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中共小北山县工委旧址——彭承运旧居曾是党组织、武工队活动地点及交通站

小居室有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

  位于潮阳区贵屿镇龙港村寨前老区的彭承运旧居,是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居室。“小小居室乾坤大”,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座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民居,成为党组织、武工队活动地点及交通站;中共小北山县工委曾设立于此,管理着潮阳的一、 二、三、六、八、九区及普宁县的四区及一区的部分地区。  

  ★现场探寻

  不起眼小门后面有乾坤

  转过龙港村弯曲的小巷,穿过一处不起眼的小门,眼前是一方小小的天井,地上长满了青苔,右侧是两间小居室,外墙脱落,门窗残破,不过室内整体结构还比较完好,其中一个房间有一条窄窄的木梯通向阁楼。

  龙港社区干部彭志强介绍,旧居是整座宅院中的一个小角落,两个房间其实只是一间17平方米的“插山房”,当年住着彭承运一家12口人,十分拥挤。为了工作需要,他们将房间分为里外两间,上面架设阁楼,方便掩蔽经过这里的党组织、武工队员。有一段时间,阁楼里还藏满了枪支,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转运出去。

  踏着吱呀作响的木梯登上小阁楼,里面放着一张老式眠床。据介绍,这个小阁楼平时是彭承运和他的爱人林佩珍的卧室,而有革命同志来家里掩蔽时,床都得让给同志们休息,他们在外间听风放哨。有时来的人多,床上、床下、楼梯都睡得满满的。在武工队活动频繁期间,夫妻俩每晚都不能熟睡,得留心细听外面动静,又要带几个未成年的孩子,条件十分艰难。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个小民居中,地下交通员们却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各种艰巨的任务,安全转移了多位革命领导人和武工队员。潮汕特委书记曾广就曾隐藏在这间小居室里,坐镇指挥潮汕各地的革命斗争。  

  ★红色足迹

  居家成为地下情报交通站

  1942年初,党组织决定调林佩珍到龙港小学(彭氏祖祠)教书,开展党的工作。同年党组织决定林佩珍和彭承运结婚(彭承运是中共党员,龙港小学校长),建立家庭,并以家庭及学校作为组织的活动地点。1945年春,潮阳地下县委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在龙港建立地下情报交通站,主要活动地点就设在龙港小学和彭承运居家所在地。1948年8月,潮汕地委决定把潮阳县委改建为潮惠南边县工作委员会和小北山县工作委员会,小北山县工委机关就设在彭承运的家里。按照党组织的分配,彭承运旧居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待和掩护在这一带活动的地下党领导人、交通员和武工队的同志,并负责搜集传递情报,转送干部、物资上山等。

  随机应变掩护革命同志

  为了保证组织与同志的安全,在做掩护工作的过程中,地下交通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又要随机应变,遮人耳目。彭承运和林佩珍通过巧妙地配合,天衣无缝地完成了每一次任务。

  1947年至1948年,潮汕地委负责人曾广同志在彭承运家掩藏了很长一段时间,坐镇指挥潮、普、惠、南一带的武装斗争。带着客家口音的曾广,长时间呆在彭承运家里,为什么没有引起邻居的怀疑?原来,他们告诉邻居,曾广是香港弟弟的朋友,和人合股做生意,暂寄住他们家。

  有一次白天,几位同志在阁楼上睡觉,碰巧有个乡人来找彭承运。林佩珍快速反应过来,马上进入内间,故意翻箱倒柜佯装找东西,弄出声响来掩盖同志们的鼾声,一面还把鼾声最大的同志的鼻子捏住,一面大声跟彭承运说东西找不到,让他去问婆婆有没有拿走。彭承运会意,叫那个人一起走,才避免了暴露。

  思虑缜密掩藏枪支文件

  在掩藏党组织交付的秘密文件、物品方面,彭承运夫妇也是特别小心谨慎,选择在偏僻之处挖地下洞。放秘密文件和其他物品,都要事先经过一番周密考虑,多方面估计敌人会怎样搜查,应该怎样伪装,才能使敌人无法搜到。

  1945年日寇投降后,抗日游击队北撤,有部分枪支需要转移到地方掩藏,有一段时间就藏在彭承运家里的阁楼上。但他们担心枪支比较占地方容易暴露,如果被敌人发现,会招致党多年苦心经营的这个龙港组织阵地遭到破坏。事关重大,彭承运夫妇再三琢磨,决定请二嫂帮忙。他们向二嫂讲了很多革命道理与掩藏这批枪支的重要性,有着较好革命思想基础的二嫂毅然答应协助他们。夜里,在二嫂的协助下,他们将一支支长枪装在一捆捆的稻草里,然后搬到二嫂家的楼棚上,再加以伪装。在他们的精心掩藏下,这批枪支一直安全地存放至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准备建立小北山武装队伍之前,才转移出去。

  “角色表演”传递情报

  在传递情报和文件方面,彭承运夫妇更是丝毫没有麻痹大意。为不易引人注意,他们教育培养年少的同志来当交通员,像他们的侄儿彭绍衡十三岁就参加革命工作,经常被他们派去送情报。交通员们藏带情报的方法方式也灵活多样,有时藏在食物里,有时缝在衣服里,有时藏在用物里,大件的就用其他东西伪装。交通员们来自各个阶层,有工人、农民、小贩、教师、学生。彭承运根据每次任务的不同情况进行调配,让最适合的人选前往,做到任务与具体人的身份能力相配称,保证不出事故;同一条交通线,为了安全通过敌人封锁线,交通员有时还需不断换人。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些外表普通的地下交通员,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隐秘而伟大”的红色革命故事。

  本报记者  许玉璇/文  林少然/摄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1年05月2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