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寻味”美丽乡村 感受别样年味

  义犬守门户,良豕报岁华。浓浓的年味儿不仅弥漫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更洋溢在美丽的乡村田野,不少从农村搬到城市居住了几十年的老者仍十分怀念乡里的“老热”。连日来,记者“寻味”乡村,感受别样的年味儿。

  金洲村:“翰墨飘香”享受天伦

  过新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作为潮汕地区远近闻名的“春联村”,龙湖区鸥汀街道金洲村的村民们早在春节前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吉星拱照年年好,鸿运长行步步高”、“四面贵人相照应,八方财宝进门庭”……当记者来到金洲村,发现家家户户已赶着写起了红彤彤的春联,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氛。更让人觉得惊奇的是,粘贴在每家每户门前的“手写体”春联,字体各异,鲜有雷同。记者了解到,该村的春联文化世代相传,据说全村书写春联的历史至少在150年以上。每年中秋过后,金洲人就忙着备材料写春联,到春节前一个月,金洲最为热闹,家家户户写春联、挂春联、卖春联,到处可见红彤彤的春联吉语。

  用“翰墨飘香”来形容春节期间的金洲村毫不为过,除了随处可见的春联,这阵阵墨香也大有讲究。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春联上的墨水由乌烟、松香、酒精混合熬制而成,熬煮之后需通过过滤才能制成最后的墨水成品,“因为这些墨水有‘色头’,普通的墨水写出来的春联没有这种光泽,这种墨水的特点主要是有光泽、耐用,不会褪色,还有防水的功能,可以浸泡于水中。假如是用普通墨水写的春联,浸水后字会褪色变黑,这种春联耐雨淋,耐日晒,到了年底依然保持着光泽。”此外,金洲春联的纸张也是特别印制的,大红春联是印刷厂专用“红丹”印刷的,颜色鲜艳、不易褪色。

  春联文化既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还为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由于金洲人会写春联者众多,农闲时分放下锄头提起毛笔就会写端端正正的春联字,几乎个个是民间书法家,写春联卖春联,占金州村总户数的将近一半,不少家庭几代人都擅长写春联。目前金洲村已形成春联“自产自销一条龙”的体系。村民们一般在晚上写春联,甚至写到深夜才收工,次日一大早便收起晾干的春联,骑车到市区、邻近乡村摆卖。写春联既是金洲村民的一门祖传绝活,还成为了这个纯农乡村的支柱产业。金洲春联除了销往市中心城区、澄海、潮州、揭阳,还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春联不仅成为了我们村的招牌,也是全村人的精神纽带。世世代代的金洲人执笔撰联,言传身教,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孝道,享受的是孝老爱亲的天伦之乐。”村民李伯说。

  溪西村:沿袭传统“大有讲究”

  年廿九、年三十对于龙湖区鸥汀街道溪西村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在舒舒服服地洗完一个热水澡后,小朋友们各自穿上了期盼已久的“新衫”,跟着父母到长辈家串门走亲戚去。

  在除夕前完成大扫除后,村民刘静华的家里添置了报年红、发财树等盆栽,年味一下子就出来了。“伯父伯母新年好!祝你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新年好新年好!也祝你们学习进步,健康快乐!来来来,大家都进来坐。”将客人迎进门后,丈夫泡上一壶好茶招待,刘静华又赶忙进了厨房,开始准备祭拜用的“粿品”。潮汕“粿品”扬名海内外,种类繁多、美味可口,自小跟随长辈学艺的刘静华做起粿来毫不含糊,在准备好相应材料后,没一会儿功夫,鼠壳粿、红壳桃等“粿品”即完成制作。将红壳桃放入鼎内蒸后,刘静华又急忙来到房间准备了几个红包给来家里的“客人仔”。吃着好吃的“粿品”,拿着红包,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除了常规的走亲访友,溪西村的节祭也大有讲究。溪西村村支书刘少滨、主任刘俊松告诉记者,除夕夜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吃蒜,因为俗语“吃蒜有钱藏”,餐桌上一般还会有“菜头粿”、草鱼,预示着“有彩头”、“有草(钱)有余”;大年初一的早餐会吃菠菜等素食,搭配小吃“落汤钱”,预示着新的一年“甜滋滋”,桌上还要放一对大桔,讲究好事成双、大吉大利。“廿四‘老爷上天’,初二娘家‘换桔’,初四‘老爷落天’,每一项都有传统的讲究,也正因为此,我们溪西的年味才得以延续。”

  美丽乡村建设在路上

  得益于创文强管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鸥汀街道不仅给村民营造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更给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体场所,这让不少外出打工返乡的村民竖起了大拇指。“以前过年都是‘老三篇’,现在多了这么多场地、设施,老人们有地方锻炼,妇女们有地方跳舞,孩子们有地方玩耍,这个年过起来就更有样子了嘛!”村民赵伯说。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汕头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以来,龙湖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印发《龙湖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大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整治先行、强抓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使各村居旧貌换新颜,重新注入活力,大大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结合“创文强管”向农村延伸行动,龙湖区积极部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动员群众自清自拆、开展专项拆违整治行动,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础上,龙湖区挑选鸥汀街道旦家园社区等10个涉农村居和珠池街道金涛社区、新津街道丽水社区2个城镇社区作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共投入4.5亿元,建设166个项目。建成一批文体广场、生态公园、绿化美化等项目,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实现改观,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发展活力得到不断增强,形成生态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示范村。

  在12个示范村的影响下,全区剩余涉农村(社区)的整治建设加快推进,掀起一阵人居环境整治热潮。按照“清垃圾、治污水、修村道、兴产业、强组织”的总要求,全面开展整治创建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到2020年完成所有78个村(涉农社区)整治创建工作,总投入资金达11.3亿元,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道巷道亮化硬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卫生站建设、公厕改造建设、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及农村生态公园等一批民生改善项目,努力把各村(涉农社区)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具有鲜明潮汕特色的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翁夏  实习生 林冰

编辑:李昂 发表日期:2019年02月10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