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勇立潮头再出发

——全市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综述

  □本报记者 林馥盛

  南海之滨,千帆齐进。今日汕头,风起云涌,万象更新。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获授牌启建,国家高新区扩大到近30平方公里,江湾新区横空出世,动车进城圆梦,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年, 注定极不平凡,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再出发的启航之年。

  这一年,市委新领导班子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带领全市人民跨过一关又一坎,发出改革发展最强音,展现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

  汕头改革大潮在一项项革故之举中涌起,改革画卷在一项项鼎新之措中展开,全面深化改革犹如鲲鹏展翅,乘风翱翔。

  谋划: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 超越自我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18年3月,一项以“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为主题的活动在汕头城乡各地全面推进。

  刚刚履新的市委书记方利旭带领市委领导班子马不停蹄开展密集调研,走基层、访企业、听民意,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为全市各区县、各职能部门把脉开方、分类指导,进一步明晰了发展的思路和工作的方向。

  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倾听民声、用实干凝聚力量。方利旭向全市提出了如何“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重大命题,通过调研,就“目前的汕头怎么看、新时代的汕头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广泛共识,汇聚起全市上下以具体可行的发展举措和真真切切的工作成效,全面深化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强大合力。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有说服力。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统计显示,短短9个月的时间,方利旭召开会议136场次,调研考察77场次,会见接见49场次。市长郑剑戈2018年参加会议79场次,调研考察62场次。

  “市领导都这么拼了,大伙哪好意思不动起来?”一线干部普遍坐不住了。

  “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打开了思想“闸门”,这是汕头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迈进新时代、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开篇力作,成了推动汕头经济特区“二次创业”的金钥匙。

  应变:直面挑战 保持定力 化危为机

  2018年国际国内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汕头也是世事纷扰:“8·30”暴雨洪灾、练江环保风暴、反腐行动……正当汕头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之际,汕头“舆论圈”的杂音忽然多起来。

  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拥有丰富处理复杂局面经验的市委班子处变不惊、沉着应对,聚焦、聚神、聚力,保持定力向前进。

  8月30日晚,方利旭在结束广州的公务活动后,立即搭乘动车奔赴灾区一线,乘坐冲锋舟和涉水步行实地了解内涝情况,看望受灾群众,现场研究解决抢险救灾问题。

  当暴雨洪灾来袭时,我们的党政领导第一时间出现在抗灾抢险第一线,迅速组织防洪救灾,转移安置群众;当地党员、村居干部身先士卒,在公与私、得与失面前,奋不顾身,顾大家舍小家;驻汕子弟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奋战在抗灾抢险最前面;还有广大义工、志愿者们和受灾的当地老百姓,他们守望相助、服从大局、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抢险救灾,再一次彰显了汕头人民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汕头力量、汕头精神,有了这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任何艰难困苦,都压不垮我们。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

  练江污染问题的集中披露,使汕头成为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座连母亲河都保护不了的城市,它就算再好也会被人质疑。

  破藩篱、涉险滩,就得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就得有“逆水行舟用力撑”的毅力,就得一鼓作气,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决战决胜练江综合整治是本届市委、市政府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方利旭说话掷地有声。市委市政府对纷扰淡定,把准脉搏,开好药方,拿出坚定的信心和勇毅笃行的果敢行动。

  危机是巨大的考验,危机也是解决问题的机遇。

  “练江污染危机形成倒逼机制,促使我们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印染企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观点成了全市上下的共识。

  阶段来,我市强化工业污染源整治,加快潮阳区、潮南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和总投资127亿元的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入园过渡期印染企业引导、服务、支持工作。

  在党委政府的深入耐心工作、广泛宣传发动和有力支持帮扶下,不管是“两潮”的干部群众,还是流域的印染企业,都能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真正地将守护母亲河、禁止违法排放作为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推动183家园外印染企业在2018年最后一天,实现全面依法停产,平稳有序退出。

  布局:审时度势 绘就蓝图 一干到底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

  一年来关于经济特区的一系列利好,为汕头推动特区再出发、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4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两次提及汕头,明确要求“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再次发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宣言书、动员令。

  总书记的殷殷冀望,饱含了对汕头深化改革的无限期许,赋予了汕头在国家改革开放全局中的重大使命。

  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汕头发展寄予厚望,将汕头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省委书记李希莅汕调研时,强调要将汕头打造成为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全面开放战略的共振机遇,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机遇,无不昭示汕头又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面对多重发展战略的叠加机遇,新时代的汕头应该如何把握?

  2018年夏举行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响亮提出要补齐科技创新能力、城市化进程、城市软实力“三大短板”,突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区域科教文卫中心、建设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培育壮大高端现代服务业“四个重点”,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家高新区、汕头江湾新区“四大平台”的总体思路,绘就了汕头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发展蓝图。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定下的是发展蓝图,未来几年都将是施工图,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会分析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极大提振了全市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士气。

  7月,特区报社加紧印制的3000套“图解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宣传海报像一个个“触角”,发到了机关、社区、学校以及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群众抬头可见、驻足可观,12000张宣传折页成为随手可阅的“案前卷”、便捷易携的“口袋书”,全市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热潮。

  号角已吹响,重点须突破。坚持“三四四”总体思路,把特区办好、办出水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汕头立足当下加快发展的着眼点、面向未来开创新局的着力点。

  破题:坚定自信 补齐短板 引领发展

  只有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汕头才有机会。只有敢于领跑、善于担当,汕头才有未来。

  “汕头就是大城市,我们要坚定新一轮发展的‘汕头自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方利旭反复强调,汕头一定要从新时代改革开放全局的高度把握总书记要求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战略意图,保持定力、激发活力。

  不可否认,汕头改革开放以来,自己跟自己比,各方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跟其他先进城市比,跟经济特区的地位比,差距不小。

  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基础研究力量薄弱,尤其是缺乏高端人才;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滞后,全市75%的人口是农村人口;我们的城市软实力欠佳,营商环境竞争力不强。

  这“三大短板”,件件事关发展全局,汕头亟待补齐。

  抓住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往往“一子落而满盘活”。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市紧紧把握国家高新区扩区和省实验室建设的有利契机,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获授牌并启动建设,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姚建年院士、香港大学支志明院士等9个院士团队参与建设,首批签约团队入驻;

  这一年,汕头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挂牌成立;

  这一年,预期总规模达200亿元的华侨产业母基金、规模6亿元的粤科汕瑞创业投资基金,实施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强化科技金融支持……

  创新发展少不了人才的力量。

  新时代的汕头,向一切渴望干事创业的人才敞开热情的胸怀。汕头出台“人才政策30条”,每年近2亿元的人才工作预算,覆盖了院士和外国专家等高端人才、优秀企业家和青年英才等优秀人才,满满诚意吸引“新闯将”……

  高等院校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汕头着力推动校城联动、校城融合,形成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加快推动在汕就读的大学生人数尽快提高到5万人以上:

  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扩大办学规模、优化专业设置;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汕头卫生健康学院建设加快推进,推动汕头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院校序列,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发展培养一大批应用型人才……

  40年前,侨资侨智汇集,拉开了汕头改革开放的序幕。

  40年后,高端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人才落户汕头,正谱写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空间上大开大合,时间上纵贯长远。

  一年来,市委在深调研的基础上,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创新举措规划建设江湾新区,大力推进国家高新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展现出更加宏大的视野、更加长远的眼光。

  ——位于潮汕区域发展几何中心的江湾新区“横空出世”,这是我市新一轮发展的“宝地”和重要平台。当地干群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以饱满的热情和创新实干的精神投身到新区规划建设中:河溪,主动融入榕江南岸新经济走廊;西胪,打造“建筑文创”发展新引擎;关埠,突出港口优势借力“东风”再腾飞;金灶,果香特色小镇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汕头高新区从3平方公里扩大10倍到近30平方公里,创新功能区和行政区新型管理体制;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紧锣密鼓,决心打造对接世界的窗口和平台;华侨试验区成为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新“试验田”,试点建设省海岸带综合示范区;

  ——我市出台《汕头市中心城区促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实施意见》、《汕头市盘活利用农村闲散土地若干指导意见》,盘活激活低效产业用地,有效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提高农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着力破解土地瓶颈,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栽好梧桐树,留下金凤凰。

  这一年,我市全力推动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厚植发展新优势:全市42个网上办事大厅进驻单位985个事项,办理总时限缩短超过50%,办理速度全部达到全省前三,市场主体新登记比增35%;改革重组市超声电子、投融资、建工、冷链物流、交通运输、资产管理等六大市属国企集团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大做优,使国有企业成为加快城市建设、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民生事业的重要力量;在汕头海关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18项口岸业务改革,进出口通关时间大幅度压缩,进口通关时间列全国第5名;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成为粤东地区唯一入中心即可退税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刀阔斧推进,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正在逐步祛除: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广澳港区防波堤西堤主体完工;汕汕铁路开工建设,揭惠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潮汕环线高速全面铺开建设……

  改革创新持续发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随之而来的是重大项目建设的时代交响乐震撼擂响,以时不我待之感强势袭来:

  第四季度以来,全市各地组织开展了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投产活动,项目超200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项目呈现投资领域广、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惠及民生多等亮点……

  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启动全市深化机构改革。机构改革不只是改头换面,更是脱胎换骨,直指多头分散、条块分割问题。

  2019年第一个工作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次会议,任命了22位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

  机构改革力度之大、机构组建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整个过程纪律严明、风清气正,实现了职责平稳过渡,工作无缝衔接。

  2018年,一项项深层次改革加快推进,一个个重磅举措频频出台,一件件大事要事次第推进,夯基垒台、立梁架柱,汕头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推动特区“二次创业”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

  共享:创文提质 乡村振兴 动车进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生持续改善,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最动人的景象。这一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呼应群众新期盼,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中之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争夺“金字招牌”,更能增进民生福祉。

  我市举全市之力推进创文提质升级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汕头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部风气、社会风气、营商风气、生活风气焕然一新。

  “汕头城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风景绮丽的海滨城市名副其实,而且居民的素质也都提高了,人人都爱护着自己的这个美丽家园。”基层干部谭树红对创文成效连声赞叹。

  12月23日,2018汕头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经过创文洗礼的汕头城市面貌显著提升,42公里的全马赛道途经小公园开埠区、人民广场和东海岸新城等新旧城区,全景展现了百年商埠的文化底蕴和国际化海滨城市的风貌,极大激发了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奋发干事的热情和自信,成为凝聚海内外潮人精神力量的“催化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市着力突出抓好“清垃圾、治污水、修村道、兴产业、强组织”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卓有成效、美丽乡村建设压茬推进、富民兴村产业有新发展……初步走出一条具有汕头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开展“十大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不到1个星期,参与人数竟达70多万。

  路为经济之脉,更是民生之体。

  海滨路提速改造完成一期工程,启动实施黄河路、泰山路快速化改造,道路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乡村振兴“毛细血管”;

  600部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全市公交线路达到140条,新能源网约车、巡游出租车呼之欲出;

  道路宽了、路网密了、速度快了……这一年,出行就这样改变了你我的生活。

  2018年的最后一天,汕头市民期盼已久的动车“进城”成为年终岁末“压轴戏”,这件符合老百姓向往、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民生大实事,既是为汕头2018年“答卷”画上圆满的句号,也预示着汕头驶入充满希望的2019年。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广大汕头干群看到了自己的影子。2018年,奋进的汕头充满惊喜,这是广大汕头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

  面对新态势新格局新挑战,汕头正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加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朝着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省域副中心城市,朝着打造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的美好前景,勇立潮头,击楫奋进、破浪前行!

编辑:林敏秦 发表日期:2019年01月10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