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汕北大道将建首座五塔斜拉桥

6个关键工点全面复工,700工人奋战工地上

本报讯 (记者陈史、蔡晓丹摄影报道)在汕北大道龙湖段工程项目工地上,近700名施工人员正奋战在外砂河特大桥、新津河特大桥等6个关键工点上。自复工以来,施工单位中建五局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工程进度,关键工点全部采取24小时不停工轮班作业,尽最大努力挽回受疫情影响的工期时间。

关键工点全面复工

自复工一个多月来,项目部确保防疫物资和日常监管落实到位,采取租车补贴的方式合理组织劳务工人返岗复工。截至3月27日,管理人员已到岗120人,劳务人员已进场近700人。

中建五局汕北大道龙湖段项目部执行经理陈立军告诉记者:“目前,外砂河特大桥主桥承台和墩柱、滨砂互通现浇梁、东兴路跨线桥现浇梁、预制梁场、新津河特大桥现浇梁及主桥桩基、承台及墩身等关键节点均已全面复工。”据介绍,为抓紧施工生产,项目部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施工人员安排白晚班两班倒,材料和机械设备按平时需求量的双倍进行保障,落实各关键工点实行24小时不停歇施工。

截至3月底,汕北大道龙湖段控制性工程外砂河特大桥已经完成桩基90%。控制性工程新津河特大桥桩基完成80%,承台完成60%,墩柱完成50%。东兴路跨线桥桩基全面完成,承台和墩柱完成均已超过70%,现浇梁施工已经铺开。项目累计完成建安费投资10亿元,完成比例已经达到一半。

汕头首座五塔斜拉桥

汕北大道龙湖段工程项目起于澄海区凤翔街道莱美路北侧,终点位于黄河路与泰山路相交的 T 型平交口,全长约7.8公里。设特大桥3座,互通立交4处。其中新津河特大桥是汕头首座五塔宽幅单索面矮塔斜拉桥。

新津河特大桥全长2261.6米,主桥长616米,为五塔宽幅单索面矮塔斜拉桥,是汕北大道项目控制性工程。这座造型优美的大桥采用多曲面中空墩身及海豚型塔身,箱梁采用单箱三室超长翼板结构,翼板两侧下方设钢结构人行通道。

这种桥型是中建五局在全国承建的首座五塔宽幅单索面矮塔斜拉桥,而同类型桥梁全国可借鉴建桥经验较少。据介绍,新津河特大桥主桥采用群桩基础设计,每个主墩设计桩基13根,桩径2.5米,桩长更是达到了120米。在单索面矮塔斜拉桥悬浇施工过程中,常受到外部不可抗力的影响,如杆件失效、风荷载等,都会威胁挂篮施工安全,施工难度可见一斑。

两项施工工艺技术获国家专利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建五局与中南大学等科研单位紧密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引进新工艺新设备,紧盯现场施工工艺进行科研创新,以科研促进生产,在生产中提炼创新点,为项目加快推进提供技术支撑。近日,汕北大道龙湖段项目两项施工工艺技术荣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获得专利的钢筋笼安装定位托架工艺在钢筋笼拼接过程中,利用四个插销锁住钢筋笼后,对两节钢筋笼进行现场拼接,钢筋笼拼接完毕后吊起钢筋笼,收回插销,下放钢筋笼,反复此操作直至整根桩基钢筋笼下放完成,这种工艺技术克服了筋笼中心点偏位、破坏主筋、改变主筋间距、操作繁琐及施工风险高等传统工艺弊端。

另一项专利技术墩柱养护薄膜覆盖装置和施工装置通过旋转此装置将薄膜覆盖于墩柱上,且通过万向轮滚动将薄膜压实到墩柱上,在提高工效的同时,克服了恶劣天气下容易导致薄膜损坏、影响养护质量、安全风险高等传统工艺弊端,有效保证了薄膜施工质量及人员安全。

编辑:蔡婷 发表日期:2020年04月0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