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设局“面试”,保证高薪就业?

  眼下,各大高校已经陆续开学,不少学子结束寒假返校上学。作为即将毕业的高校应届生,即将面临的是紧张的春季招聘季。警方在此未雨绸缪,给准应届生们提前打预防针:警惕由“校园贷”改头换脸而来新冒出来的“培训贷”,提醒急于找工作的同学要擦亮眼睛,小心受骗上当。

  “培训贷”常用套路“大起底”

  据了解,每年高校学生毕业求职旺季,一些不法培训机构就利用学生在求职季急于找到工作的不安心理,以招聘高薪程序员、UI设计师等名义设下骗局,使许多学生卷入“培训贷”的层层陷阱,致使有些大学生还没入职就背上了高额贷款。

  “培训贷”的常用套路有哪些?大学生怎样防止被骗?公安机关就此对“培训贷”常用招数进行了“大起底”,让大学生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们有所防范。

  打着招聘名义“广撒网”为最常见套路,一些无良的培训机构会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的“高薪招聘信息”、关于职场培训的“XX计划”等,其实只是以此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并约其到指定公司“面试”,以此步步设局诱人入彀;大学生来到这些指定公司后,有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洗脑,一般灌输的思想是:就业难、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独立就业等内容。除了灌输这些思想外,有的机构还承诺培训后一定能找到工作,月薪在几千至上万。主见能力差的学生自然被成功洗脑了。当然也有一些机构比较直接,面试后告诉求职者其能力不足,要求对其进行培训,培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一般学生在被“洗脑”之后都稀里糊涂的,相关人员此时会步步紧逼,使得求职者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就稀里糊涂地签署了贷款合同。一般贷款都是二十几期,利率高达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或者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那些专门骗贷的培训机构并不会真心向求职者传授知识,大多是敷衍了事,向求职者讲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理论。如果求职者中途不想参加培训了,则被要求偿还所有贷款或赔付一定的违约金。

  如何预防“培训贷”骗局?

  那么,如何预防“培训贷”骗局呢?有关人士认为,求职者首先要具备正确的就业心态,

  想要高薪职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高薪并非通过那么几次简单的培训就能实现的,只有经过工作经验的积累是最为重要的;其次要仔细考察课程,涉嫌骗贷的不法培训机构肯定会在某些环节露出马脚。如果培训课堂价格较贵,就得谨慎报名。如果为了参加一些实用性不强的课程而贷款是不可取的。如果课程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可以考虑一次性付清,尽量不要贷款;要谨慎签署合同,日常涉及签署合同时,要认真阅读合同内容,确保合同能够保证双方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学生签署培训或就业合同时,遇到不明确的条约,可以及时向师长、亲友请教,请求协助甄别。

  公安机关严打“校园贷”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已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公安机关也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

  经过一系列的整治,校园贷得到遏制,但部分网络借贷平台换穿马甲,利用大学生就业需求创造出培训贷、回租贷、创业贷等新型贷款。所以广大求职学子要提高警惕,加强甄别,培育正确的消费观,不要误入新型贷款的圈套。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通讯员 谢璇璇

编辑:李群 发表日期:2019年03月1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