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迎头赶上做好“侨”文章

汕头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伦伦谈如何打造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高地

  本报记者 陈文惠

  习近平总书记10月13日来到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和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深受鼓舞,让文化工作者备感振奋。为此,记者采访了潮学研究知名学者、汕头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伦伦,就汕头如何做好“侨”文章谈谈感想。

  

  继续为华侨华人树碑立传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但给予了我们研究华侨历史文化的强大动力,而且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我们感到十分的振奋。”作为汕头市华侨历史研究会的会长,林伦伦认为,做好“侨”的文章,首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继续努力做好华侨史研究。

  林伦伦表示,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的华侨史,有数百年之久。华侨华人在侨居国的经济开拓史和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的历史,都值得研究,为广大华侨华人树碑立传。“这是一个具有国家级乃至国际级价值的研究课题,甚至可以作为专门的一个学科来研究。”林伦伦说。

  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在《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文化史上,内地移民史和海外拓殖史,潮人在这二方面的活动的记录一向占极重要的篇幅……潮人若干年来在海外拓殖的成果和丰厚的经济高度发展的各种表现,在中国以外各个地区孕育出无数繁荣美景的奇葩,为中外经济史写下新页,久已引起专家们的重视而且成为近代史家崭新的研究对象。”

  为此,林伦伦表示,如何做好“侨”的文章,首先将偏重对开埠以来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对国家和家乡的回馈和奉献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在去年出版了《汕头华侨捐资兴学记述(1949-2018)》,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反响。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教育史专家陈平原教授,广东省华侨史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张应龙教授,著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著名华侨华人研究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志贤博士等都撰写了书评,称该书填补了华侨华人史研究在捐资兴学方面的空白,为华侨华人树碑立传,将有利于激励广大华侨华人继续为家乡做贡献。”林伦伦告诉记者,接下来,汕头华侨历史学会将对华侨华人在医疗卫生、交通、敬老扶幼等公益方面的贡献继续做调查和研究。

  汕头自1860年开埠以来,有“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美誉,尤其是经济特区建设40年的奋进发展。如今,汕头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滨海城市。

  “我们将对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开埠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潮汕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做个案性的调查研究。”林伦伦认为,华侨华人中著名企业家的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和建设经验,是一笔精神财富,把他们研究好、总结好,为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建设提供借鉴,把过去的经验教训转化为现在和将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推动侨批研究进入新高度

  作为专业的研究会,汕头华侨历史学会将在华侨史研究方面做一些具体的研究项目和落实措施,最重要的研究项目则是侨批研究,其次是与华侨华人紧密联系的汕头小公园街区的研究。在宏观研究方面,如从侨批研究华侨华人对潮汕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微观方面,如研究家族收藏侨批对地方社会史和华侨侨居地经济拓殖史研究、从侨批研究邮政史、金融史、经济交流史等等。

  说到华侨,很多人会想到过番,想到最早漂洋过海的启航地樟林古港。采访中记者获悉,汕头华侨历史学会将深入侨乡研究,尤其是区县的著名侨乡侨村,如澄海的樟林、前美村、程洋冈村等的研究。

  目前,汕头华侨历史学会已出版华侨华人研究系列专著之《汕头华侨捐资兴学记述(1949-2018)》。明年上半年,将出版第一辑华侨华人研究论丛(论文集)。还将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华侨华人研究学术会议,预计将在今年12月中旬,在全国侨联和省侨联的指导下,与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市侨联合作,举办纪念汕头开埠160周年学术会议,会议将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华侨华人对汕头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侨批研究为主题。同时,还将不定期举办学会会员的专题学术沙龙,对具体的研究项目做深入的研讨,如家族式侨批整理与研究等。鼓励学会会员积极调研,写出高水平调研报告和论文,为市委、市政府建设和美侨乡助力。

  记者了解到,汕头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陈景熙、李宏新的《汕头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回顾——略论“特区精神”建设的重要性》,获得广东省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的“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研讨会”论文优秀奖。“我也将在汕头市政协、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召开的‘汕头开埠与城市发展’研讨会上作《汕头开埠以来华侨对汕头基础教育的贡献》的报告、在汕头文化大讲堂上作《番畔钱银唐山福——侨批对汕头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报告”,林伦伦说道。

  与此同时,依托汕头大学,汕头华侨历史学会还为汕头市培训培养华侨华人研究和工作的专业人才。记者获悉,近日,已完成首期培训班的培训,来自市侨联的全体机关干部和下属单位市华侨历史研究中心的5位学员参加了培训。

  

  出版侨史专著引起广泛关注

  侨史专著《汕头华侨捐资兴学记述(1949-2018)》已于去年年底出版,是汕头华侨历史学会侨史研究系列著作的第一种,由林伦伦和李宏新合著。谈及创作初衷,林伦伦表示,这是第一本以“汕头”为空间定位和“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为时间轴来写的华侨捐资兴学的著作;既为爱国爱乡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树碑立传,也为党和国家正确的侨务政策,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各级侨务和教育部门的同志们谱写华章。

  到目前为止,该书资料是相关题材的研究成果中最丰富翔实的,尤其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40年。他们还编制了《改革开放—2018年今汕头市域侨胞捐资兴学主要事例》(含捐款数目)的附录,尤其来之不易。“该书涉及教育学、华侨华人研究、潮汕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是多学科交叉研究,学术创新性强。为了说明每一个阶段的社会背景,我们把行政区域的变化和中小学的基本情况都做了研究,其实就有汕头行政区域发展史和基础教育史的价值。因而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赞扬,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新闻单位都做了深度报道。”林伦伦如是说。

发表日期:2020年10月31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