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农业旺起来 农村强起来 农民腰包鼓起来

  全市重要农产品生产有效保障,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2455元增长到2019年的17735元,年均增长10.6%,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农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让农业旺起来,农村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现代高效农业提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立足粮食、蔬菜、禽畜、水果、水产五大优势农业产业,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抓手,聚焦“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条发展,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大力推广粮食生产适用新技术、新品种,粮食产量和生产效益逐步提升。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6%。

  产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累计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76个,专业镇4个。2018至2020年共创建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是澄海区蔬菜、潮阳区丝苗米、潮南区生猪和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园,总投资8.15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扶持资金2亿元。从今年起,市级筹措资金1.5亿元,扶持创建1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已认定7个市级产业园,全力打造富民兴村产业平台。

  同时,我市积极引导支持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全省三个国家级台创园之一,规划面积5500亩、辐射面积2万多亩,已引进农业企业9家,总投资约2亿元,年创产值1亿多元。开展与黑龙江省鹤岗市对口合作,并组织各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国内国际农业展会,一批地方特色突出、乡愁乡味浓郁、市场高度认同的“汕字号”农业品牌享誉海内外。

  撬动新动能带动农户增收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联结带动农户增收。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注重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进行联结,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23.9万户。

  农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全市共拥有淘宝镇13个,淘宝村94个,均列全省第五位。潮阳区、澄海区、南澳县获评“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南澳县获评“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项目”,澄海区凤翔街道获评“广东省数字乡村试点镇(街道)”。建设“汕头市现代效益农业成果展示中心”和“汕头市消费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开发“汕头农业”线上平台,打造汕头特色农产品网上商城,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全市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80个,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农业功能不断向二、三产业拓展,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9.2万多名贫困户脱掉“穷帽”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财政资金13.08亿元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形成扶贫财政资产11.32亿元。组织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和“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2020年共接收认捐款9759.6万元,已到位资金5419.5万元。积极推进消费扶贫“三专”(专馆、专区、专柜)建设,持续增强省消费扶贫创业创新基地(汕头)和1市7区(县)消费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汕头馆的带贫益贫能力,已有122种产品完成广东省扶贫产品认定。就业扶贫方面,组织贫困户培训3.3万多人次,新开发贫困劳动力岗位数1016个,新设公益性岗位822个,622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开展访贫问效,全面建立防返贫监测。扶贫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并筹资747万元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商业保险“防贫保”。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27500户9279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退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去年12月至今年10月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0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日益巩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还打造了一大批生态环境优美、潮汕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刘文钊

编辑:林郁 发表日期:2020年11月2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