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从炒田螺摊档到跨国集团

珠海新海利掌门人纪少雄畅谈四十年酸甜创业传奇

  核心提示

  留着两撇上翘的小胡子,梳着油亮的大背头发型,眼神锐利,初见纪少雄,便已能感受其与生俱来的精明能干及洒脱豪爽。

  纪少雄是珠海新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1980年到珠海创业时,也许纪少雄自己都没想过,自己在街边炒田螺的地摊有朝一日会成为资产上亿元、员工几千人的大企业。

  “我1976年入伍,1979年退役。”今年65岁的纪少雄回忆起当年打拼的岁月时,眼中仍散发着亮光。记者发现,他丰富的见识背后,有着阅世弥深的犀利,来自早年命运多舛的磨炼,也有来自特区精神的熏陶,更有来自家乡文化的启迪。

  岁月沧桑,时光沉淀出最深的记忆。40年来,纪少雄在这片试验田中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思想,书写着出彩人生。

  

  人物名片

  纪少雄

  1955年出生,普宁人。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珠海新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关链接

  企业介绍

  珠海新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珠海餐饮业的“领头羊”,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新海利大酒店位于珠海拱北繁华地带,设计以人为本、装潢考究华丽,拥有高档客房、美食餐饮、休闲娱乐、SPA保健、商务会议等项目。酒店旗下新海利海鲜城是目前珠海著名餐饮品牌之一,海鲜品种齐全,让宾客享受完美的味觉盛宴。

  

  敢闯敢干  踏上珠海创业之路

  从懵懂的农村小伙到帅气的军人,从地摊小贩到商海沉浮的企业家,纪少雄成功的背后是一条布满荆棘、充满坎坷艰险的创业之路。

  “3年部队生活,锤炼了让我受益一生的意志,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一落座,纪少雄便为他的部队经历定了论。

  纪少雄出生在普宁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一家人就靠父亲微薄的工资过日子。清贫的生活使纪少雄早早学会自立自强,小小年纪的他就会上山捡柴火,回家烧火煮饭。

  1979年,纪少雄从部队退伍后,分配到乡里大队当地保副主任。“干了一年多后,我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纪少雄说,他不是富二代,也没有学历,但不安分的他决定外出自谋生计。

  彼时,正值珠海建立经济特区,这块地处珠三角洲、南海之滨的土地被推上时代的潮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到这里创业。纪少雄下定决心搏一把,他辞去了地保副主任的工作,到珠海闯世界。

  “我们这些人,当时就是随大流。没有太多的准备,选择餐饮,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是很随意的一个选择。说实话,我们是做了才想,不是想好了才做。”回首自己的“下海”史,纪少雄说。

  

  历尽艰辛  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谈及那段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往事仿佛就在眼前。纪少雄心里颇不平静,回头望去,满眼都是自己20多岁时蹬着单车沿街叫卖田螺的画面,他略显激动地告诉记者,他的创业之路充满草根气息。

  1980年11月,纪少雄来到珠海。那时,珠海就像个大工地,到处在建设,工人们都在工地搭棚睡觉。在工地走着走着,突然一道灵光在纪少雄的脑子里一闪:我何不在此卖田螺呢!这个念头让他激动不已,想到以前去过很多地方,宵夜餐桌上几乎都少不了炒田螺!看来,大家确实是喜爱这道莱。自己是潮汕人,还可以炒出地道的家乡风味,一定有市场的!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纪少雄来到菜市场的水产档买了田螺和必要工具。回到住处后,他把田螺放在清水里养着,让田螺把肚里的泥巴及排泄物吐掉。下午,他开始给田螺剪尾,然后把田螺都炒好装到一个大盆里。

  “我每天晚上骑着单车往返于各个工地之间,装田螺的大盆子就绑在车后座上。”纪少雄至今仍记得,珠海特区创立初期,很多地方都是荒地,能走的路很少,他每天必经的都是尘土飞扬的泥地土路。

  很快,在珠海大大小小的工地上,人们总能看见一个踩着单车叫卖田螺的年轻人。一碟田螺1毛钱,由于做工地道,诚实守信,纪少雄的炒田螺很受工人们喜欢。

  “炒田螺的日子虽然艰辛,但让我赚到第一桶金。”纪少雄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说,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让这里充满机遇,更重要的是,新经济特区让这里多了几分制度上的灵活与不断探索的勇气。

  

  敢为人先  领取001号营业执照

  1982年底,改变纪少雄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这一年,珠海开始试发行个体经营营业执照。

  “你现在可以去工商局填申请表,领张营业执照,以后就不查你的摊子”,纪少雄还记得那个冬季,有几个政府工作人员来到他的小摊前,通知他可以申请“持证上岗”。

  纪少雄激动又忐忑,他担心政策发生变化,申请表上的每一笔都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可是,能光明正大“抬起头”做生意的吸引力太大了。最终,纪少雄在申请表签上自己的名字,领回了一张“001号”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在成为“正经的”生意人后,1983年,纪少雄在海关附近开了一间小店铺,取名安利餐饮店,这个店铺成为纪少雄第一份正式的“事业”。“我相信自己,也敢闯敢拼,最重要的是我预感到特区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纪少雄口中的机遇,就是市场。那时,民营资本已经有所发展,这让头脑灵活的纪少雄跃跃欲试。

  “没有所谓的固定模式,大家都是摸索着来,只要你敢闯敢干,都会在此抓住机遇,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纪少雄回忆,当时有很多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华丽升级  从餐饮店到商业集团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纪少雄历经了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第一代创业者的“商海浮沉”。他的生意有起有落,而年少时期的贫困记忆早已远去。

  1994年,纪少雄抓住市场机遇,走中低档饮食行业,成立新海利海鲜广场。通过几年的努力拼搏,一跃而成珠海饮食业的巨头,从一个小地摊发展成为珠海餐饮界的常青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纪少雄从小就思维敏捷,他总想干一些人们没想到,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大事情。2001年,纪少雄建起了三星级以上的新海利大酒店,为珠海饮食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餐饮业上的成功使纪少雄信心倍增,更加坚信自己的经营观念。于是,他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展发展思路,成立“新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走多元化的实业发展道路。公司由此开始迅速扩张,由一个人从地摊创业,发展到综合性跨国集团公司。

  对于自己的成功,纪少雄解读为“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他说,潮汕人特别精明,创业致富的欲望特别强烈,这也正是潮汕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力量所在。

  

  热心公益  用爱心传递正能量

  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纪少雄不忘回报社会,回馈乡梓。几十年来,他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家乡贵政山村建老人院、修桥修路、兴修水利、兴办教育,积极参加各类福利事业、创文创卫工作,加装村治安监控设备,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发展。

  2005年,纪少雄应邀加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成就了他更大的心愿。他到延安视察调研扶贫开发劳务培训工作时,当场慷慨解囊,先后两批资助了660名贫困学生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被当地的人们称为爱心使者。后来,纪少雄又捐赠200万教育基金给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2006年7月,受台风“碧丽斯”影响,粤北、粤东等地区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纪少雄从媒体上了解到灾情后,当即向灾区捐资23万元。在2008年雪灾和震灾中,他又分别捐款33万元和100万元。

  2008年11月,纪少雄支持家乡建设又出义举,捐资为全村5000多村民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成为“替政府分忧,为群众解困”的典范。从创办企业至今,纪少雄先后累计捐助资金和物品达几千万元以上。

  “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工商联热心公益杰出人物奖”、国务院扶贫办颁授的“2007年度扶贫明星人物”……面对荣誉,纪少雄淡淡地说,企业挣的钱来自社会,最终还是要回馈社会。他坦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仁爱,一直是他践行的人生信条。而正是这样的信念,推动他和他的企业不断前行。

  

  花絮集锦

  永葆军人本色

  军营生活是一个新起点,也奠定了纪少雄此后人生的主基调。采访中记者发现,纪少雄的很多可贵品质来源于他在部队生涯中形成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纪少雄善于在苦中寻找乐趣,在平淡中积蓄卓越。他告诉记者,在部队那几年,他最大的感触是:那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地方,几乎看不到庸俗,部队领导们教给他的,是如何做事和做人。

  做公益慈善一天、两天并不难,难得是持之以恒。这些年来,纪少雄花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到公益慈善当中。“做公益事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这是纪少雄经常说的话,也被他奉为人生格言。

  

  传承潮乐文化

  在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活跃着一支文化轻骑队,经常举办潮乐演唱会,不仅弘扬了潮乐文化,还丰富了会员们的文化生活,纪少雄既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又是参与者。

  在潮联会展览厅的墙上,挂着不少活动照片,其中有不少纪少雄参加演出的身影。每逢周六晚上,潮联会多功能厅总会传出一阵阵悠扬动听的潮乐声,这是潮乐社的成员在演唱潮乐。纪少雄表示,潮州音乐是潮汕民间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珠海有很多潮汕人,希望潮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继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鸣谢:中共汕头市委统战部、汕头市工商联对本次采访活动的大力支持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陈文兰

编辑:许嘉嘉 发表日期:2020年09月0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