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赶潮斩浪觅美味 随潮而动“落溪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烈烈炎日,在游人如鲫的消暑胜地南澳岛,当游客们一边品尝着“乌尼”、“青匙”等鲜甜海岛特产,一边吹着凉爽的习习海风时,有谁曾想到,这些让人食指大动的野生贝壳海产品可是海岛赶潮者费尽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海滩礁石丛中挖采出来的,可口的极味佳肴背后是赶潮者那不为人所知的付出,这是大自然对海岛人的馈赠,更是海岛赶潮人搏击风浪的强者之歌……

  几上海岛终遇“落溪人”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会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退潮时到海边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潮。近日,在多次上岛“扑空”后,记者终于在当地人老黄的指引下成功在海滩上“偶遇”了被当地人称为“落溪人”的赶潮者。由于当天退潮时段大约是傍晚6时,下午4时多在南澳环岛公路田仔地质公园附近记者便陆续发现了一些赶潮人的身影。

  “瞧,这就是来‘落溪’的人,他们已经攀下陡坡下到海滩边作业了”,顺着老黄指点的方向,记者走近路基旁栏杆向下俯望,在离路面下20多米深的海滩礁石丛中,果然发现数名显得十分渺小的赶潮人的身影。路基通往下方深处的海滩尽是大小不一的嶙峋怪石,根本无路可行,赶潮人难道是用什么专用工具“攀岩”而下?记者正疑惑间,一名穿着长袖衣服,下身还套着一件旧羊毛裤的健硕妇女驾驶摩托车来到路旁,在停好车辆后,她从车上拿出一根一米来长的铁制工具、网兜、编织袋,拨开路边山旁的树枝就“刷刷刷”开始徒手攀下山崖,动作敏捷。记者拦住对方询问,这名陈姓大姐告诉记者,他们赶潮人就是这样攀爬下到海边作业的,山崖旁根本不会有什么路,大家都是凭着经验顺着乱石往下爬,日子长了自然就知道哪些地方容易走点。看见记者跟在身后往下爬,陈大姐再三阻止,见劝说无效后才千叮咛万嘱咐提醒记者千万小心,并不时指点记者如何迂回往下走。

  浪中觅食辛苦谁人知

  就这样,记者深一脚浅一脚、手脚并用好不容易追随着赶潮人的身影攀下了山崖下的海滩,停歇下来才发现手、脚上已被杂草树枝山石等擦刮出许多小血痕,此时,也方感到伤口一阵炙热、疼痛。

  在现场,可以看到身穿厚衣服“重装”抵御烈日暴晒的赶潮人已经在长满锋利海葵的礁石上辛苦作业。他们攀踩上湿滑的礁石上,用手上的铁铲和铁钩配合着把吸附在礁石上的“乌尼”、“青匙”等贝类一个个撬下来,装入挂在脖子上的网兜。一处贝类撬完,他们又转战另一处礁石区继续采集。在不时一波波浪涌而来的海水中,攀爬在礁石采集海产品的赶潮人都是浑身湿透,有的人几乎是凫水闭气在海水下的礁石中挥铲采集可食用的贝类,有的则占据着礁石间的缝隙,脚蹬着一块礁石,身子倚着另一块礁石,腾出双手来干活。一阵阵发出“哗哗”声响的浪涌席卷过来,半人高的浪花兜头盖脸打过来,早已习惯了浪花“洗礼”的赶潮人都岿然不动,手头忙活着“该干啥照干啥”。一个个不时在礁石中跳跃前进的身影仿佛是海滩的“精灵”,在夏日余光下熠熠生辉……

  据赶潮人老陈介绍,每年夏季就是他们海边作业的旺季,他们主要就是根据潮汐作业,只能在退潮时下到海边进行采集,潮涨后便要马上收工。在浪涌里作业就像从大海的口中抢食一样,所以一旦开始涨潮就要赶紧收工,否则随时都有回不了岸的危险。老陈称,赶潮作业时离岸越远,礁石越光滑,礁石上的植被和壳类也越丰富肥美,这也就是赶潮人为什么舍近求远的原因,但离岸越远,风浪、海流及海底礁石等各种不确定情况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倍增,前些年就有发生过赶潮人伤亡的意外事故。

  赶潮作业半天,收获多少壳类完全是靠“天赐”,有时十多斤,有时三四十斤,拿到市场零售能有数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的收入。如果是“批”给海鲜档口,那收入就更大打折扣了。

  夕阳西下,海水上涨,赶潮人用铁钎挑起装满收获的沉甸甸的网兜攀岩上岸,这些浪花里的美食很快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记者手记

  赶潮人:勤劳的化身

  一片海哺育了一方人。赶潮就是海岛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天天,一年年,风里来雨里去,既是海边居民独有的生活方式之一,也是勇敢者“讨海”的铿锵强音,成了夏季海岛的另一抹景色……

  每逢退潮时,南澳滩涂大片礁石裸露出来,赶潮人便从各处涌向海滩,在嶙峋的礁石丛中赶潮挖贝补贴家用。肤色黝黑、一笑就露出了一副洁白牙齿的赶潮人卿姐告诉记者,这是技术活,也是辛苦活,赶潮人必需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才会有收获,有时是清晨作业,有时是中午或是傍晚,“上岗”时间完全看退潮时间。他们虽大多身穿厚衣裤以抵抗烈日暴晒和减少尖锐礁石或锋利海葵擦刮伤,但长时间的海水浸泡和高强度作业还是让不少赶潮人落了这样那样的病根。

  每位赶潮人都是勤劳的化身,盘中的鲜美海货都是他们辛劳汗水的结晶。希望大家在品尝美味时,也能祈求每位勤劳的赶潮人渔获满满,平平安安!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林鹏  林子海

编辑:李昂 发表日期:2019年07月2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