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龙湖

让龙湖更活更优更美更强

  年序陈谢,气象维新。过去的艰辛付出与精彩时刻已定格为难忘的记忆,汇集成涌动的发展大潮,澎湃在新年的新期待、新展望中。

  

  

  今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总目标

  以知促行 深入学思实践悟

  难忘2018

  加强学习。各级领导深入基层上党课、讲体会、做宣讲,举办科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率先成立镇、村、新兴领域新时代讲习所。

  深入调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和市委“七个突破”工作部署,全面开展17+9课题“深调研”工作。

  推动落实。在八个方面先行先试和构建“一河一湾五区三组团”工作部署。

  不忘初心

  先行先试勇突破

  高水平举办“八个一”活动。组织一个改革开放主题大型展览参观活动、举办一场大型群众歌会、承办一个全国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建设一个新经济产业园区、落户一批新经济创新项目、推进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启动一批“让龙湖更美”项目、打造一批基层党建优秀品牌。

  高起点开展先行先试。携手中国经济研究院开展“新时代把特区办得更好”等课题研究。聚焦“实施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培育发展新经济”“建设集约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华侨华人创新中心”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成效明显。

  高标准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 “一窗通办”,在全市率先试行登记注册“审核合一、一审到底”,全面实施 “多证合一”。率先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公开发布《龙湖区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等“三张清单两张网”。

  创新创业

  发展活力竞迸发

  搭建新平台。主动参与省级实验室建设,龙湖区化学化工实验室顺利挂牌。龙湖科创中心、潮创智谷、潮人创客、五维创意园等创新载体相继建成,入驻科技企业超300家。

  发展新经济。出台《新经济工作方案》,发布新经济地图,成立新经济联盟。加快1.6平方公里老龙湖工业区规划改造,建设新经济产业园。引进华润润加速、全经联、北京索为等新经济平台。

  集聚新动能。高规格创建省级高新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5家,约占全市四分之一。全年共有15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市级认定。

  激活新要素。入选广东省科普信息化试点区,成立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创联盟。加大前期资助、贷款贴息力度,有效促进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5.5%。

  一线攻坚 城区功能趋完善

  做大空间。积极推进新溪、外砂撤镇设街工作,同步谋划推动规划调整。全力推动万吉工业区扩容提质增效。积极筹划1.2万亩龙湖东部产业园。

  缩减时间。协调推进“厦深高铁”联络线及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顺利实现城区年底通车。汕北大道(凤东路)龙湖段全面铺开建设。泰山路北延、沿河路正式通车,新津路进行试通车,中山路东延有序推进。

  重点攻坚。汕特燃机电厂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项目启动施工。大型城市综合体“汕头群光汇”开业运营,华润中心华润大厦竣工,万象城完成主体结构。汕头工业设计城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文明创建

  共建共治促共享

  治难点。三级联动,全面做好文明城市“国检”和卫生城市复审。实现巡查督查城乡全覆盖、环卫作业市场化全覆盖,创建全市首个“无占公地违建”街道。开展“休克行动”“卸甲行动”,采用重型机械铁腕整治农村超高违建。

  抓热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启动教育质量提升“登高计划”,开展儿童自闭症免费筛查等普惠性医疗服务。

  盯焦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扎实推进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

  造亮点。深入打造“一校一亮点”“乡村新名片”等创文对标先行点。建成幸福公园、绿荫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童心同梦”汕港幼教交流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

  强基固本

  从严治党强推进

  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引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建“五大工程十项行动”。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基层治理年”活动,全面落实“1+7”工作措施。开展“扫黑除恶、强基固本”红色领航行动。建成新津“党史学习馆”、金霞“幸福加油站”、新溪“红色展厅”和一批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党群服务阵地。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多形式举办新时代青年干部讲习班。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三轮常规巡察,一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两轮村(社区)交叉巡察。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积极探索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新方法新途径。

  

  

  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龙湖更活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正确方向,主动对标顶层设计、融入发展大局、拥抱改革潮流,推动龙湖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全区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突进,进一步做实改革举措、提高改革效能。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扩大有效投资,深挖科教文卫、民生项目等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工业、农业投资,激活国有、民营经济投资。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立足全市、聚焦龙湖、适度超前,着力推动在国际贸易、高新技术引进、人才引进、商业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继续在“探索复制推行自贸区政策”“建设集约型服务型政府”等领域重点突破,全力支持全市依托保税区申报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用好汕港幼教交流等项目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力争为全市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以打造“环节最少、流程最优、路径最短、审批最快、服务最好”为导向,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着力在开办企业、办理建设许可、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争取更大突破。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启动新一轮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综合试验。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加大力度引进大型企业落户龙湖。

  

  推动发展质量再提高 龙湖更优

  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破除瓶颈制约,力争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高地。积极参与省实验室建设,高标准打造龙湖区化学化工实验室,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鼓励引进名校名院在龙湖设立创新研究院,支持龙头企业、投资机构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一批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精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好服务好创新载体和平台,高质量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精准对接高端人才服务需求,着力打造人才、资本、技术、创新资源集聚活跃的高地。

  提升产业质量与效益,建设发展要地。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以“互联网+”“智能+”“工业APP”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聚焦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扶持壮大“龙湖品牌”。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建设龙湖新经济产业园,积极发展新经济平台和工业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新经济新模式。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健康发展。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建设城心旺地。继续做好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招商工作。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力争引入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和投资性公司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增强区域金融中心功能。继续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跟踪服务泰恩康、仙乐健康等拟上市企业。推进华润万象城、“龙湖区智慧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民生事业优质普惠,建设民生福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帮扶措施与贫困户参与挂钩机制,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强化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整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力量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食品药品等民生实事,继续做好“双拥”工作,加快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区域发展再平衡 龙湖更美

  进一步聚焦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关键问题,围绕“让龙湖更美”的目标,以更大的投入、更精准的措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城区竞争力和城乡文明形象。

  聚焦乡村之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抓好“清垃圾、治污水、修村道、兴产业、强组织”工作。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新溪、外砂自来水管网改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现代化,高标准创建特色小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盘活利用农村闲散土地,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聚焦协调之美,加快构建“一河一湾三组团”空间布局。加快新溪、外砂撤镇设街步伐,切实提升组织力、执行力、保障力。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汕汕铁路、汕北大道(凤东路)龙湖段、中山路东延、泰山路快速化改造、潮汕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做好高铁联络线通车后提升和管理工作。推进“一河两岸”景观工程全线堤路贯通联片。加快打造 “大万吉”园区,盘活激活低效产业用地,以创建省级高新区带动龙新、龙盛等4个工业园区全面升级,推进龙湖东部产业园征地和基础项目建设。

  聚焦文明之美,持之以恒推进创文提质升级。广泛开展“让龙湖更美”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市民思维,逐步养成现代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加快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狠抓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管理、绿化美化等工作,提升城市精细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规范化长效化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同步发展,精准打击农村村民住宅违建行为。

  

  推动党的建设再深入 龙湖更强

  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担当、落实、廉洁、优质”的工作作风,把全区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锻铸“忠诚忠实”政治品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标对表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在落实“两个维护”上做到真诚而坚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抓好中央、省委巡视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党建“五大工程十项行动”,继续开展 “过政治生日、温入党志愿、讲入党故事”等特色主题活动。

  筑牢“旗帜鲜明”思想根基。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方位加强阵地管理,突出加强新闻媒体、文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引导管理。

  强化“全面过硬”组织建设。以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贯彻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强化各领域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支部的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突出重点下大力气抓好“头雁”工程,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和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把更多资源和服务管理下放到村社区,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打造“担当有为”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统筹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强化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把政治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让真正干事的干部轻装上阵、开拓进取。

  保持“干净干事”清廉本色。坚持严字当头,永远在路上。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狠抓基层正风反腐,聚焦扶贫、民生、惠民政策等领域,严肃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健全完善监督体系,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创新突破。

  

  

  数说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5.2%;税收总收入首次超百亿,达100.39亿元,占全市总额近三分之一,其中区级库收入11.86亿元,增长13.9%。

  ★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78%,最多跑一次比率95%,开办企业压缩至4.5天。

  ★入驻龙湖科创中心、潮创智谷、潮人创客、五维创意园等创新载体的科技企业超300家。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5家,约占全市四分之一。全年共有15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市级认定。

  ★全区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1万元,同比增长16.7%。

  ★完成第一批1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创建,启动第二批、第三批61个涉农村社区项目建。

  ★强力攻克49条河堤输砂带和外砂镇东溪洲等32处违建。

发表日期:2019年01月16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