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潮阳

小渔村蜕变成幸福家园

30多年来,董加兰扎根基层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居住难”“读书难”

  破旧不堪的老厝危房被拆除了,盖起了漂亮的住宅楼和学校;坑坑洼洼的村道铺上水泥变宽变平坦了,见缝插针建起了美丽实用的街心公园;人们安居乐业,一件件关系民生民安的幸福故事在这里上演……在喜迎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潮阳区海门镇城关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加兰高兴地说,自己就是幸福故事的主角。

  30多年来,董加兰扎根基层一线,一心为民,亲手推动困扰群众多年的“居住难”“读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群众有房住、有书读,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幸福蜕变”。

小渔村蜕变幸福家园

  踏入城关社区,熟悉的海风迎面而来,环海路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宽阔整洁,一辆辆汽车有序地停放在路旁划好的停车位,一栋栋现代化楼房坐地而起……“城关社区大多数都是渔民,没地没田,靠打鱼为生,渔民生活艰难。”董加兰记得,1984年,她刚上任党支部书记,道路不好走,一大片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社区更是一穷二白,还负有15多万元债务,连办公也是在破庙支起几张断脚桌椅。

  面对困难,董加兰迎难而上,深入到渔户、船头等处走访摸“村情”,并结合渔港的实际,千方百计鼓励引导群众办起了冷冻厂、木材厂、水产品加工等一批企业。经过多年的打拼,不仅还清了债务,还为群众开拓了更多的就业渠道,把落后的渔村变成新社区。

1000多困难户住上楼房

  城关社区居民房屋自古以来面海依古城外围而建,随着历史变迁,现大部分成为百年以上的老房、危房,居住环境十分恶劣。每逢台风雨季,旧区范围常常污水横流,房屋受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董加兰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从1999年开始,她就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实施旧城改造。2010年,海门镇委、镇政府把旧城改造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把城关社区旧城改造作为试点,尤其是省出台了三旧改造的新政策后,城关旧城改造工作成为海门镇旧城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董加兰告诉记者,旧城改造是她一辈子中最难的事情,也是她最想要做好的一件大事。为尽快改变旧区面貌,她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居民代表大会等方式进行全面征求意见,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城关旧城改造项目首期改造范围约3.9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1668户,其中包括其他居委596户,无房户296户,特别是714户平均每人居住面积不到5平方米。为了把为民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她带领社区干部日夜加班,节假日不休息做好拆迁、回迁等工作,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重视、支持和拨款,社会贤达捐款,以及本家乡人亲帮亲、邻帮邻等方式,帮助住房困难户回迁购房。项目于2014年底建成并启动回迁工作。目前,共回迁737套涉及1135户,改造过程至今零上访。

学校重建传来琅琅读书声

  走进海门第四小学,楼下是宽阔的操场,两栋五层半高的教学楼相邻而建,不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其实,这里的校舍以前是破旧的祠堂,1993年被上级列为危房,当时1000多名学生不得不分散到较远的学校就读,大部分学生无法入学。孩子们“读书难”成了群众最大的心病。

  在居委无钱、无地、旧城未改造等艰难条件下,建校必须向居民购买民宅,加上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因此,为解决建校问题,董加兰找遍所有认识的社会贤达捐资,动员亲戚朋友和社会热心人士出钱出力。用一年时间借款建成海门镇第四小学第一期工程,交付新学期使用,使1000多名学生有书可读,并用6年时间还清债务,解决孩子“上学难”问题。而第二期用4年时间增建一栋教学楼,配套操场等设施,解决学校2250名学生的“大班额”问题。

  时光飞逝,董加兰在基层“跑道”一跑30多年,但她总是初心不改,为民奔波解忧谋福利,也收获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2015年还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本报记者 刘文钊 摄影报道

编辑:钟昕 发表日期:2020年08月31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