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山村缝衣声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近日,回山村老家,站在农家小楼天台上,放眼四顾,隔巷山坡下的一家制衣厂人声鼎沸,工人正把一箱箱成衣装上几辆汽车,稍顷,马达声响,落日的红霞映照在奔驰而去的汽车上。村人说,现时家乡山村的衣服远销全国各地,还出口中东和东南亚诸国,山村人也赚洋钱了。

  村人的话让我浮想联翩,看着满载成衣渐渐远去的汽车,又想到了当年唧唧复唧唧的山村家庭缝衣声。

  “手表三针,单车双筒,毛衣蜂房,衣车飞人”,这几句顺口溜,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山村人家喻户晓的,意思是家里有一块三针手表、一辆双筒单车、一件蜂房毛衣、一架飞人牌缝纫机,就是天堂般的生活,是奢侈的享受。记得当年村里只有展叔家里有一架缝衣机,专为乡邻缝制新衣服的。乡亲们衣服破了,只能手工缝补。夜晚,母亲戴着老花眼镜,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为我缝补破衣破裤的情景历历在目。改革开放后,山村一些富有人家开始买了缝衣机,当时的报上曾登载过一则新闻《飞人牌缝纫机,飞入平常百姓家》,稍后,乡邻买缝衣机的人多了,村头巷尾,唧唧的缝衣声不时入耳,如一首欢乐的协奏曲。

  如今,这缝衣协奏曲已湮没于岁月深处。当我提起这事时,老邻居阿忠说,时代变了,40年前的山村家庭缝衣车已“失业”了。破衣破裤被当成擦地布,买布料缝制衣服的渐渐少了,现时都是买成衣。年轻人老款式的衣服都不愿意穿,更何况旧衣破裤。问及先前以缝制衣服为生计的展叔,阿忠告诉我,展叔老年好老运,是山村数一数二的亿元户,村头的制衣厂就是他家的。原来,上世纪80年代,展叔靠祖传技艺,办了一家小型制衣厂,开始还全靠缝纫机操作,产量不多。后又购进了针织机等现代化的新机器,生意越做越大,他一家都是能人呢!如今年逾八旬的展叔在家安享晚年,制衣厂的老板是他的儿子阿规,阿规的妻子是制衣厂“功臣”,没有这位贤内助,就没有他今天的家业。

  我走访阿规时,他正送走东莞来洽谈生意的客户,阿规告诉我,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到东莞租了两间铺面,摆卖父亲厂里生产的成衣产品,妻子当年是他雇用的售货员。因产品式样不新颖,销量很少,正准备打退堂鼓时,这位女售货员对他说:“我观察市场一些新产品,再加以改进,款式似乎更新,你不妨带回老家工厂试试看。”阿规一看图纸,如获至宝,立即带着她返回山村。首批新产品成了热销货,女售货员成了工厂技术权威,后来与阿规结为夫妇。规嫂又从外地聘来两位技术员,工厂如虎添翼,一日千里,迅猛发展。我称赞规嫂是女强人,规嫂说:“比我强的人多呢,在我们村里,上规模的制衣厂就有五六家,现时的制衣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日新月异,不创新就会被时代的激流淘汰。”

  辞别阿规夫妇,我到老村拜访展叔。老人家怀旧,把那架用了几十年的“蝴蝶”牌缝衣机洗擦得干干净净,展叔说:“这件老物件伴我半世,我告诫后生辈,看到老物件,富了就不奢华,富了更要勤俭。”展叔的话耐人寻味。40年,山村沧桑巨变,乡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想起了先贤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山村缝补破衣服已成了历史,但艰苦奋斗、不断向前的新观念新作为,正是为了描绘山村明天更加绚丽的画卷。

作者:郭亨渠 编辑:姚欢 发表日期:2021年04月2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那年种番薯
下一篇:温暖的灶台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