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潮阳

省定贫困村桥陈村贫困户全部脱贫,群众更有奔头

“红+绿”绘就“乡村振兴图”

  地处潮阳区金灶镇小北山南麓的桥陈村曾经因偏僻落后不为人知,如今的桥陈村已经脱胎换骨,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不少游客除了赏景吸氧外,还在农家乐吃烧烤、钓鱼,晚上就住在民宿,离开时还不忘买一些大米、鸡蛋、油甘等土特产。”驻桥陈村第一书记杨仰凯笑道,乡村旅游火了,群众日子更有奔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桥陈村华丽转身的神秘面纱。

  解开“红色密码” 激发绿色动能

  方圆仅0.4平方公里的纯农革命老区村桥陈村耕地310亩,全村总人口245户120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58人。

  坐上蓝色观光电瓶车,桥陈村一路的风景让人惊喜不断:湿地公园水清如镜、花香鸟语,生机盎然,母子榕红色公园、小北山革命纪念馆等景点形成了红色休闲旅游区,还有种植百香果、水稻、蔬菜等的绿色农业观光片区。

  省定贫困村桥陈村从一穷二白到绿色发展的蝶变源自于驻村工作队解开了“红色密码”。2016年4月,由市农业局、市农科所和中国人保财险汕头分公司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进驻桥陈村,当时的驻村书记林雄发现这里曾是小北山游击队武工队一个重要联络点,“红色领航 绿色发展”的扶贫模式浮出水面。

  于是,驻村工作队以桥陈村被列为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契机,以抓党建促脱贫,大力发展红色休闲旅游经济,对武工队活动旧址、秘密联络点、“红色渡口”及红色宣传广场进行抢修维护,建设母子榕红色公园,并以此为基础,把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基地、红色陆路、水路及湿地生态公园等有机结合,打造融红色革命教育、休闲观光、农家体验于一体的红色休闲旅游示范基地。

  2019年7月以来,桥陈村已接待100多个单位(党支部)近4000人来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碧桂园集团还投入1300万元打造“桥陈碧桂园新农村示范村”项目,并成立“桥陈碧桂园示范村项目部”,派驻工作人员加入驻村工作队,将党建、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村美业兴 群众携手脱贫奔康

  “以前村里偏僻落后,脏乱差也比较严重,这几年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村里环境大变样,种上优质水稻、百香果,还办了蛋鸡场,开了农家乐、民宿,现在这里就像一个旅游风景区,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桥陈村村民陈耀丰笑不拢嘴。

  村口旁一条清澈的小河杨柳依依,一整排古典雅致的民宿引人注目。这就是驻村工作队争取碧桂园集团支持的老寨改建一期工程,已建成24间民宿并引入经营者投入运营。阶段来,随着各行各业的复苏,不少游客前来桥陈体验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感受新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预订、住宿民宿的游客也多了起来。

  杨仰凯告诉记者,产业扶贫中,驻村工作队采用“贫困户+农民合作社+科研所+互联网”模式,发展“汕金桥”特色产业。合作社种植优质大米和红糯米、黑糯米、糙米等功能稻米,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百香果种植与采摘体验示范基地,自2017年8月开始经营以来,销售额已超200万元。同时,发展林下走地蛋鸡产业,截至目前,蛋鸡养殖场销售鸡蛋200多万粒,为村有劳力贫困户通过蛋鸡养殖业实现增收60万元以上。帮助2户有发展特色农业潜力的贫困户注册成立2个家庭农场,年实现增收3至10万元。

  有了产业支撑,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广。村民陈壁岩原是一名贫困户,几年前因一场意外致残,实施了养殖扶贫项目后,陈壁岩成了蛋鸡养殖承包组的组长,现在每个月收入有近2000元,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至2019年底,桥陈村36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全村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54.96元,比2015年增长了219%。

  “红+绿”的发展模式,桥陈村不仅赢得“汕头市十佳美丽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一张张靓丽的名片,而且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站在新起点,驻村工作队将携手村“两委”,真抓实干,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群众共奔小康。          本报记者 刘文钊

编辑:李雅斓 发表日期:2020年11月06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 记者手记
下一篇:诚邀乡贤回乡投资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