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高中教育逐步向“分数线录取+就近入学”转变

  本报讯 (记者陈文惠)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教育设施建设发展的总领性文件《汕头市教育设施规划(2016-2030年)》已经汕头市人民政府批准。本次规划范围为市域行政区划范围,包括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本次规划期限与《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相衔接,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至2020年规划建设5所高校

  《规划》描绘了各个教育阶段的布局规划“蓝图”。其中,在高等教育布局规划方面,《规划》提出,至2020年规划建设5所高校,分别为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护理学院、汕头市开放大学(原汕头电大业大职大)和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5.2公顷。

  按《规划》,汕头大学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医学院校区、南澳校区、继续教育(开放)学院校区等五个校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规划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院本部)北侧,拟于2020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满足2020年秋季入学的需要。

  此外,规划保留汕头电大业大职大作为成人高校核心,并逐步向建设开放式大学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南澳建设开放式大学,待远景时机成熟后,还将考虑建设1所海洋开发与应用类本科院校。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结合南澳海上资源,将南澳列为海上运动类院校的选址地。

  高中教育整体向分散均衡转变

  高中教育设施布局方面,《规划》提出,至2020年共规划高中用地2388640平方米,共提供104004个高中学位;2030年共规划高中用地3445500平方米,共提供152044个高中学位。在全市高中设施规划布局指引上,高中教育设施逐渐实现由划分数线入学向“分数线录取+就近入学”的就读模式转变,整体布局从局部集中向分散、均衡转变,提高高中教育总体覆盖范围。

  在优质高中资源均衡分布方面,《规划》提出,要形成“省—粤东—市”影响力、竞争力等级的高中体系,在中心城区及个别高中教育发展较快的区县形成省级影响力竞争力高中,每个区县都拥有在粤东区域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高中,每个片区都有市级影响力竞争力的高中。

  《规划》指出,各片区、各镇应能为本区域内提供满足需求的高中学位与教学设施,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服务半径,满足就近入学的需求。

  初中教育设施布局尽量接近镇村住宅区

  在全市初中设施总体规划方面,《规划》指出,2020年共规划初中用地3949850平方米,共提供246868个初中学位;至2030年共规划初中用地4694100平方米,共提供293383个初中学位。《规划》提出,全市初中教育设施布局应尽量接近城镇主要住宅区、村住宅区,减少日常通勤时间与距离,提高初中学校的就近服务能力,实现就近入学。新增初中教育设施应有利于整合各新增居住区、三旧项目的学位需求,科学布局,提高实际服务能力,尽量减少“单独配套”现象的出现。

  另外,各镇应按要求配套建设初中教育设施,人口规模大的村应按要求配套建设初中教育设施,提高村镇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

  小学教育布局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布点建设

  小学教育设施布局方面,《规划》指出,2020年共规划小学用地5686400平方米,共提供568640个小学学位;至2030年共规划小学用地7306200平方米,共提供730620个小学学位。《规划》提出,城镇地区应优化小学教育设施的布局,根据小学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的要求进行布点建设,提高小学的就近服务能力,减少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提高城市各片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由于农村地区逐年面临生源减少的问题,农村地区应加强对麻雀学校的整合,增加办学效益,提高整合后小学教育设施的整体水平与办学质量,节约资源。另外,新增居住区、三旧项目的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应统筹规划布局,尽量减少某单独项目“单独配套”现象的出现,增加办学效益,避免带来资源浪费与重复,减少新增麻雀学校,提高新建学校的实际服务能力与办学条件,最终提升办学质量。

  学前教育根据成片居住区实际需求配套设施

  学前教育设施布局方面,在全市学前教育设施总体规划上,2020年共规划学前教育用地2660350平方米,共提供204642个学前教育学位;2030年共规划学前教育用地4502550平方米,共提供346350个学前教育学位。

  《规划》提出,新增居住区、三旧项目的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应统筹规划布局,根据成片居住区实际需求配套学前教育设施,提高新建学校的实际服务能力与办学条件,最终提高办学质量;应保证学前教育独立占地,拥有独立的户外活动场地。

发表日期:2019年11月27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