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今年是左联成立90周年,本报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策划大型主题采风,首站澄海探访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杜国庠故居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90周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新兴的无产阶级左翼文化运动大潮中,杜国庠、柯柏年、洪灵菲、戴平万、冯铿等一批潮汕籍左翼文化人士离开故土,奔向上海,投身革命洪流,成为时代的先锋者、弄潮儿,并在其后为人民解放和新中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是潮汕一笔宝贵的红色资源,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充分运用、弘扬光大。为更好弘扬左翼文化运动的爱国精神,唤起现代人对潮汕革命文化名人的记忆,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和汕头日报编辑部联合举办“追寻左联潮籍名人足迹”专栏。本专栏从本期开始将围绕这些人物的人生地图、生活空间、文化创作,与潮汕本土的血脉相连作深入系列报道。

  

  人物简介

  杜国庠(1889–1961,澄海莲阳人,笔名林伯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曾留学日本,任教北京大学,回家乡任澄海中学、金山中学校长。先后参加“太阳社”、“左联”,发起组织“社联”。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文教厅厅长、华南师范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思想史,尤以研究先秦诸子特别是墨家、名家著称。杜国庠逝世后,其挚友郭沫若赋诗“生死交游五十年,老兄风格胜前贤。墨名绝学劳针指,马列真诠赖火传”给予高度评价。

  

  在汕头市澄海区凤翔街道东港路,一座墓穴掩映在一片松柏与麻楝树的绿荫之中。这就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潮籍左联作家之一杜国庠的安息之处。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部分为三进阶。在墓埕两侧各立有郭沫若、许涤新悼念杜国庠的诗词碑刻。正中碑文为书法家王鼎新所书,碑背面为杜国庠夫人陈御仙撰写的墓志铭。

  “南国老树千载存,诸子先秦万卷吞。流水孤村花数朵,于无人处最销魂。”这是杜国庠挚友许涤新所作诗作,也是对杜老厚重又极其淳朴的一生最好的概括。初夏时节,我们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杜国庠的故乡,探寻他的踪迹。

  

  安贫若素:“故乡流水绕孤村”

  我们来到坐落于兰苑村灰埕巷2号的杜国庠故居,发现房子属土木结构,设上下厅座,配龙虎门,座东向西。内有厅房,还有2个小天井,小厅中悬挂着杜国庠夫妇的肖像。房子虽年久失修,略显破旧,却蕴藉着古朴的芳华,历经岁月仍熠熠生辉。就是在这个院落,杜国庠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杜国庠出生于1889年,澄海莲阳乡人。父亲杜建珪是晚清秀才,在乡间以教书为业。杜国庠5岁丧父,靠母亲做手工维持家计。7岁,母亲令其入私塾读书。因为家境贫寒,杜国庠从小就过着简朴的生活。他认为奢侈可耻,朴素光荣,后来遂以“守素”为字。

  1904年,时年15岁的杜国庠遇见了改变他人生的“伯乐”。那一年正值日、俄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东北爆发战争,腐朽的清王朝宣布中立。杜国庠对此深感痛心,他写了一篇策论,极力主张彻底收回东北主权,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篇策论引起了其私塾先生友人吴贯因的注意。吴贯因很欣赏这个有才华的少年,嗣后吴贯因到县城教书,便带杜国庠免费就读;并且大力推荐,使杜国庠获杜氏大宗祠与邑同善祠的留学津贴,于1907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普通科学习,开启他长达12年的留学生涯。

  

  舍生忘死:“颠扑不破道理真”

  记者发现,在杜国庠墓地左侧的石碑正面凹刻着:“一九三五年我和杜老、田汉诸同志在上海同时被捕。在国民党伪公安局拘留所时,田老同我同囚一室,他赠杜老词:艳阳照遍阶前地,狱底生春意。故乡流水绕孤村,应有幽花数朵最销魂。由他两鬓丝如雪,此志坚如铁……”

  当地陪同采访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是许涤新1984年的怀念之作,他与杜老有着同生共死的革命情谊。

  杜国庠革命生涯的开始,要追溯到1928年。1928年1月,杜国庠到上海,2月,由钱杏邨(阿英)、蒋光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投身于反文化“围剿”的斗争。他参加了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又组织了“我们社”,创办月刊。在两年多时间里,他致力于革命文艺理论研究与进步文学作品的翻译。在1929年3月《海风周报》上他发表了文章《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文艺的问题》,文章表现了他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思考,对推动文艺与群众的结合,有良好影响。

  在此期间,他翻译的《废人》《波支金·塔布利车斯基》《到新写实主义之路》《普罗列塔利亚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等小说和论文都是无产阶级文学佳作。这些译作对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935年2月19日,中共上海中央局遭敌人破坏,杜国庠与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文委田汉等36人被捕。在被国民党关押的两年零四个月中,杜国庠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在关押期间,曾有一位同乡前去探望,劝他“写点东西,表示悔意”。他回答说:“我无过可悔,更不愿意躯壳出去而把灵魂留在院内。”

  

  实事求是:“进步在谦虚”

  我们从澄海区博物馆馆长蔡文胜处得知,1925年春,因母亲去世,杜国庠辞去北京大学教职返回澄海。同年8月,他被推举为澄海县立中学校长。到校后,杜国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革新校政,破除封建礼教的陋规。在任上,他做了一件在当时“惊世骇俗”的事:破格录取女生,打破澄中建校以来的旧俗,开创了潮汕地区男女同校的新风。他还锐意改革,让学生走出校门,投身大革命的洪流,造就了不少革命人才。

  据介绍,杜国庠擅长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社会与治学。他曾针对抗日战争后期出现的标榜独接中国哲学精神的“新理学”,写出了一系列文章,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不是“经虚涉旷”,而是“实事求是”。无论做人做事,他都是一以贯之。

  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1925年底,经周恩来推荐,杜国庠出任金山中学校长。履新之始,杜国庠大力整顿校政,新聘一批才学兼优的进步教师充实队伍,实行民主办校。通过民主选举,组成由教师、学生、工友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并监督校政,调动了广大师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在教学上,杜国庠花大力气进行革新,积极扩大规模,健全学制,改变过去初中四年旧制,改为初中、高中各三年结业的“三三制”。短短一年间,使金中面貌焕然一新。

  

  质朴无华:“于无人处最销魂”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一辈革命家动人心弦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他们虚怀若谷的高尚情操。

  1906年,在东渡之前,为照顾寡母起居,凭媒说合,杜国庠与同乡建阳村人陈御仙缔结姻缘。陈御仙比杜国庠年长1岁,目不识丁。两人一朝结发为夫妻,便是一生不离不弃。据知情者介绍,在广州寓所时,杜国庠常与夫人出街。生活中他对妻儿体贴入微,夜间还在灯下逐字逐句不厌其烦地教夫人识字看小说。正是如此,原先大字不识的陈御仙,最终竟能撰写出杜国庠墓碑背面的碑文。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杜国庠虽身居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之位,仍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据中山大学教授李锦全回忆,上世纪50年代末经济困难时期,杜国庠曾为病重时额外得的一磅面包和半两牛油而过意不去。

  1961年,杜国庠因病在广州逝世,时年72岁。夫人陈御仙带儿子、儿媳回到故乡澄海定居。

  (小标题诗词均出自郭沫若、许涤新、田汉等人缅怀杜国庠的作品)

  

  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 汕头日报编辑部 联合主办

  总策划:庄怀 黄锐辉  统筹:郭宏盛 陈冰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陈  冰  实习生  肖佳茹

  套题图片:澄海杜国庠故居

  (部分照片由澄海区文广旅体局提供)

编辑:李琳 发表日期:2020年08月06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