬,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市一些学校积极将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快乐自觉地投入学习,智力、品格和兴趣得到综合培育发展。日前,记者走访了对传统教育进行积极创新的市金龙小学和水仙小学,亲身感受了校园里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本土特色童谣操 “歌仔”游戏齐上阵

  水仙小学是一所外来工子女居多的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学校非常重视潮汕文化进校园活动。早在六七年前,水仙小学就率先创编了颇具特色的“潮汕童谣操”,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在水仙小学,记者观看了孩子们做童谣操。“潮州八景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南风去了东风来,东风来了笑面开,掠鱼都是东风力,鱼虾满载伊送来……”孩子们着装整齐、动作到位、精神饱满、边做边诵,跟随音乐律动起来。生动顺口的潮汕“歌仔”,结合丰富活泼的动作,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潮汕歌谣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文艺形式,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着民俗风情,富有趣味性。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潮汕童谣,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渐渐淡忘,将之创编为童谣操,不仅可使这一宝贵的潮汕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让孩子们得到身心愉悦的体育锻炼,其意义不言而喻。

  水仙小学的李少惠老师告诉记者,水仙小学通过整合潮汕文化教育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推动校园童谣,并进一步延伸到童谣操的开展,让学生们快乐学唱童谣学做童谣操,在锻炼体质的同时,也把本土文化根植于心中。童谣操根据原汁原味的潮汕“歌仔”,融合跆拳、武术与健美操动作,让孩子们边吟诵边做操,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集体活动中愉悦心灵、强身健体,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秀品质。学校创编的童谣操有不同的篇章,每个篇章都有各自的名称,譬如生活篇《渔歌》、常识篇《海产歌》、风景篇《潮州八景》等等。由于学校外来工子女较多,有些童谣孩子们一开始不了解,感到很奇怪,经过老师讲解后明白了,回家后还会兴致勃勃地念给家长听,这些对于潮汕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丰富多彩礼仪课

  知书达理好传承

  踏进金龙小学百合校区,碰巧有一年级的学生正在上礼仪课,孩子们彬彬有礼的可爱模样吸引了记者。“您好!欢迎!请坐。”这是学生们跟着礼仪老师在学《待客歌》:“客人来了快请坐,热情欢迎奉上茶,聊聊天,说说话……”孩子们齐声念着,同时做着相应的动作。接着,同学们又训练站姿,昂首挺胸敲着快板唱起《站立歌》。孩子们动作整齐声音响亮,精神抖擞表情认真,愉快的心情写满了脸上。给孩子们上礼仪课的郑老师,是来自儿童礼仪教育工作委员会的高级讲师,她在课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礼仪课的内容和形式很多,比如,现在许多孩子爱玩手机、电脑,家里来客人了不懂得招呼接待,也不善于与人交谈,“待客礼仪”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待人接物;“仪态礼仪”让孩子们学会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坐姿走姿和站姿以及讲话的方式等,礼仪课让孩子们更加文明礼貌,展现更好的精神面貌。

  作为全市首个引进礼仪教育的学校,金龙小学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并将之编入功课表,每周都有礼仪课,聘请专职老师传授礼仪知识,训练学生仪表仪态。学校把礼仪教育渗透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把礼仪教育与德育、文学结合在一起。校园随处可见文明礼仪宣传标语,教学楼的横梁上粘贴着“弟子规”中的经典语句横匾,各层楼梯口分别悬挂潮汕童谣、礼仪童谣及有趣的民俗介绍……这种别出心裁的布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学校几乎每个节日都举行相应的礼仪活动。开学时,学校举行了入学礼,通过“正冠明理”、“敬拜先师”、“击鼓明志”、“开笔书写”等环节,让同学们尊师明礼笃志尚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中秋节到了,学校举行主题实践活动,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讲故事诵古诗,分享月饼,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中秋节礼仪习俗饮食文化等,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记者了解到,我市许多中小学校都积极把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开展了灯谜活动、“潮剧进校园”、剪纸培训等活动。传统文化教育让校园生活多姿多彩,让学生不止步于书本单调的知识,而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本报记者 魏朝霞 文/摄

发表日期:2018年10月2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