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立足资源禀赋 打造特色产业

我市建设首批2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去年全市特色农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近9成

  “一村一品”是指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农业农村等部门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强做大富民兴村产业,全面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全市建设首批2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计划至2021年此类专业村达到100个以上。

  技术革新让潮汕蕉柑再度“复活”

  曾经日渐式微的潮汕蕉柑,近些年来在潮阳区关埠、金灶两镇渐成种植热点,果农少则三四亩、多的逾百亩,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目前两镇种植总面积已达5000亩左右。带动这一带柑桔种植业再次兴起的,是当地一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汕头市绿生果园有限公司。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关埠镇桥头村的绿生果园,看到偌大的果园一片郁郁葱葱,果树枝头已挂满蕉柑、年桔等未成熟果实。不久前获评“汕头市乡土人才”的公司总经理黄美生向记者介绍说,绿生果园种植基地面积共500亩,主要种植潮汕蕉柑和年桔,是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市农村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产品先后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

  1996年,从集体企业下岗的黄美生在汕头报纸上读到潮汕地区蕉柑生产出现断层的报道,萌发了自主创业种蕉柑的念头。经过一番筹备,1998年他在家乡桥头村租赁60亩地创办关埠镇绿生果园,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绿生果园克服了种种困难,逐步发展壮大。

  在省、市农科专家的指导下,绿生果园多年来坚持科学种植,技术革新结出累累硕果。2015年对柑桔黄龙病害防控取得突破性进展,黄龙病发病率从10%至15%锐减至1%至2%,公司使用防控新技术指导周边种柑专业户,使关埠、金灶两地的蕉柑黄龙病得到全面控制。2017年,公司在全省柑桔种植业中首创高压微喷技术,节省了近90%的人工费用,在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的同时,使果树对肥药的吸收率提高了近一倍。果树常年施用有机质肥和生物菌肥,蕉柑成熟期甜度从原来的12.5提高至13.5,更为清甜可口。而留树保鲜技术的应用,则让蕉柑错开上市高峰期,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售价。

  绿生果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示范带动周边近200户农民从事柑桔生产,并通过经济合作社积极拓宽对外销售渠道,帮助果农解决销售后顾之忧。目前,该公司年产柑桔1000多吨,年盈利约120万元,其出产的“喜圆圆”潮汕蕉柑已成为市场较具知名度的应节佳果。

  绿生果园的成功实践,是我市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生动写照。金灶三棱橄榄、西胪乌酥杨梅、雷岭荔枝、溪南草莓、东里林檎、隆都台湾水果、白沙蔬菜良种繁育、澄海和龙湖狮头鹅、德兴生猪、南澳优质贝类藻类、牛田洋对虾青蟹、远东国兰……一大批特色农业企业和生产基地在汕头农村大地崛起,“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渐趋成型,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工厂化养牛“一条龙”延长产业链

  养牛跟种果一样都是很古老的产业,却在新时期被赋予了全新的技术内涵及经营理念。在潮南区两英镇鹤联村的枫林东洋,有一个占地面积约200亩的“大庄园”,里面绿树掩映、碧水荡漾,一派田园牧歌式幽雅景致,这便是目前全市唯一的工厂化肉牛生产企业汕头市枫桦种养有限公司。

  潮汕人对牛肉的喜爱自不待言,市面上遍地开花的牛肉火锅店总是顾客盈门,近年来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开了不少潮汕牛肉火锅店,享誉海内外的牛肉丸更是潮菜体系中的“名角”。而汕头肉牛养殖量较少,市场缺口巨大,导致牛肉价格持续上扬。

  瞄准市场动态,成立于2011年的枫桦公司投巨资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山东鲁西黄牛等良种肉牛,建成设施设备齐全的牛舍8000多平方米。目前,基地各类肉牛存栏量共864头,实现肉牛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圈养式养牛场。该公司同时建设了大型沼气池,利用空地种植牧草、鱼池养鱼,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种养新格局。公司配套现代化标准牛肉制品加工厂和优质肉牛繁育场,延长了养牛产业链,严格按照广东省《汕头牛肉丸标准》生产的“大枫桦”品牌火锅牛肉丸和即食牛肉丸近年来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受到各地食客特别是潮汕人的青睐。枫桦公司是省“菜篮子”基地、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产品”等称号。

  枫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770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联结周边地区40多户农民养殖良种肉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下来,公司将与省有关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利用牛粪“变废为宝”生产优质食用菌。同时,建设水上乐园、游泳场馆、美食餐厅和商业城等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扶持和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市各地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70亿元,特色农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86%,每亩耕地种植业年产值超过8300元。

  本报记者  王开颖  摄影报道

  

  “技术流”让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农业种养历史悠久,又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产业,随时会受到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等的威胁,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趋利避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养效益,是新时代农民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不二选择。

  在这方面,汕头农业企业不乏成功的探索,绿生果园公司经多年摸索掌握了制服柑桔大敌黄龙病的“诀窍”,首创节省大量人工费用且不受天气影响的高压微喷技术,通过推广这些新技术让广大果农受益匪浅。枫桦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制定落实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用药、防疫防治、卫生消毒、活牛进出场、后备母牛管理、妊娠母牛管理、产品溯源等管理制度,填补了全市肉牛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空白。告别了“面对黄土背朝天”传统模式的汕头新型农业,必将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  (王开颖)

编辑:林敏秦 发表日期:2019年11月12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