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汕头小公园成为关注热点

  近日,汕头小公园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小公园中山纪念亭、百货大楼、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邮局等,再次成为市民谈论的热点。

  作为汕头开埠区的核心地标,小公园是上世纪早期老汕头经济繁荣的象征,承载着许多市民、潮籍侨胞的集体记忆。这座“百载商埠”有哪些故事,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变迁呢?

  小公园是城市历史的缩影,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潮汕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音乐文化、华侨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特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建于1934年的中山纪念亭为中心,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布局合理的“四永一升平”等,更有很多汕头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共同记忆。

  小公园亭先后经历三次修建

  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又称小公园亭,座落在汕头老城区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等五个路口的交汇处,占据了小公园片区的中心位置,它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三莅汕头而建成的纪念亭。事实上,小公园中山纪念亭经历了三次“修建”。

  关于小公园亭最初建亭一事,凡是熟悉汕头老市区历史的人都能讲出一个有着商战意味的故事。小公园亭的兴建,是由印尼华侨、汕头南生公司负责人李柏桓牵头发起的。据说当时香港的大新百货公司要与李柏桓争生意,准备在街心建个万商楼。于是李柏桓想出一计,发动周围的商户上书政府要在街心建中山纪念亭。1934年,中山纪念亭正式开工。由于此亭是纪念孙中山先生,大新公司方面得知后也只好作罢。

  由于历史原因,这座最初建于1934年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在1969年被拆毁;1997年,小公园亭得以在原址重建。为恢复亭子当年的风采,2016年10月,有关部门启动了小公园中山纪念亭的重建工作。此次小公园亭重建项目由专门从事古建筑木结构传承的汕头市大宇木业有限公司捐建,掌门人黄茂雄告诉记者,机缘巧合,让他完成了为汕头市民捐建一处可供观赏、能永久传承的木结构园林建筑的心愿,而且是原尺寸呈现中山纪念亭的榫卯木结构原貌。

  南生百货大楼盛极一时

  汕头开埠后,外商纷至沓来,在附近开商店、设洋行、建楼房……一时间,小公园成为了汕头繁华的代名词,它记录并见证着汕头这座“百载商埠”的历史变迁,位于小公园中心区域的南生百货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20年代,印尼华侨李伯桓从海外回乡,途经汕头,感受到汕头巨大的发展潜力,遂招集李耀宗等人成立南生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在小公园的中心,安平、国平路的交汇处,兴建南生贸易公司大楼。1932年,南生贸易公司大楼落成,楼高七层,外表华丽,内设汕头埠第一部电梯,一二层为百货公司,三四层为中央酒楼,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于一楼,客如云来,盛极一时。

  2017年,南生百货大楼完成修缮,整栋大楼的主体色调为黄色,三、四层的小阳台被粉刷成深绿色。同样完成修缮的还有与百货大楼隔街相邻的老邮电大楼。此外,多家博物馆也已经向市民游客开放,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老妈宫戏台等。

  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骑楼街道

  走在小公园一带,眼光常常会被那一座座美轮美奂的骑楼吸引。骑楼建筑注重商业步行街和人行空间的整体设计,可遮阳避雨,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形成和谐统一,丰富多彩的街景。

  连续不断的骑楼空间,以小公园亭为核心,向升平、国平、安平路五向辐射,纵向为主街,横向为次街,纵横交叉形成网格,正象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点。在沈陆澄所著《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特征》一文中可见,“这种以放射形设计而称道的严谨布局在国内外城市中并不多见,是结合汕头自然地形向西南沿海不断推进而逐步演变改造而成的结果。”

  与此同时,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继续发掘历史资源,借助秘密交通站、同文学堂、大埔会馆等地,打造红色文化与开埠文化相结合的红色旅游线路,让小公园开埠区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锻炼和廉政教育的阵地。

  随着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原本寂静多年的老城区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再度成为汕头的热门“打卡地”。在全市上下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小公园核心街区装扮一新,以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嘉年华活动喜迎四方宾客。

  本报记者 陈文兰

编辑:小编 发表日期:2020年10月16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