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快递业“绿色行动”难撼海量包装垃圾

  近年来,电商的发展为消费者购物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快递业的发展,与之对应的便是快递包裹数字的膨胀。根据汕头邮政管理局的统计,2018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5.75亿件,同比增长43.77%;今年上半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16亿件。在这些数不清的快递包裹中,无论里面的商品是什么,都使用了大量的快递包装。快递物流业的兴起,虽然带动了行业和经济的起飞,但是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包装垃圾正加入城市垃圾的“主力军”。本期深读,本报记者采访普通居民、走访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剖析快递业快速发展背后带来的快递垃圾问题。

  

  现状

  快递包装多被当普通垃圾丢弃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小区,发现各小区都没有设置快递垃圾回收点,大多数受访市民表示平时都是直接将快递垃圾丢弃。

  在世贸花园,记者看到小区内一条内部道路上设置了“速递易”和“丰巢”自助快递柜,其中“速递易”快递柜旁边有一个白色垃圾桶,走近可以看到里面有被随手丢弃的快递盒。记者采访时,刚好有一位居民取完件准备离开,在被问及如何处理快递垃圾时他表示,都是直接丢掉,也没有其他的处理方法。在金涛庄、合信星湖城、东厦花园等小区,受访市民都表示对于大多数快递垃圾都是直接扔掉,少数袋子会用来当垃圾袋,箱子则可以留下来用于储物或其他用途。“没办法回收,虽然快递箱子可以卖钱,但纸板太少的话收废品的也不肯收,如果要收集起来又特别占地方,也影响家里环境,很不雅观。”

  市民刘女士是一名“网购专业户”,她平时的网购内容主要是小件物品,因此收到的包裹也多是用小快递盒或快递袋装的。“觉得快递袋很脏,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往往收到快递后会把快递袋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扔掉。而小快递盒也没什么利用价值,也是直接当成垃圾丢掉。”

  在校大学生作为网购大军的主体力量之一,自然也是快递行业的庞大消费者群体。记者在汕头大学快递服务中心看到,附近4个快递柜都由近邻宝快递服务终端管理。只见几个快递柜并没有专人负责,抽屉无序打开着,在快递服务中心旁边,放着2个大垃圾桶,有的同学拿出快递件后随手拆件,就会把纸箱扔到里面,垃圾桶经常是满到溢出来。有的同学则拿回宿舍拆件,但由此产生的快递垃圾又使得学校不得不花费一些资金雇佣保洁工人进行定期处理,在宿舍区,保洁工人经常整理一大堆废弃的纸箱、塑料袋出来。“印象里除了保洁阿姨就没有人管,除非是自己有意识保留纸箱,否则很少有二次利用的现象。”汕大新闻系四年级的付同学说,学校近邻宝因为有个大件快递取件处,所以有时候看到那里堆着成堆的纸箱,尤其是“双十一”之类的购物狂欢节,场面还是挺震撼的。

  在汕头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金园校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在快递柜前取件的学生。“学校里有设置智能分类垃圾箱,快递盒我会扔到可回收垃圾箱里面,快递袋子应该是不可回收的。”但这名学生表示,快递垃圾有不同形态,该如何分类她也不太明确,也不清楚被扔进可回收垃圾内的快递盒是否会被科学回收利用。

  据了解,若仅以使用长52厘米、宽38厘米的中号快递袋进行估算,每100个快递袋重约2公斤,去年我市全市的5.75亿件快递,将直接产生1.15万吨垃圾,而实际上由快递产生的垃圾量更多,并还有逐步增长趋势。在快递包裹中,常见的塑料材质的外包装有黑白膜快递袋和气泡袋,内部缓冲材质多见发泡膜、气柱袋、气垫袋、泡沫、珍珠棉、海绵、缓冲颗粒等,在打包过程中还往往大量使用了胶带……这些被广泛、大量使用的塑料快递包装,事实上几乎都不能回收利用。网购一族日常里重复着的买买买之后的拆拆拆然后再扔扔扔,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造成污染的一大源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至90%。

  

  究因

  快递垃圾的产生存诸多原因

  那么,为何快递会产生如此多的垃圾?记者调查后发现,快递垃圾的存在涉及多个因素。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针对快递包装的法规只是一个规范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对快递包装没有统一的强制回收要求,均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

  网上商家为防寄递过程中物品损坏,避免和客户引起纠纷,寄递时往往会对已有包装的商品再度包装,先用气泡纸包上几层或在周边放上泡沫,之后放进包装纸盒或者包装袋中,再用胶带反复粘贴后封口,直到感觉安全结实,包装才算完成。对于易碎品来说,这样做虽然可以理解,但也不必包装太过,然而最不应该的是很多商家出于习惯,对非易碎品也会过度包装,有的商品包装后体积增加几倍。市民黄先生就给记者展示了他刚新收到的快递——一袋5公斤重的猫粮,除了猫粮本身的包装袋外,淘宝店主又套了两层纸箱,而最外面还有一个快递公司的塑料袋,胶带绕着纸箱缠了两圈。黄先生坦言,一袋猫粮,其实本身密封性就够好,这样层层包装除了平添拆包难度之外,还增加了很多垃圾。但是如果是更贵重的物品或是一些易碎品,他还是希望包装能更周密安全一些,“即使没有必要,心里也会更踏实点。”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快递网点发现,收寄物品包装时,快递企业为用户提供的塑料袋、胶带和填充物等材料,多数不能回收再利用,其中使用量最大的塑料袋,还有个别是质量低劣、成分复杂的产品,可能含有毒害物质,胶带主要材质是聚氯乙烯,又需要很多年才能降解,这些东西大多数只能填埋或焚烧,对人和环境都有危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现有的生产工艺水平,一个环保快递袋较普通快递袋要贵出约2毛钱,快递企业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的成本,势必也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大快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难免会打“价格战”吸引客户,导致几乎没有快递企业愿意使用价格较高的环保包装材料。

  除了网上商家和快递企业,普通市民的环保意识仍比较淡薄,加之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等原因,大多数用户收到快件扯开包装验货后,往往直接把包装物扔到快递网点、小区等地方,甚至随意抛在街巷、路边等公共场所,即使在家收件的用户,拆包后一般也是扔到了垃圾堆,只有极少数用户会分类后把纸类材质卖给废品收购者,但其它不可回收材质的也同样是随意扔掉了。

  此外,即便是在可选择可循环使用包装的情况下,大部分市民仍习惯使用传统的包装材料。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金环路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营业网点看到,市民在寄送大件物品时,可以选择普通纸箱或者免胶带的易封箱,其中易封纸箱在按照指示进行拆封后,还能二次利用。网点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公司积极向客户推介使用邮政绿色环保包装箱、袋,引导寄件市民对8公斤以下邮件使用免贴胶带的易封箱,以进一步减少胶带的使用,尽管易封箱与普通纸箱价格相同,且更坚固耐用,但前来寄件的大多数市民却认为加贴胶带更牢固而更倾向于使用普通纸箱。

  

  应对

  减少包装材料 建立回收网络

  为了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减量化,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文件。2017年,国家邮政局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年,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发布,绿色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去年,为落实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关于建设绿色邮政的战略部署,汕头市邮政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加快快件包装治理进一步推进绿色邮政建设的通知》。

  令人欣喜的是,在市场各方的努力下,如今快递业的“绿色行动”蔚然成风,全市各快递企业使用电子运单已超过90%,极大减少了运单的用纸量。顺丰速运则通过优化原料配方,保持性能的同时降低包装胶袋厚度,缩小运单尺寸,并重点推行空气缓冲包装,通过使用充气葫芦膜取代传统的气泡膜 ,减少PE 使用量。

  汕头邮政还推行胶带“瘦身计划”,在不影响快件包装效果的前提下,将胶带的宽度进行缩减。汕头邮政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公司正积极引入绿色包装新材料新产品,省分公司已计划在今年三季度起全省推广使用可降解包装袋。同时将继续做好绿色包装材料推广,保持营业网点、揽投网100%出售绿色包装箱及45mm窄胶带使用,强化绿色包装科学打包的培训。同时加大电子面单的推广力度,实现用户在邮政营业网点“免填单”交寄邮件。此外,积极探索快递包装回收机制,与包装生产企业协议形成回收资源分类和回收体系,在全省邮政网点和寄递揽投点设置比例不低于10%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下来将初步选定业务量大的营业网点、寄递揽投部及部分高校服务点,做好后期的回收装置的设置。

  作为快递企业的主管部门,汕头市邮政管理局则表示,将通过加强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督促我市寄递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快递包装袋,引导企业使用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箱,推进我市绿色邮政建设。今年,该局还将积极推动共享包装箱的生产厂家与我市快递公司探寻合作,试行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快递包装箱。开展邮政行业绿色宣贯和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我市快递企业绿色包装使用情况,指导企业坚持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的工作目标,提高对采购快递包装材料的环保要求,加强对业务人员关于填充缓冲物、胶带封装等方面的操作要求,减少过度包装,逐步减少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记者手记

  绿色快递 需共同努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绿色快递的有关标准主要仍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这与绿色包装的成熟程度低、相关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弱、管理难度大都有关。有快递企业便坦言,企业要使用环保绿色包装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没有强制规定,率先采用环保包装的快递企业反而会遭遇“吃力不讨好”的尴尬。有业内人士也指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快递包装业在其目前庞大的体量下想要尽快转变更是困难重重,这不仅依赖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机构的监督,更要靠企业的自觉和消费者的支持。

  针对绿色包装材料带来的成本增加、快递垃圾中的低价值塑料回收等难题,需要开展基本数据的测算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择机推出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实现社区回收、第三方企业回收、电商物流企业回收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快递包装回收系统。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减负”,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黄鸿华 陈文惠 陈欣琪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黄鸿华

发表日期:2019年07月2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