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绿色环抱文明生态新汕头

——我市六年创森路综述

  11月15日,从河南信阳召开的2019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传来喜讯: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再添一张靓丽的“国字号”生态名片!

  6年创森路,今朝把梦圆。自2013年我市启动“创森”工作以来, 6年间,这一方土地在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被绿色浸润。

  6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不懈努力中,一份厚重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市域森林覆盖率35.5%、城区绿化覆盖率43.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15.19平方米……

  今日汕头,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处处有森林风光。一座秀水环绕、林城相彰、林路相衬、林居相宜的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

  高标准规划建设

  城乡层层联动助推“创森”落实

  一提起龙湖区鸥汀街道旦家园社区,除了竹笋美食让人津津乐道之外,如今村里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观林带,处处生机勃勃,祥和、秀美、惬意的乡村景象更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倍感幸福。“村子美了,我们住得舒服,过来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年过六旬的朱姨深刻体会到“创森”给她与街坊邻居所带来的生活改变:每天走出家门就能呼吸新鲜空气,散步锻炼也有了更多好去处。

  旦家园社区的改变,正是汕头扎实推进“创森”工作的缩影。“创森”以来,我市坚持“高标准、高规格、高效能”原则全面开展工作,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立足汕头“山、水、城、海”相融相合的自然地理特点和“潮人之都”的人文历史沉淀,先后组织编制了《汕头市实施“绿满家园”三年行动(2013—2015年)方案》《汕头森林进城森林围城规划(2013-2018年)》和《汕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等规划方案,为汕头市确立绿色发展制定高标准规划。

  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张蓝图画到底,让汕头“创森”的脚步走得更坚定、更有章法。规划以山地造林绿化和中心城区绿化美化为核心,以区县建成区绿化美化为重点,以湿地保护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等为亮点,大力推动山体、水体、林网、路网、公园、广场、村镇等生态化、景观化,致力将汕头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林产发达、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级森林城市。

  为确保“创森”工作高效落地,汕头市还把“创森”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确保全市“创森”工作高规格推动的延续性。与此同时,迅速搭建起市区镇(街)三级创森工作机构,从城市到乡村层层联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的工作态势,同时制定了《汕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压实“创森”工作责任,高效能推动汕头市“创森”工作。

  高规格见缝插绿

  兴建公园绿地提升宜居环境

  走进海湾湿地生态公园,只见开阔的湖面清澈如镜,高大的凤凰木和大腹木棉打造出疏朗开阔的景观。翠绿的植被、鲜艳的花朵,让人心情舒畅。当暮色降临,夕阳的余晖染红天际,时不时有成群的白鹭前来“觅食赏玩”。

  位于海湾大桥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汕头海湾湿地生态公园,原本是高速公路立交周边一处废弃土地。“创森”期间,我市投资打造面积达195亩的湿地生态公园,通过整治修复提高园区的绿化景观档次,大量种植水生植物和红树林,突显公园湿地生态的特点。

  与湿地生态公园一样,位于时代广场南侧的开放广场,也是汕头“见缝插绿”举措的成效之一。“创森”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决定回收这块原规划为黄金商业旺地且地价估值达60亿元的废旧厂区以兴建广场。如今,这个绿化覆盖率近70%的广场,与北侧的时代广场形成汕头中心城区一片不可多得的“绿洲”。

  近年来,我市还持续深入推进绿道建设,以森林城市创建为契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提升城区生态宜居环境为目标,在乡村、海边、堤岸、景区等地方建成一条条绿道,为市民休闲旅游游憩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让市民尽享绿色生态健康生活。目前,依河而建的澄海东里镇樟林古港,已经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新津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已被推荐列入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汕头市绿道网建设已初具规模。

  大规模厚植林木

  增森林碳储备打造森林氧吧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我市的一些乡村,不少百年以上的老古榕仍焕发着生机。在金平区沟南社区,至今还保留着“前榕后竹”的村容村貌,这些古老的榕树,树体粗壮,虬盘节错,树冠如伞般遮天蔽日。据了解,在广东省“绿美古树乡村”建设规划中,沟南社区将以兰桂湖边的23株百年以上的古榕树为主题,结合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古树保护设施,同时改造社区入口、东寨门、尚书街及兰桂湖沿岸景观,建设具有历史特色及潮汕韵味的绿美古树乡村。

  澄海区程洋岗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年初被列入2019年广东省 “绿美古树乡村”建设项目。走进程洋岗,村中古祠、古庙、古井、古巷遍布,古老的大榕树更是枝繁叶茂,营造安详宁谧的环境。据了解,在程洋岗,100年以上的榕树共有23株,300年以上的榕树有3株。这些古榕树郁郁葱葱,离不开政府的保护措施和当地村民的精心呵护。

  好山好水好空气,森林让城市更加美丽,空气更加清新,环境更加和谐宜居。“创森”六年来,我市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基础上,更通过增加森林碳储备,打造更多森林氧吧,不断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创森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工程面积12.62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95万亩、森林抚育面积44.90万亩。在造林绿化建设中,大力推广种植樟树、秋枫、山杜英、中华楠等乡土阔叶树种,大幅度提高乡土树种使用率和城区乔木种植比例。

  大手笔拓展

  向大海要森林打造生态屏障

  “向大海要森林”,这听起来天方夜谭的说法,却在汕头“创森”实践中,别出心裁地以科学方式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澄海区海岸线长达56.3公里的沿海六个乡镇的滩涂海堤上,一道以无瓣海桑、海桑、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为群落优势树种的红树林生态景观,展现在游人眼前,与飞鸟、蓝天、碧海、繁花、绿叶、金黄色海滩相映,构成一幅具有独特的滨海文化人文景观的绚丽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市是红树林的“故乡”。为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红树林资源,早在1998年,汕头市就启动了“向大海要森林”行动,拓展海域森林面积。近两年来,我市积极做好红树林的管护工作,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资金200多万元,着力开展白堤绿树相衬的海岸生态景观带建设,打造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

  目前,汕头现有湿地面积约4.92万公顷,湿地植物、鸟类资源丰富,已建成湿地公园9个、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合计1.34万公顷。通过启动汕头湿地国际示范区建设,加强苏埃湾湿地天然次生红树林和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大力营造湿地红树林,有效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稳步恢复、生物多样性稳定增加。联合国环境署“南中国海”项目区域工作组会议多次在汕头召开,对汕头湿地保护和红树林恢复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全民齐参与

  从大地植绿到心中播绿

  城拥森林,田野阡陌,绿意葱茏。抬头是醉人的“汕头蓝”,远望满眼是“鮀城绿”……这是汕头人共享的福祉。城市与森林相互交织,行走在城市每一个角落,市民时刻尽享森林浴。汕头“创森”,既符合时代潮流和城市定位,又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是大势所趋。

  绿色福利实实在在,让市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生态理念也根植于心。汕头市民在享受森林城市带来的绿色愉悦的同时,也积极争当“绿色使者”。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就带领青年学生组建了“创森”志愿者服务队,“绿色使者”们活跃在校园,深入到社区,积极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知识,全力动员市民群众争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传播者、倡导者和实践者。绿衡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到“爱绿护绿”的公益活动中,把环保公益课堂带进校园、社区等,传播绿色环保新理念,开展多种活动弘扬汕头绿色文化,从“大地植绿”到“心中播绿”。

  本报记者 李德鹏 通讯员 李岱娜

作者:李德鹏 通讯员:李岱娜 发表日期:2019年11月18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