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张胜光:当年特区建设到处热气腾腾干劲十足

敢为人先勤耕“试验田”


   引子  

  钟情特区,服务特区!

  在汕头,有太多太多“特区精神”的代表人物,曾任汕头经济特区政研室副主任的张胜光就是其中一位。他对往事的叙述,那一个个细节,为我们了解特区历史提供了另一种维度。

  眼前的张胜光面容瘦削、声音洪亮、精神矍铄,看不出已年逾花甲。

  张胜光保存了当年大量资料,包括近200本工作日记。翻阅着泛黄的历史照片,他记忆犹新,侃侃而谈。在他对特区饱含深情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激情和生机的年代。

  

 档案   

  人物:张胜光,曾任汕头经济特区政研室副主任,龙湖区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区委副书记,金平区人民政府区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

  时间:2020年8月21日

  地点:龙湖区文联办公室

  口述:张胜光

  记录:陈文兰 尔霓


  





“投稿或提供故事线索,请扫龙湖区文联二维码,详见有奖征集启事
口  述


队伍充满激情和活力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普宁工作。28岁时,我当上了公社党委书记,这个年龄段去干那样重要的角色,这在当时确实是一段严峻考验的经历。1987年,我转换了角色,离开普宁县外经委副主任的岗位,到汕头经济特区政策研究室工作,融入汕头特区的建设大潮,用今天的话来说,是那段激情岁月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当时经济特区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基础设施建设逐片铺开,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生发,迎宾路、工业区人越来越多……到处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我能感知到开放的思维、广阔的视野、新鲜的风气带来的冲击力。

  思想解放,激情飞扬,带来了新的理念。特区出台、规范了很多高效、快捷的办事程序。那个时候计划局、工商局、税务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经发局、贸发局等职能部门都集中在管委大楼里面办公,真正的“一个门楼进去,办完全部手续”。

  那个时候总觉得很忙,有做不完的事,没有逛商店、娱乐、休闲的概念。就连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我们还经常手捧着饭盒,在食堂门口的水泥管道堆场前半蹲着,边吃饭边谈特区、谈工作。由于有一段时间我家属还在普宁,要回家时必须在周六下班后坐车回普宁,晚上8点多到家吃晚饭,周日下午就赶回汕头,周一准时上班,不愿意耽误工作。凭什么?就凭着一股热爱特区,建设特区的激情。

  大家目标都很一致,就是赶时间把事情做好,把特区建设好。各级领导也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努力,没有准时下班的概念,自觉加班加点成了习惯,我还记得管委大楼晚上很多窗口总亮着灯光。工作任务紧,大家就帮衬着赶快完成;工作出了差错,大家共同承担,加以改进。凭什么?就凭着一股热爱特区,建设特区的激情。我们到现在还常怀念那一段共同奋斗的经历,怀念那时大家的精神面貌。

耕耘好“试验田”

  汕头特区发挥改革开放的开拓精神,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行动,创造了很多个“率先”,比如率先实行24小时答复制度、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等等,在创新体制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窗口”作用。

  当时管委会领导班子带了好头,中央、省出台的政策规定,特区管委会都雷厉风行,马上组织贯彻落实。汕头经济特区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令人关注的就是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这个任期目标,要求当领导的在任期内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达到什么标准,能下硬指标的要有数量、质量的要求,没能下硬指标的也要有软标准。我清楚记得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体现了“五个严格”,从纪律、制度、奖罚、用人及思想上都有规范,同时还明确责任人的社会责任,这就意味着,在其位,非谋其政、动脑筋、出气力不可。

  1986年国务院出台政策鼓励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与内地合作兴办内联企业,推动特区与内地的技术、资金、渠道之间的合作,同时享受特区政策。由于各种原因汕头的内联企业发展不很理想。1988年,管委会派我带队到珠海特区调研学习,看到他们把这一政策用得很活很足,在特区综合经济质量的提高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回来后第三天我就写出了调研报告,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效果,提出了结合汕头实际的对策,并得到特区管委的重视,推动内联企业发展的补充措施很快出台。在政策激励下,一大批特区与内地合作的内联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全面开花。

  说起特区的制度创新,“24小时内答复”制度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汕头人津津乐道的特区故事之一。所有企业都可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各级一把手反映问题,领导必须在24小时内做出回复。这在当时是新鲜事,对推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体现了特区速度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引进外资,要保证引得来、留得住。可以这么说,“24小时答复”的服务理念,对当今转变机关作风、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仍有借鉴意义。

特区第一本大书

  1988年下半年我负责主持编纂《汕头经济特区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工作,以词条的体裁,把特区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宣传出去。回顾出书那段日子,工作的辛苦、收获的喜悦仍历历在目。

  《年鉴》(1989·创刊号)有615页,约100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家一级出版社的要求,文字加标点符号的差错率是万分之零点六,工作量、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那几年,每到《年鉴》出版前的两个月,我必须每天晚上统稿,把大家已经修改的稿子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再过目一遍,一般要工作到凌晨二三点钟。

  《年鉴》素材绝大部分由各单位提供,编辑部负责按年鉴的体裁整理修改。这里面要讲政治,要准确真实,要符合年鉴的体裁。没有经验,我们请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总编辑给全区秘书科长、人秘经理做辅导,编辑部的同志边学习边工作;没打字机,绝大部分稿子是手写手抄;初稿送印刷厂排版后要3次来回修改、校对,第四次叫“终审终校”。记得有一次和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把稿件、图片摆在地上,蹲着慢慢分类挑选,资料很多,一边摆一边退,两个人都退到桌子底下了。

  我们编辑部几个人在特区精神的激励下,虚心学习,大胆尝试,夜以继日, 每一本年鉴都能按时与读者见面。功夫不负苦心人,连续3年出版的《年鉴》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0年出版的《年鉴》被广东人民出版社选中参加第43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每当看到这3本厚厚的“大部头”,我们心里都感到非常欣慰。

  特区40年尽管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这些亲历者、参与者来说,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回顾往事,听到的、看到的、自己经历的,都历历在目。一代新人换旧人,变的是时代脉搏,传承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编辑:陈齐薇 发表日期:2020年08月2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