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侯枫与《彭湃的故事》

  1926年,侯枫由彭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革命几十年,始终不渝地从事革命文艺事业,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人物传记、回忆录、戏剧、电影剧本和戏剧评论,导演了电影、话剧、歌剧、戏曲三十多台、部,以多种文艺形式宣传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业绩,把革命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近翻阅旧藏,发现一本封面泛黄的旧书《彭湃的故事》,这是老一辈革命作家,电影、戏剧作家,著名导演侯枫同志的绝笔之作。翻开书页,扉页上书:“陈莉,1985年2月25日送。”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汕头党史办工作,侯枫同志的夫人陈莉特意赠送了这本书。

  侯枫,广东省澄海岭亭村人。1909年出生于一个教育工作者家庭。1925年中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升学机会,投入反帝爱国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进入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创办的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后又到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由彭湃介绍,侯枫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澄海县农民运动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侯枫与组织失去联系,遂到了上海,并于1929年春,改名“亷生”,考入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学习。1930年,他与组织取得联系,恢复了党籍,担任暨南大学党支部书记。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袭沈阳,以武力占领东北。侯枫领导全校总罢课,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同时,组织和参加了“暨南文学研究社”“大道剧社”“上海戏剧联合会”,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期间,他在左联刊物上发表《红五月之歌》,歌颂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创作电影剧本《牺牲》《歧路》,揭示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塑造革命先锋者的形象。由于侯枫参加左翼文化活动,不久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监视和搜捕。1932年,侯枫在上海联星影业公司任编剧,还负责编辑《中华日报》的《戏剧新闻》(周刊)。1934年秋,侯枫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新闻研究室学习,但因接近日本左翼作家而遭到监视。不久,回国主编《东方文艺》《今代文艺》,同时编辑出版《诗歌丛书》。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上海组织留日同学救亡会,建立战时演剧队并担任队长。还编辑出版《战时演剧》月刊。后又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担任协会理事和演剧队第十一队队长。

  上海沦陷后,他到了武汉,加入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郭沫若任厅长)的抗敌演剧队,并任第四队队长。1939年,侯枫因病离开抗敌演剧队,后在重庆继续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主编《戏剧战线》,组织成都戏剧工作社,出版鲁迅逝世纪念专刊。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了《中国的呼声》《往那里逃》等剧目,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群众进行救亡斗争,受到郭沫若、田汉、阳翰笙等名家的赞赏。后还创作《我们的游击队》《打游击去》等剧目,热情讴歌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广为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此后,他组织中国艺术剧团和中国艺术剧院,担任团长和院长,先后导演了《在底层》《棠棣之花》《孔雀胆》《升官图》《祖国在呼唤》等进步戏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枫先后担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导演,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戏协广西分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先后导演了《白毛女》《不拿枪的敌人》《海滨激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电影和《刘三姐》等剧目,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

  1978年,侯枫调广东工作,任广东省戏剧研究会副主任、中国剧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潮剧院副院长。晚年到家乡汕头工作后,他住在汕头市商业街潮剧院的一幢“百家楼”里。他虽年事已高,居住环境也很一般,但仍积极工作。他参加潮剧《彭湃》剧本的创作,并担任潮剧《彭湃》的顾问,修改1959年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彭湃烈士传略》,撰写《彭湃的故事》。我于1982年从部队转业前,我的家曾寄居于侯枫先生住的“百家楼”里。有一次我从部队回汕探亲,从侯枫居室前经过,只见他清瘦的身躯正伏案写作。

  1980年2月,《彭湃的故事》(见图)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并再版多次。而在这本书出版不久,侯枫病倒了,于1981年7月18日在汕去世,享年73岁。

  侯枫同志参加革命几十年,始终不渝地从事革命文艺事业。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人物传记、回忆录、戏剧、电影剧本和戏剧评论,导演了电影、话剧、歌剧、戏曲三十多台、部。主编和编辑了多种文艺、戏剧刊物,在我国戏剧、电影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彭湃的故事》4.9万字,收入彭湃革命故事25篇。故事的内容是从《彭湃烈士传略》中精选出来的,文字简练,如一则不足一千字的小故事《“偷的,我不要”》,把彭湃从小养成的高尚思想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情节构思方面,更体现作家文笔的质朴和老辣。尤为令人动情的是最后两则故事《向党组织报告》《为党的事业献出生命》,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的伟人品格和高尚情操。侯枫同志的创作意愿是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正如他在《彭湃的故事》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我虽然在人间度过了七十年的岁月,但是我并不服老。在当前大好形势下,我决心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多多宣传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业绩,让他们培育起来的革命传统,在我们新一代身上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作者:■ 陈汉初 编辑:蔡婷 发表日期:2021年06月1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