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丹青不老 奋力追梦不停歇

  走进彭大意艺术馆,给记者的第一感受是艺术氛围十分浓郁,馆主用丹青翰墨阐释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生活的赞美。墙壁上一幅幅书画作品映入眼帘,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等,亮点纷呈。

  初见彭大意,彭老平易质朴、儒雅谦和的性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见他从茶几上拿起一本画册说,“请多多指正。”记者接过一看,书名《老骥伏枥志千里》,是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家艺术丛书。翻开画册,既有气势磅礴的山水,清秀的西施,脱俗尘外的僧人,也有阔步昂首的雄鸡、展翅高飞的老鹰。画家以奔放又细致的笔触,把物象的神态灵性勾画出来,使观者不知不觉地被引入水墨画的魅力世界中。

笔耕不辍 博采众长

  彭大意4岁开始学芥子园画传。后来,考上华南美专,却因家里没钱只能放弃。所幸的是,他得到汤文选大师的悉心指导。

  至今,彭老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每逢时年八节,敬祖酬神,奶奶就会剪些剪纸贴在祭品上面。从小耳濡目染,年幼的他喜欢剪纸,也喜欢画画。“我经常拿着瓦片、木炭在别人家的房子外墙上涂鸦,那是童年一大乐趣”。

  几十年来,不管从事哪种职业,彭老日日笔耕不辍,“我曾创下一天画73幅画的纪录”,彭老告诉记者,画种涵盖漫画、连环画、油画、壁画、宣传画、国画等,那时虽然很辛苦,但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

  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生活,彭老一直相信,大美就在生活当中。“艺术来源于生活”,写生是他一大趣事,身处大自然中,周边的一切都是激励自己的气场,带来的艺术感受是非凡的。“写生也是创作过程,它不断给我带来新的灵感。”。

  多年积累和沉淀,画家的艺术日臻成熟。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的时候,他创作了“战疫”系列作品,展现出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至今,他已出版了十多部著作,国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厚积薄发 大器晚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彭老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退休之后,彭老回到家乡,专心作画,自由的空间,给他带来广阔的创作空间。2011年,75岁高龄的彭老正式进军画坛,创作国画“东方红”和“祥吉遍中华”参加国级书画大赛,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近年来,彭老在国省级美术大赛中屡屡摘金夺银,被授予“华人风采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功勋书画家”“国礼艺术大师”等20多个荣誉称号。

  央视发现之旅频道《大国人文》栏目组曾特地来汕头,拍摄并播出专题纪录片《老骥伏枥志千里》,讲述彭大意晚年出道却一举成名的故事。

  他的《中国梦》被红旗等出版社出版,并制成国瓷花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天长地久》国画被镌刻于八达岭新长城……不久前,《彭大意中国画作品展》在汕头彭大意艺术馆开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位老艺术家。他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只要有梦想,啥时追赶都不算晚!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摄影报道

编辑:蔡婷 发表日期:2021年06月19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