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我是特区小主人”

汕头市中小学生读报征文比赛作品选登

  一路相伴一路缘

  一份报,一份情,天地日月,青山长河,尽收眼底。

  《汕头日报》,60多个春秋,如同悠悠流水,记录岁月,记录历史。每一字,每一句凝聚着浓浓韵味。看似平凡,实则蕴藉铭刻于怀的故事。

  我走过了小公园的老妈宫戏台。我曾在《汕头日报》上看到关于它的报道。戏台承载了老一辈汕头人及海外华侨的集体记忆,是汕头作为海丝重要门户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2017年,戏台翻了新。有人说汕头的老妈宫戏台是一块蒙尘的璞玉,那么如今修葺一新的老妈宫戏台更像是一块被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过的美玉。翻新融入了与开埠区建筑文化相契合的骑楼元素,既将中西方的特色结合在了一起,又不失潮汕传统古建筑风格,充满了上世纪30年代民国建筑的韵味。

  2019年,陪伴着我的,依旧是你。2019年3月3日,我通过《汕头日报》看到了汕头市成功申办2021年第三届亚青会的消息,每个人都为此欢呼。据《汕头日报》报道,汕头市田径协会会长林镜波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教练,他自己将认真履职尽责,为国家培养出青年一代优秀运动员。而市民也希望亚青会的举行,将给汕头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让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概念不断普及,让世界看到汕头,了解汕头,感知汕头。

  去年疫情爆发,全城人民的心都提了起来,又是透过日报,我看到:有一群人,义无反顾,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2020年1月28日,我市医疗援助队奔赴武汉。来自市中心医院的陈伟宏是医疗队中的一员,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家里还有两名幼子需要照顾,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毅然选择逆行赴湖北支援。有哪一个医护人员不是这样呢?众志成城,我们心连心!通过你,我看到了医护人员为汕头和国家逆行的背影!

  《汕头日报》带我看见了每个人的汗水,览尽汕头之美,见证了岁月的变迁,领略了时代的进步。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身为飞扬的少年人,也应为美好明天而付出不懈努力。

  《汕头日报》,感谢一路陪伴!

  汕樟中学 陈欣欣

  指导老师:郑绮瑜

  

  

  油墨留香 陪伴成长

  旭日东升,空中浮起一抹鱼肚白,伴随着晨光渲染的丝丝橙黄和尚未完全褪去的黑夜。汕头,这座迷人的现代化海港城市,好似剪影般被衬得宁静、美丽。

  2020年,是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四十年的沧海桑田,四十年砥砺奋进。汕头,像一个孩子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不断成长。《汕头日报》是汕头成长的见证者。

  小时候,爷爷总喜欢一大早就带着我去家旁边的金砂公园,爷孙俩坐在榕树下的石凳上边喝茶边看报纸。爷爷翻开墨韵飘香的《汕头日报》,时不时指着报纸上面那些“新闻时事”跟我聊,虽然当时我一点都听不明白爷爷口中的“新闻时事”,但我总是像听故事一样认真、着迷。想着:为什么报纸上面有那么多爷爷喜欢的“故事”?原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报在手事事知”。就这样,《汕头日报》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打开了一扇了解汕头,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的窗。

  《汕头日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喜欢在每天晚餐后习惯性地翻开桌面上的《汕头日报》,关注一下时事与新闻。忽然,一条新闻投射在我的眼前,赫然三个大字“亚青会”让我瞬间心潮澎湃。第3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将于2021年11月在汕头举办。汕头,成为了国内继北京、广州、南京、杭州后第五个举办洲际综合性运动会的城市。毫无疑问,这是汕头人的骄傲!

  亚青会的到来,振奋了汕头人建设家乡的高度热情。创建文明城市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明素养和卫生习惯,街道变得更整洁,运动场馆还有交通道路,都在提升。每个汕头人都在为“中国·汕头”这张魅力名片做出努力,这让我激动不已,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汕头是我家” 的集体荣誉感。因此,我决定加倍努力学好英语,希望能为亚青会的客人做一些日常英语口语的翻译,让全世界了解感受大美汕头,尝潮汕美食,品潮汕特色文化。

  《汕头日报》伴随我成长,让我见证了特区的点点滴滴,一叠叠新闻纸里,有故事,有思辨,有现实,更有情怀。作为21世纪的新少年,作为特区的小主人,我们肩负着时代使命。汕头会因我们,而变得更加美好!

  聿怀初级中学 郭潼心

  

  

  读报,乘帆追梦

  从我小时候识字起,因为家中一直有订阅《汕头日报》,她便伴随着我成长,是我课余的精神食粮。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报在手事事皆知。”通过阅读《汕头日报》,我获取了很多信息,学习到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读报让我了解到,目前汕头正在紧锣密鼓筹办第三届亚青会。“办好一场会,搞活一座城”——如今,东海岸的新场馆已经拔地而起,市中心的旧场馆正在靓丽升级,工地热火朝天,人们干劲十足,汕头人民正以扎实的工作来迎接亚青盛会的到来。

  读报也让我了解到,近年来汕头正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因文明而美丽,文明让城市更美好”——创建以来,我们拆违建、抓交通、整市容、强基建、树典型、倡风尚……“文明”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烙印在每一条大街小巷,眼见乡村脱胎换骨,喜看城市华丽蝶变。而我,也穿上红马甲,变身特区的小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我们城市文明创建中。

  读报还让我了解到,去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特区的“小主人”,《汕头日报》刊登的有关特区40周年的文章我都很爱阅读。像“口述——奋斗成就梦想”“见证——文化大咖说亲历”“40年40人”等栏目和系列文章我课余都追着看,这些报道让我了解到当年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的动人故事,知道如今特区建设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40年来,汕头历经三次扩围,从最初的1.6平方公里,到全覆盖2199平方公里……”——《汕头日报》2020年8月26日推出的“活力特区,四十芳华”特刊,则让我全景式看到了40年一幅波澜壮阔的特区奋斗画卷。

  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作为汕头特区的小主人,我觉得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或许,不久以后,我们这些特区小主人将接过特区建设的接力棒,成为创造特区更大奇迹的主力军。

  金园实验中学814班 郭馨仪

  

  

  读报,让我关注侨批文化

  报纸是消息的传播媒介,即使我们离事件发生有千里之遥,也能通过报纸了解来龙去脉,报纸缩短了时空差距。

  我们家一直有订阅《汕头日报》的习惯。听爷爷说,《汕头日报》是在1958年7月1日创刊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要看上报纸很不容易。那时,爷爷一下班就跑到学校去借阅,通过报纸了解外面发生的新闻。小时候的我,只能看报纸上的图片,妈妈每天都会给我读报纸上的趣事。现在爷爷已经82岁高龄,眼睛也花了,我每天完成学习后,都会拿着报纸为爷爷读报,除了时事新闻,爷爷也很喜欢报纸上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

  “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这天晚上,我和往常一样拿起《汕头日报》开始读起来。我爷爷声音有些微微颤抖:“总书记来汕头了?总书记来汕头了!”“是的,爷爷,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我们要传承侨批文化。您能给我讲讲什么是侨批嘛?”“昔日,我们潮汕的先辈们乘坐远洋商船——红头船到海外谋生,在陌生的国度艰苦创业,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和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爷爷说完这些,眼眶已经泛着泪花了。听了爷爷的话,我似懂非懂,只能轻轻地点着头。

  为了更好的理解侨批文化,妈妈带着我参观了西堤公园,那里就有一封封侨批。我还欣赏了话剧《风雨侨批》,剧中的潮汕人为了守护侨批、传承侨批文化不怕牺牲,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侨批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的文化遗存,见证广大海外侨胞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人文精神。习爷爷对侨批文化的重视,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作为特区小主人,我们要发扬先辈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精神,传承我们潮汕独有的文化。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将保持读报的习惯,坚定理想、牢记使命,为潮汕的建设和“红头船”精神的传承认真努力学习。

  金龙小学408班 黄逸欣

  指导老师:石少慧

  

  

  撷取智慧的光

  读报可以让人开阔视野,读报可以熏陶个人情操。读报可以增长智慧,读报能让我们了解社会的发展。我最喜欢的报纸是《汕头日报》。

  早晨,阳光明媚,我兴奋地跑出家门停在邮箱前,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拿了出来,回到家弟弟便跑出来抢着要看报纸,弟弟喜欢看潮汕的童谣,妈妈喜欢看潮汕美食,而我喜欢看散文,爸爸则关注国际上的重要新闻。

  每个周末我都会沉醉在报纸和书籍的海洋里,让知识的海洋包围着我。我看《汕头日报》中记者报道了一些有关潮汕风景和志愿活动等各种各样的事件时,我的记者梦就这样萌发了,并成为我成长路上追逐的方向。

  我知道梦想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付出行动,但我不知如何下手。迷茫时,妈妈发现了我的变化,了解原因后,她说,“你可以从报纸中观察他们是怎么写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多阅读报纸。不断学习就可以朝着理想迸发。”妈妈的话如同我梦想路上的照明灯。从那时起,我阅读大量的报纸,也更深地认识潮汕文化。在阅读中,我为自己的作家梦打下坚实基础。

  我摸索了记者们的写作方法,他们擅长运用细节描写,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写出特区建设40周年的华丽蜕变,他们运用环境描写,勾勒出汕头网红打卡地的美景,他们运用夹叙夹议,抒发对城市的向往与憧憬。撷取智慧的光,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我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市。我拿起手中的笔,去记录下南澳生态旅游景点的美丽,歌颂特区精神的源动力。

  阅读报纸了解关于汕头的特色,使我的文学素养得到大大提高,同时也扩充了我的知识宝库,为“记者梦”打下扎实的基础,鼓励我继续书写和弘扬汕头的新风尚。

  龙湖区立才学校901班 陈冰璇

  指导老师:张宸

  

  

  愿为汕头尽一份力

  不久前一期《汕头日报》,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是两个版都有“亚青会特别报道”。

  报纸头版就亮出了具有浓郁鮀城韵味的亚青会会徽和吉祥物:一只红头船的造型和一个可爱的金凤花娃娃。他们色彩明艳热情,让人想到举行亚青会时热闹的场面。

  我们都是特区小主人,我们有义务为特区做贡献,让汕头变得更好。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所有人付出努力。而城市的内涵就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素养与气质上,所以,为特区做贡献,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很弱小,但我们有能力守护好这一方净土,让其他城市的人来到汕头时感受到她的整洁与秩序,感受到这里浓浓的人情味,让他觉得这座温暖的城市在欢迎他。

  想起刚得知汕头成功申办亚青会时我做过一次采访,询问了校内十来个同学有关亚青会的问题。大家都无一例外地表示乐意做亚青会的志愿者,为他人服务,为汕头做贡献。他们都只是学生,能做的事情确实很少,但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这便体现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还有更多的人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除此之外,做好特区的“主人”,还可以为保护特区的环境、为特区发展建言献策等。

  世界上有很多城市,汕头就像广大天幕上缀着的一颗小小的星,但即使这颗星星再小,她也会发光。她会为自己发光,也会为他人发光。她始终在成长,但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她也需要磨练和时间。而身为特区主人的我们,更有义务为特区发展尽一份心,付诸于实际行动!

  龙湖实验中学 李涵菲 指导老师:李楠

  

  

  阅报看农村新气象

  我每天翘首以盼的,就是到学校读报栏查看当日的《汕头日报》是否到来,一看到报上那五彩缤纷的内容就会被深深吸引。《汕头日报》这份报刊以其独特的风格,向人们展示了汕头的一次次蜕变。看着报上的内容,我不禁感慨:随着祖国的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各个村落纷纷掀起了文明之风。汕头的一些村落对比以前,如今的景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焕然一新啊!

  人们给老厝穿上了新衣裳,步入一条狭小却整齐划一的巷道,可以看到墙上展现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和潮汕民俗的3D墙画,这是十一合村打造“一墙一风景,一墙一创意”的特色文化艺术村的措施,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画呈现在村民的外墙上,为农村增添了不少时尚动感和靓丽色彩。引来不少市民群众纷纷前来“打卡”。

  其实,不仅从报上看到汕头生态文明的体现,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建设。比如我邻乡的东华村。东华村原来是一个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农业村,如今处处展示着现代农村的新风采。近年来,东华村围绕“潮风水韵,耕梦东华”主题,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打造“东华特绿”品牌,旧貌换新颜。走进村中,湖水波光粼粼,水中的精美木船,耳边是嘤嘤鸟语,扑鼻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随处可见的小菜园……一幅幅景象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乡土风景图。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感受到政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传统的小乡村注入了浓浓的时代感, 汕头正在走出一条传承与创新共存、保护与发展前行的新路子,演绎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不知不觉中,上课铃敲响。我走在回教室途中,意犹未尽。“羡子年少正得路,犹如扶桑初日升”,作为青少年的我,深感吾辈应努力开创未来,迎变而歌,踏变而舞,勇立潮头,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汕头而奋斗!

  潮南区砺青中学 郑壮炫

  

  本版插图:姚建平

编辑:林郁 发表日期:2021年01月18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