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濠江区玉新街道岗背社区:小康路上看变化

濠江区玉新街道岗背社区

  岗背社区背靠濠江,位于濠江西岸,南临濠江电子电路工业园区、台商投资区和河浦中心工业区,前有河中路和安海路傍村而过,直通河浦大道和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社区行政面积1.85平方公里,总户数1421户,总人口7161人,基本上是纯农社区。社区设党委1个,党支部5个,有党员103人。社区现有建于清代黄百万故居,北宋叠石石刻,宋代“杏坛”碑刻等古迹,同时社区还积极发动乡贤捐资新建了叠石文化广场和魏征文化纪念馆以及廉政文化公园等文化场所,着力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和孝亲感恩的村居文化风尚。

生活好了 幸福感就有了


夏日雨后的岗背社区,田边溪水潺潺,大街小巷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就连空气也愈发清新。

  驱车沿着西德街前行,可以感受到车轱辘下沥青路面带来的行车舒适感,透过路边整齐的绿化树可以看到成片的益母草种植地。初来乍到,谁也想不到眼前这条规整的小路上原来违建突出,村民出行受阻。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岗背社区加强对村容村貌的整治,拆除违章搭建,还路于民,打造四好公路。社区路面硬底化共10.7公里,全部配套绿化树、路灯并铺设了步道砖。

  不一会儿就到了社区综合文化站,这栋三层楼高的橘色大楼看着虽然不大,里面却“大有文章”。大院里停放着一台“垃圾分类”奖励机,通过它,居民可以体验“破烂换糖敲”的乐趣:通过扫码将可回收垃圾投入相应的回收桶内,累计一定积分便可以兑换饮用水等生活用品,这样的激励方式可让居民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与此同时,社区还在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增设了30处垃圾分类投放点,方便居民分类丢弃日常生活垃圾。

  走进综合文化站,一群妇女围坐一起忙碌地组装小零件,不时交流几句家长里短,不亦乐乎。原来,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社区从工厂代领一批操作简单的手工活并提供场地,让残疾人有地可去,有钱可挣。一旁的柯大姐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一天下来就能赚到几十块补贴家用。人未上楼,便听到一阵欢声笑语,棋迷魏老伯正从一场对弈中取胜,自从棋牌室成立以后,魏老伯就成了常客,一有空就约上伙伴在这下下象棋,解解闷,他说:“文化站建立后,使我们老人感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提升,感到非常幸福。”

  幸福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以被听到。隔壁少儿潮乐队的黄老师正指挥队员们演奏欢快喜悦的《喜洋洋》,古筝、二胡、笛子声声交错,编织出一个个和谐的音符,演绎出一幅幅美好的乡村生活景象。物质生活好了,精神文化也得跟上来!据了解,岗背社区通过设置培训室、图书室、棋牌室等为居民提供教育、娱乐、休闲、保健为一体的文化场所,居民们也自发组建少儿潮乐队、妇女太极队等,利用业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本报记者 陈柔燕

“叠石仔”“叠石残刻”讲述岗背悠久历史

岗背社区有“鸣岗旧地”之称,早在元朝末年就有一支魏氏族人来到这里筑屋定居、繁衍生息,逐渐人丁兴旺。但这个村落的悠久历史究竟应该追溯到什么时期?听闻这个问题,社区的老人家会笑道:“去问问村里的石头便知道。”

  被岗背社区居民视为“宝贝”的石头,就坐落在岗背社区西南边的叠石文化广场上,被大家亲切称为“叠石仔”。走进叠石文化广场,一处奇异的子母石立刻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叠石”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母石”为基座,造型奇特硕大,方圆逾十坪;“母石”的上方并列有两块巨石,高一丈有余,两石相倚相靠、中有缝隙。走近细看,两块石面均有刻字,石刻坐西向东,南北走向,呈一字排列。

  “东都王凤之,吴越钱颐仲,因过此地,见此石有人留题,遂立马观之。是处巨石平然可爱,次日,携酒乐饮,扶暮而还,因命工刻石,谩记岁月耳。绍圣二年三月。”这段石刻文位于其中一块石头的石面上,记述的是千年前的一件旧事——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两名在当地任职的官员路过“叠石仔”,见此处的巨石形状可爱,上面留有题字,便停马观看,第二天还带了美酒来到此地畅饮,直到晚上才回去,还乘兴让工匠把这件事刻在石头上。据当地人介绍,这段摩崖石刻在当地和周边地区都比较稀有,不仅对考证北宋初期濠江区名人活动有一定价值,对研究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文化活动及演变也有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叠石仔”所在的文化广场不仅是一处珍贵的历史遗迹,更成了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完善城乡文化休闲功能,岗背社区积极推进叠石文化广场建设,在充分了解“叠石仔”有关情况的前提下,社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以石刻群为依托,平整、清理、建设观石广场和石刻观看台,建设休闲健身广场,配套相关文娱健身设备。

  花池、景墙、特色栏架、石凳、健身器材、LED彩屏、广场灯……经过周密的规划建设,如今的叠石文化广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景色优美。每到夜间,周边居民群众经常到这里散步、锻炼。这个兼具文娱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化广场,成了岗背社区名副其实的一块“宝地”。

  本报记者 陈欣琪

时刻把贫困户放在心上

陈灶城是濠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乡村振兴中心负责人,今年7月末,他刚卸任岗背社区驻村第一书记,8月5日上午,他又和往常一样出现在社区里,开始一天的工作。“虽然一年的驻村时间结束了,但我的任务还没结束,那就是继续开展好帮扶工作,让精准扶贫户过上小康生活。”陈灶城说。

  2019年4月,按照工作安排,陈灶城所在的濠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挂钩岗背社区,从那时起,他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定期走访帮扶贫困户,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主动为贫困户出点子想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配合社区两委干部做好乡村振兴、创文、疫情防控等工作。

  在陈灶城的办公室,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料被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哪家的子女该上学了,哪家的老人生病了,哪家的年轻人就业有难题了……每个贫困户的家里事都成了陈灶城的“心头事”。

  采访当天阴雨连连,陈灶城二话不说撑起雨伞来到贫困户魏仁全家里,详细了解家里小孩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情况,宽慰鼓励魏仁全一家老小,并与社区人员商量着如何解决小孩学费,避免贫困户“因学返贫”,同时还上门看望了其他贫困户。

  陈灶城告诉记者,为压实帮扶责任,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要求和帮扶重点,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特别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对接就业就学就医等帮扶工作。因社区内精准扶贫户多数无劳动力,需要进行政策性扶贫,于是帮扶队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今年累计送出慰问金3万多元,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陈灶城结合自己的行业优势,建议岗背社区理清自身发展思路,合理利用地理条件培育发展益母草,规模化扩展岗背特色蔬菜产业,帮助申报“一村一品”,扩大岗背益母草知名度,提高社区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

  如今的岗背社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全村27户精准扶贫户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八有”都达标,陈灶城看在眼里,喜在心尖,“刚到这里,就被社区两委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牢牢吸引了,觉得全身充满干劲。”回忆一年的驻村工作经历,陈灶城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我只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些成果都是社区两委一起干出来的。”他谦虚地说。

  本报记者 陈柔燕

回家务农的“第三代”益母草种植户


在岗背社区一处绿油油的益母草种植地里,29岁的种植户魏伟旭正蹲在田间地头,专心致志地检查益母草的生长情况。近期天气不好,强烈的暴晒和猛烈的大雨都可能伤害益母草娇嫩的叶子,这就意味着魏伟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照顾这片田地。

  在地里的一间简陋的“田头寮”内,魏伟旭的母亲正坐在里面休息。她一边看着不远处忙碌的儿子,一边跟来访的记者们闲聊。“现在主要是我们母子两个在照料这块地,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也要帮忙。”这位素面朝天的农村妇女十分健谈,提及儿女时脸上情不自禁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魏伟旭是家中的小儿子,自幼跟随父母在田间“打下手”,与这片土地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读完初中后,他曾一度在外打工,去过汕头市区和潮阳工作,也在深圳待了一段时间。在外面打拼了几年,工作辛苦、收入不高,家中的几亩田地反而吸引着他回家。从魏伟旭的爷爷算起,他已经是从事益母草种植的“第三代”,如今成了岗背社区益母草种植的“大户”之一。

  “这些喷淋设备都是他自己设计自己安装的。”益母草种植需要充足的水分条件,夏天往往一天需要浇2到3次水,而喷淋设备实现了“用机械解放了人力”。魏伟旭的母亲告诉记者,由于人手不足,两年前,儿子想方设法通过购买耕机等现代农业设备来提高种养效率,同时还跟外面一些餐饮店铺达成了相对固定的合作关系,尽可能地拓宽益母草的销路。这个年轻的种植户,尝试着用更多新方法来提高效率、拓宽渠道。

  每天早上5时多醒来,一直劳作到中午,下午2时多又要顶着烈日继续回到田里……日子虽然辛苦,但他们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收入的增长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如今,魏伟旭家兄弟姐妹5人,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在外发展,每个儿女的成就都令母亲引以为傲。他们也相信,无论是留在家里还是在外打拼,总能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陈欣琪

融媒主播为特色产业“打call”

“每一位来到岗背社区的朋友都惊叹,若不是看到田间里忙活的农民,怎么都不相信这里竟是个纯农社区。究竟这个号称‘最不像乡村的乡村’有多不像?还有哪些独特魅力?跟紧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近日,在汕头融媒集团组织开展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看变化”全媒体大型主题策划中,汕头电视台主持人奕扬来到濠江区玉新街道岗背社区,为乡村振兴打call“代言”。

  田园、公园、广场、绿道……跟随着主持人的脚步,一幅生态宜居的田园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岗背社区,主持人先后走访了叠石文化广场、魏征文化纪念馆等场所,探访留存在这里的文物古迹。主持人还走进田间地头,为岗背社区的特色产品益母草“代言”。“益母草是这里种植业的特色品种,更是汕头市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品种之一。益母草又称为“黄金草”,因为它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而岗背社区的土壤又非常适宜益母草的种植,于是就有不少村民积累了种植益母草的‘独门秘笈’。”置身绿意盎然的清新田园间,主持人娓娓道来,向观众详细介绍益母草的食用价值和种植背景,带领观众全面认识这一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陈欣琪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陈史 

编辑:陈乐芃 发表日期:2020年08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