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丰富“绿植拼盘” 营造立体景观

我市着力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优化树种结构提升生态功能

  本报讯 (记者李德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绿化美化与生态化并重,生态效益优先。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我市着力抓好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注重改善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既保持了原有森林、湿地原貌,有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通过优化树种结构,使我市森林的森林生态功能、森林景观功能得到了大大提升。据悉,自2012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工程面积12.62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95万亩、森林抚育面积44.90万亩,林分结构得到优化,森林生态功能明显提升。

  植树造林坚持适地适树

  在南澳县果老山,驱车行驶于山间大道上,一簇簇翠绿挂满挂满枝头,各类树种错落有致,昂然挺立,犹如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中,点点绿意在如画般的风景中渲染开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肖泽鑫带着记者走上一处山林,指着满山遍野的树木说,果老山山体立地条件较为恶劣,土壤贫瘠,原先树种较为单一,整片山地种植的基本是马尾松丛林。倘若发生虫害,连片林地会遭到毁灭性的伤害,造成大面积林木的死亡。

  为此,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结合海岛气候条件和南澳旅游规划,对山上树木进行科学搭配,选种了山杜英、中华楠和大头茶等抗旱、耐风的树种,改善山林生态和林相。经过几年的努力,果老山上的树木生长已经郁郁葱葱,林分保存率达97%,山体生态得到进一步修复。不少野生地被又出现在山林中,像坡柳、桃金娘、野牡丹、梅叶冬青等野生灌木恢复自然生长,逐步形成错落有致的林业生态。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我市注重改善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坚持适地适树,提高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促使造林绿化提质增量。在山林面积较多的潮阳区,几年来,当地投入了3500多万元,对区域2.14万公顷林地进行林业生态优化,共造林57200多亩,将区域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5.17%,实现了零虫害疫情的良好生态目标。

  多树种配置保持森林稳定

  “在适合的地质上,种适合的树种,使得树种结构合理,森林才会稳定。”肖泽鑫告诉记者,树种结构合理,可以提高森林抵御病虫害等灾害的能力。如果树种单一、林分单纯,会造成病虫害等灾害趁虚而入。结合实地多树种配置,营造多样化的森林景观,可提升森林景观水平。

  而树种选择是造林成败的关键,要根据林地和城乡的具体立地条件进行选择。如山地造林采用樟树、火力楠、中华楠、山杜英、水翁等,城乡绿化则选用樟树、秋枫、凤凰木、美丽异木棉等。近几年,我市在选用中桦楠、樟树、台湾相思等乡土树种的基础上,还引种了多个新优特景观绿化树,并对部分表现较好树种进行推广应用。如深汕高速公路的红花银桦、黄花风铃等,揭惠高速公路潮南段的多花红千层、紫花红千层。同时,还结合实地和景观需要选用观花、彩叶树进行配置,营造多样化的森林景观。

发表日期:2019年09月03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