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红岩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劲 草

  编者按

  品鉴艺术藏品,领略信仰之美。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日子里,本版特推出“红色藏品”专栏,敬请关注。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收藏者踊跃来稿(附藏品清晰图片)或提供采访线索,分享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藏品背后的故事。从艺术的视角折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彰显藏品所承载的精神价值。

  来稿请发邮箱 lwhstgd@126.com

  

  父亲是一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年轻时有过11年的军旅生涯,年入古稀还怀揣着深深的红色情结。父亲在部队的时候,就喜欢收集一些红色题材的物品,如《解放军画报》、像章、邮票等等。退休后,更是利用退休金力所能及地购买一些红色艺术品。有一次回家看望父亲的时候,发现客厅里摆放了一件硕大的铜雕。我请教父亲,这是什么题材的雕塑。父亲告诉我,这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期间,由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叶毓山创作的铜雕《红岩魂》。父亲一边轻轻地抚摸着雕塑,一边侃侃地解读着该作品,仿佛走进了那段写满红色故事的峥嵘岁月。

  这尊《红岩魂》的铜雕主题背景是解放战争后期,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被捕的共产党员及革命志士多数被集中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特别是以江姐等为代表的革命英烈,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正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大气凛然,表现了坚贞不屈,临危不惧,斗争到底的革命情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人生壮歌。

  作品采用写实的手法,将人物与基座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一座塔形的、山峰状的雕塑,有力地表现了红色革命主题的场景,是一尊极富艺术魅力的代表作。作品中四个人物的精神状态都得到准确刻画。最底下是牺牲的烈士,戴着脚铐、衣衫褴褛,仿佛受尽酷刑后壮烈牺牲,衣物似乎还残留鲜血和汗水;抱着牺牲烈士的男狱友则瘦骨嶙峋,满怀希望地抬头看着绣有一颗五角星的红旗,就像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作品中的红旗是江姐和狱友们共同绣制出来的,采用厚朴有力的线条,以略为飘扬的态势,呈现出力量和希望,传达了党带领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的喜讯。“绣红旗”是小说《红岩》中的故事情节:“在狱中的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低声欢呼起来,她们把珍藏很久、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拿了出来,决心也要绣一面国旗。尽管她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她们把坚贞的热爱,把欢乐的激情,全寄托在针线上,一针一线织绣出红旗。而绣在中间的大红星,光芒四射,就是象征着党”。作品的第三个人物是镣铐的女狱友,头部轻靠在江姐的肩上,似乎带着受刑后的痛苦,却怀着美好的希望和畅想,轻轻地、深情地抚摸着红旗。作品中江姐置于最高的位置,突出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岸形象。江姐一手承托着红旗、一手拥揽着狱友,眼光笃定地正视前面,悲壮的神态中蕴含着坚毅、勇敢、不屈……塑造出一个崇高的人物形象。整尊雕塑人物造型扎实,人物神态互相响应,人物组合浑然一体,在铜质凝重色调的烘托下,表现出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凛然斗志和浩然正气,构建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场景,直观地诠释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我静静地聆听着父亲的讲述,革命的硝烟似乎弥漫在眼前,思想追寻江姐等英烈的遗迹,红岩精神在脑海中焕发着灿烂光辉。我深深地赞同父亲的话:“真正的传家宝不是这些艺术品,而是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是啊,红岩精神包含了正直、坚毅、奋斗、奉献等品质,也是一种正能量的生活理念。

  在凭吊和追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和传承,使之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劲动力,成为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成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编辑:纪素琦 发表日期:2021年04月1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东吴郡主
下一篇:栩栩如生 灵动逸趣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