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透过镜头和文字的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记者敬一丹“镜头内外的目光”主题讲座在汕头大学举行

  本月10日,由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纪念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暨2019年记者节系列活动”在汕头大学举办,作为系列活动第三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记者敬一丹带来的“镜头内外的目光”主题讲座在汕大大礼堂举行,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敬一丹与汕大师生分享了她透过镜头和文字的思考,同时分享创作《我遇到你》和《我末代工农兵学员》、《那年那信》三本书时的内心感受和过程,为汕大师生带来一场“新闻盛宴”。

  “《焦点访谈》 是一种现象级的传播”

  10日晚上8时,由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昶院长主持的开场白,拉开了主题为“镜头内外的目光”讲座的帷幕,随后,着一袭黑底波点连衣裙的敬一丹走上大礼堂讲台。“我们之间是怎么认识的?你们最熟悉我的栏目是什么?”敬一丹亲切自然地和在座师生们对话。“《焦点访谈》《感动中国》《东方时空》……”,师生们大声回答,随后,敬一丹将她透过镜头,透过文字表达她对世界的关注和感悟,以及做节目的故事等感受娓娓道来。

  敬一丹曾在《焦点访谈》栏目担任主持人长达 20年,在《感动中国》工作了17年,还主持《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1994年,在缺少舆论监督的年代,《焦点访谈》开播了。”敬一丹说,当时《焦点访谈》是以通俗的方式,用电视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每天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里以个案的方式与观众交流。“《焦点访谈》不仅是一个栏目,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说,在中国是一种现象级的传播,当时在全国的各种媒体中掀起了一股‘小焦点访谈’栏目的现象。”

  “《焦点访谈》与观众以互动的方式,让大家知道可以这样的途径实现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敬一丹透露,当时作为《焦点访谈》主持人,每天上班,办公桌上都会堆满观众寄给她的一二百封信件,从长长一串落款的邮寄地址中,她知道,这些都是从非常偏远的地方寄来的,甚至,来信落款很多署名“信任你的人”“托付你的人”。

  “《感动中国》带给我光和温暖”

  “年复一年面对着这样的期待和托付,那是一种难以承受之重,长年累月被这样期待着、托付着,从一开始职业的荣誉感,慢慢变成一件很沉重的事。”敬一丹说,当时《焦点访谈》栏目组甚至被观众称呼为“青天”。在来信中,腐败、贫困、环境、教育,污染等,这些早期《焦点访谈》曝光率较多的话题,每封信都充斥着闻所未闻的故事。后来,在同事的启发下,敬一丹被点燃了,她觉得可以把这些观众的来信出版成一本书。她觉得,《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仅是冰山一角,她不能是唯一听见这些声音的人。

  1997年,敬一丹决定将观众来信精选后汇集成书。“很庆幸自己当时做了这件事,我记录了那个时候草根角落发出的声音。”讲座上,她告诉大家,在出版社把书送去做版权手续登记时,新闻出版署说,“这书算什么类别?”后来,新闻出版署勉强给了一个“新闻评论类”。

  后来,敬一丹主持了《感动中国》栏目。“要是不做《声音》那本书的话,我可能快抑郁了,同时《感动中国》给我的光和温暖让我对生活备感信心。”敬一丹认为,《感动中国》是一个和好人打交道的节目,开创了很多新现象,栏目人物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人物故事,尽管有很多彷徨的因素存在,但意料之外地呼应了人们内心一种向上之心。“《感动中国》可以几代人一起观看,20年的《焦点访谈》和17年的《感动中国》两个栏目,给我带来了平衡。当时选择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会走得这么远。”敬一丹感叹道。

  敬一丹一直在记录时代的改变。1993年,她开始主持《一丹话题》,记录了各种各样的话题,“第一期的话题是《生活中还需要什么色彩》,内容从长安街的三味书屋说起。”后来,节目开播了“儒商”“边缘人”“户口”等当时的社会热点话题,“在50多期选题中,唯有一个选题被枪毙,就是“我们能实行五天工作制吗?”敬一丹讲到这里,全场的观众都会心一笑。

  “记录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调查”

  2015年,敬一丹退休了。她写了一部《我遇到你》为职业生涯做了一个小结,书中回顾她在央视的心路历程。她坦言,落笔时,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就是麻风村和穷乡僻壤遇到的贫穷的孩子,孩子们像草一样有生命力,但又是那么顽强,因此她在章节里写着“草样年华”。

  “小小的他们变成什么?”这是敬一丹多年来最想知道的。今年8月,她看望了曾在节目中受访的留守儿童罗德明。“最大变化是孩子的表情。”大屏幕的照片上,那位曾经因为母亲不在身边而一直以“没有”两个字回答敬一丹所有问题的小男孩,已长成一位人高马大的男青年,如今,他通过电商售卖猕猴桃,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的陪伴下有了笑容。“众多留守儿童在时代的洪流中,使他们失去与母亲的亲昵,有了母亲的陪伴,她的确能感受到他们变得快乐了。”敬一丹充满感动地说。

  “记录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调查。”敬一丹以记者的身份,用镜头的语言,注视着这个社会。而作为一个曾经的学生,一个女儿与母亲,敬一丹也以亲身经历,用文字书写时代变迁。继《我遇到你》出版后,敬一丹推出作品《我末代工农兵学员》《那年那信》两部著作。

  2018年7月,敬一丹推出著作《那年那信》,这部作品跨越68年时光,保留着家庭的记忆,存留了五代人的痕迹,“书中刊出母亲在1950年她和父亲的情书,以及此后所有家信都完整留存。”敬一丹说,在这些信件中,有关贫穷的记忆,有关家人的温馨,更有关时代的变迁,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长记录。

  敬一丹是最后一届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她介绍,工农兵学员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是没有高考的年代里通过推荐的方式进入高校的工农兵大学生。“我们不记录谁记录。”当时,敬一丹怀着这种想法,和班里同学一起创作了作品《我末代工农兵学员》,后来,这本书被收入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史馆。

  “不忘是为了不再。把目光对生活的关注、  对记忆的记录,用现代的方式记录是有价值的。”敬一丹说,做一个记录者,记录各种各样的变化,以及记者在变化中的反应变化,有职业的记录,有生活的记录,都是给自己留下痕迹。

  身为媒体人,敬一丹用笔、话筒、镜头和新媒体,记录下身边事。“要讲好中国故事,敬一丹就是榜样。”刘昶院长语重心长的话语结束了讲座的分享。然而,大家还意犹未尽,期待有下一次的见面。

  本报记者  陈文惠

编辑:林敏秦 发表日期:2019年11月12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