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村庄踏遍访民疾 人民公仆为人民

  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塔山东侧之峰的“思源亭”,于1991年建成,是为缅怀潮汕人民所敬仰的人民好干部余锡渠。纪念亭的建成,赋予了“塔山”更深沉的含义,让塔山风景区闪耀红色光芒。

  ★现场探寻

  松竹苍翠显高风亮节

  午后,记者登上塔山,看到“思源亭”背靠象山,面向南海,苍松劲立,群峰环绕,亭立当中,从东远眺,海景、村庄尽入眼帘,风景独好。亭榭简朴无华,亭额“思源亭”三字为许士杰题写。亭中央石碑铭刻原中共中央委员、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同志撰写的缅怀余锡渠同志悼诗及其生平简历。亭前后的天然岩石上,分别镌刻着林若、刘田夫、罗天、杨应彬等老一辈领导同志怀念余锡渠同志的题词。

  亭内石牌上,一面刻有余锡渠小传,一面刻许士杰的《怀余锡渠》诗。“村庄踏遍访民疾,江水归调展众眉,样板无声田织绵,氍毹有舞人绮思……”此诗生动刻划了“人民公仆”的形象,让后人吟之感慨万千,一咏三叹。莲上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思源亭的兴建,表现出人民群众对勤政爱民的领导干部的热爱与怀念,余锡渠一生勤劳朴素,兢兢业业,立党为公、勤政为民,不愧为“模范共产党员”。参观“思源亭”,拜读老一辈领导同志的诗词和碑文,让我们倍受感动,接受一次深刻的教育,学习余锡渠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廉洁奉公,艰苦奋斗,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记者了解到,2009年4月,思源亭被定为澄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余锡渠故居看到,他的住处仅有十多平方米。陈设非常简单: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柜,一个竹藤编的行李箱,一张木板床,一张草席,一床薄被子,一个用水布(浴布)和衣服包成的枕头,一顶土改时留下来的单人蚊帐。他生活朴素,不讲享受,同样对家属、子女要求也很严格。他经常教导家人:“干部的家属子女,很容易引起村干部和社员的关注,我们要更加谦虚谨慎,不能讲特殊。队里有困难,我们要走在前头,队里分东西要排在后头”。余锡渠任劳任怨工作十多年如一日,加之长期的地下斗争和游击斗争的艰苦岁月,积劳成疾,患有肾炎、胃溃疡等慢性病,有同志建议他把家属接到城里来住,可以在生活上有所照顾。但他却坚持让妻子和孩子留在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时,他家人口多,子女还较小,家庭劳动力少,但他不让生产队给予任何照顾。

  ★为民情怀

  赤着脚板下田的县长

  余锡渠出生于澄海莲阳中社永平乡(今莲上镇永新村)一个贫农家庭。参加革命以前,余锡渠一直在家种田,也做过短期搬运工人,做过短工和店员,贫苦的生活养成他艰苦朴素的良好品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10多年中,他一直担任领导职务。从澄海县长到汕头专署副专员、地委书记,他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严格要求自己。

  1949年10月25日,他奉命去接收澄海县政府时,穿的是棉布衣服,打着赤脚。有人对他开玩笑说:“哪有打着赤脚板的县太爷!”余锡渠回答说:“我们不是国民党当官的,耍耍威风,共产党打游击也好,当县长也好,还不是为了领导群众闹革命!”当县长之后,余锡渠经常穿着棉布衣走乡串户,访贫问苦。还赤着脚板下田,了解农情,和群众打成一片。

  他坚持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经常带着有病的身体下乡工作,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他下乡的时候,路途不远的都自己骑单车。他个人生活非常俭朴,身穿的是粗布衣服,有的补了又补。脚穿的是“水陆两用”凉鞋(用废车轮胎的外胎做底,内胎做带),在天气太冷时才穿布鞋。在省委发出全省党员向余锡渠同志学习的时候,他还没有手表。

  在国家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余锡渠更是以身作则,带头节俭。在余锡渠的严格要求和影响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自觉遵守纪律,与群众同甘共苦。余锡渠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始终坚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不摆官架子,坚持为官一方,勤政为民的宗旨。

  本报记者 陈若萱 文/摄

发表日期:2021年04月11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