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潮南

仙门城: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日前,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公布的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名单中,我市潮南区仙城镇仙门城社区榜上有名。近日,记者走访了这座置寨距今600余年的传统古村落,这里小巷静谧,古寨巍巍,有诸多具有美妙传说的古老祠堂,更有始创于清同治年间的特色产品“仙城束砂”。

  明建文年间置寨距今600余年

  “仙门城社区被评为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该荣誉对社区3万多村民是最大的鼓舞和鞭策。”谈及获评省级古村落殊荣,仙门城社区党委书记赵元廷表示,获得荣誉来之不易,一定要将先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完好保护起来,让世代子孙永远记住先人的智慧,激励乡村振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够如期实现甚至超前完成。

  仙门城隶属于潮南区仙城镇,下辖8个自然村,是全国人口数居第二位的行政村(社区),在海内外的乡亲有近10万人。据介绍,仙门城社区的九石埔和老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建筑特色鲜明,是具有人文价值的传统古村落。

  据记载,仙门城置寨于明建文年间,距今600余年。建寨时隶属潮州府潮阳县管辖,寨名“山门城”。世居赵氏一姓,为宋太祖赵匡胤之弟魏王赵匡美后裔,从福建漳浦迁居洋乌都大塘陇(今大长陇)。其中一脉赵五千约生于元大德年间,世居大长陇村,传至仙门城三世祖赵碧川,得到仙师何野云指点,先到宝地九石埔,后创建山门城,因仙师指点,故名“仙门城”。

  走在古寨中,仍可以看到保存着的宝贵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仿佛是凝固的时光和雕刻的岁月,向人们讲述美妙的历史故事和沧桑巨变,见证者曾经的繁华。

  文物级老建筑比比皆是

  “未有山门城,先有九石埔”。社区干部说,这是当地村民口口相传的一句民谚,昭示着九石埔悠久的历史。九石埔寨墙系古式夯土结构,由一寨门出入,寨内北侧有一口距今600余年历史的古井,井口如今已磨损变形,但井水依旧清甜,至今长年不涸,据村民介绍,这口水井是九石埔原住民唯一饮用水源。在老寨,寨内有很多条巷道,寨墙是由99幅组成,有东、南、北三道门,寨内分布着赵氏大宗祠、如川祖祠等多座祠堂、庙宇和民居,房屋有“四点金”“下山虎”以及普通平房。

  赵氏大宗祠位于仙门城古寨内东南角,有丰富的文化碑刻及石雕、木雕、嵌瓷、壁画等潮汕传统艺术精品,古祠堂美轮美奂,相传为仙师何野云指点、赵氏三世祖赵碧川创建,主祀仙门城一世祖赵五千、二世祖赵平田。宗祠中正堂左侧的碑铭记述着建祠渊源,一侧还专设殿堂立何野云像,以纪念何野云对赵氏之功。据社区干部介绍,赵氏大宗祠历代皆有重修,对传承历史文化及海内外赵氏宗亲寻根祭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走进如川祖祠,这里建于公元1762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老建筑,正厅上方挂有“缵绪堂”牌匾。2017年,赵氏大宗祠和如川祖祠一起入选汕头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当地村民说,来到仙门城,一定要品尝特色产品“仙城束砂”。“仙城束砂”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在花生米外面包裹一层厚薄均匀的糖衣,洁白如银,质地松脆,吃起来既有花生的香味,又有白糖的清甜,是潮汕人喝工夫茶的佐料佳品,深受赞赏。

  “我们将整合本社区的特色产品‘仙城束砂’、饼食制品、水果蔬菜、日用百货等,支持各类产品从内需向外销转型升级,拓展村民的经济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推进社区全域的美丽乡村建设。”赵元廷书记告诉记者,仙门城社区要注重打造特色产品,同时,以被评为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为契机,把近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长2480米、宽15米的陈仙公路仙门城路段两侧共400个商铺门面统一装修商品标识,创建美丽文明社区,全力以赴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记者在仙湖风景区看到,这里背山环水,自然景色优美。近年来,社区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乡贤和社会力量,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记者采访获悉,仙门城社区已荣获汕头市潮南区“创文示范社区”光荣称号,赵元廷也获得“汕头市道德模范”“汕头最美创文人”等荣誉称号。目前,仙门城社区广大干群正以高昂激情,把握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程上,谱写一曲碧水环绕、绿色宜居的绚丽篇章。

  本报记者 陈文惠/文  袁笙/摄

编辑:纪素琦 发表日期:2021年03月2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