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妙笔”绘美景 人在花丛笑

5年将投资近35亿元建成872个美丽宜居村

  沟南社区古木参天、湖水如镜,古祠民宅众多,赛龙舟盛行,文化底蕴丰厚;旦家园社区满园翠绿,河溪清澈,竹笋远近闻名,“竹青、水清”人文特色凸显;岗背社区村道畅通,雨污分流全覆盖,田地建起小木屋,机耕路化身文化休闲长廊,独具“耕读乡风,生态仁里”韵味;菊池村遍栽菊花,婀娜多姿,幽香扑鼻,村里池如镜,花倒映,果如其名;还有桥陈村、简朴村、吴平寨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均各具特色、千姿百态.....两年多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初步呈现“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生态景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5年将建872个美丽宜居村

  规划先行,布局乡村振兴第一仗。2017年,我市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先进经验,在全省率先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2018年,我市把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意见》,决心筹集财政资金34.8亿元,确保到2022年,把全市872个村(涉农社区)建成美丽宜居村。目前,全市3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第一批9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第二批238个美丽宜居村正抓紧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并陆续启动建设;第三批美丽宜居村也正同步开展前期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

  画好蓝图,就要使出“实招”,真正干起来。从“三清三拆”专项行动,到“百日攻坚”、“垃圾不落地”等集中行动,再到刚刚打响的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一场场声势浩大的战役,向全市农村地区迅速铺开,向打赢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阔步前行。

  全市农村累计清理垃圾杂物81.7万处,拆除违章构筑物23.9万宗、清拆危旧倒塌房屋6125多宗,清理池塘河沟水面69.3万平方米,清理电线乱拉乱搭1.2万处,整治露天粪坑2.6万座、整治零散禽畜养殖近5751宗;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填埋露天旧厕池5000多个,新建和改造升级乡村公厕69座,新建和改造升级无害化卫生户厕6504座;全市已有1001个自然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整治任务,完成率为86.5%……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市两年多来“战果”非凡,农村“脏乱差”问题显著改善。

  江河湖清污修复“颜值”杠杠

  练江污染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难点,影响200多万群众的日常生活。市委市政府坚决把练江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主要领导垂范担任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围绕“断源、截污、清淤、修复”的工作思路,举全市之力推进练江整治,统筹全市江河湖海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统筹城市和乡村、水域和陆地,系统开展“五清”专项行动,促进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89条大中小河流、1626条沟渠、207宗水库、270个山塘和2354个农村小微水体共落实各级河长3781名,管控入河排污口总数1360个。累计清理水面漂浮物84万吨,清淤河道3117公里,清理违建构筑物47万平方米,清理河湖障碍物4324处。如今,全市江河湖海水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2018年“8·30”水灾受灾地区水面基本未见成片水浮莲等垃圾漂浮物。练江干流彻底告别以往“草原”景象,水面重见天日。

  农村环保治理设施日趋完善

  垃圾污水的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市加快建设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补齐环境整治的短板。目前,我市“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垃圾收运体系已基本建成。练江两岸潮南区、潮阳区生活垃圾处置PPP项目也将陆续建成运营,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6375吨/天,农村地区保洁覆盖面达100%。推广“安吉模式”实行垃圾分类,推进禽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迅速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今年起,我市将对未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服务的4区1县,按农村常住人口每500人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保洁员,每年所需约3.32亿元经费由市、区两级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潮阳区、潮南区总投资127亿元的污水处理项目,包括10座污水处理厂和730公里配套管网,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基本建成。

  除此之外,对布局分散、相对纯农的村庄,我市各地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建设无动力厌氧池、生物氧化池和人工湿地等简易处理设施。在潮阳区关埠镇路外村,通过建设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来治理污水,目前,该村五个项目中,北寨后住宅区和新桥头住宅区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及设备工程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这两个工程采用生物膜+超滤膜为主工艺的一体化水处理,新建调节池1座,景观池1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套,每台设备每日可处理污水100立方。而澄海区上华镇菊池村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实施了“一沟、一池、一点、一场、一溪、一水、二路和二排”等10多项民心工程,建设中心路排污沟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池、供水管网改造、埔仔排污管网改造、池仔排污等工程,使该村污水处理系统日臻完善,生活污水处理得到有效解决。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刘文钊

  (除署名外)

发表日期:2019年04月2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