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啃“硬骨头”造福一方百姓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潮阳区聚焦练江整治、乡村振兴、创文提质升级等重点工作,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党员干部干字当头当起“先锋员”,村企党建携手共进,合力使出啃“硬骨头”的实招和硬招,推动重大民生工程落地落实,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党建引领

  环保项目建设“零上访、零障碍”

  在练江整治中,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潮阳区结合主题教育,强化党建引领,检视存在问题,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保障群众权益,全力推动各个项目建设。

  走进铜盂镇市上村的铜盂第二污水处理厂,只见厂区环境优美,粗格栅、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等13个单体土建结构及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正在通水试运行,技术人员加强现场巡查和在线监控……铜盂镇城乡办主任庄业丰告诉记者,铜盂镇委、镇政府结合主题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征地、拆迁、赔偿青苗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碰到的问题,使工程建设无障碍施工,至目前,厂区及107公里管网已建成,正在抓紧有关收尾工作,厂区进入通水试运行阶段。

  “由于厂区工程离居民区较近,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项目经理董亮龙告诉记者,粗格栅是厂区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污水进厂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在沉井施工中,他们根据地下的地质结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群众的影响。

  主题教育中,潮阳区委组织有关村(社区)与环保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广业集团党委、承建方建工集团党委密切沟通,创新开展“村企党建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组织投资方、承建方党组织与企业驻地村(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设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等方式,落实组织建设联抓、党员干部联动、党建活动联办、建设项目联推等措施,并结合实际开展学习交流、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组织生活会、协调会、走访慰问“六个一”活动,引导共建三方党员加强交流互动,带头攻坚克难,深入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成功破解了环保项目建设的“邻避效应”,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整个过程实现“零上访、零障碍”。目前,总处理能力20.8万吨/日的6座污水处理厂已进入试运行或工艺调试阶段,配套管网初设规模457.59公里,已完成458.32公里,完成100.16%。

  市上村党支部与广东华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粤东片区项目临时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的攻坚阶段,积极践行主题教育,党员走在前头当先锋员,示范带动广大建设者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力争本月25日前打通项目‘最后一公里’,为练江整治项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董亮龙满怀信心。

  示范带动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练江旁的和平镇和舖社区三面环水,四通八达的村道干净整洁、绿意盎然,河流水清景美,三和广场环境优美,配套羽毛球、篮球场、乒乓球场及健身器材等。广场旁,一排排保留潮汕特色“下山虎”民宅建筑引人注目,不少“下山虎”民宅的外墙被粉刷一新,并围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创文、练江整治等主题进行精心打造,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和舖社区“两委”干部林庆朝告诉记者,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和舖社区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每名党员包干10户至15户,大力开展三清三拆,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力整治人居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生活更加美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尤其在实施雨污分流中,和平镇、和舖社区把主题教育贯穿始终,由镇机关和社区40多名党员干部分别包干挂钩14条室外公共巷道,分别走访到户开展群众工作,宣传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建设的意义,及时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争取群众的支持理解,确保施工过程“无障碍”。

  “整个社区的面貌变化太大了,不仅环境好,上市买菜、小孩读书都很方便,文化氛围浓厚,文娱生活也丰富多彩。”居民林伯笑呵呵道,现在家家户户又实施了雨污分流,从源头上截污,有利于改善环境和身体健康,使练江得到更好地保护。

  主题教育中,潮阳区坚持把推进练江流域源头截污试点工作作为抓实基层党组织检视整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区10个试点村和13个省定贫困村党员主动带头先改或动员亲属先改653户,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政策宣传岗、开展志愿服务等,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和舖社区率先基本完成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成为汕头源头截污、清水入河的样版。目前,计划今年底前完成的150个村已全部启动建设,直接受惠群众将达84.2万人。

  本报记者 刘文钊

发表日期:2019年12月0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