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潮南

巍巍大南山 铮铮民族魂

  大南山腹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建立起来的潮普惠苏区,也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于1997年10月落成开馆。夏日的一个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潮南区红场镇政府附近的该纪念馆探访,了解发生在大南山苏区的红色故事。

  ★现场探寻

  以时间为轴生动再现革命风云

  走进纪念馆,解说员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机关单位团体作介绍。记者看到,该纪念馆分三层共4个主要展厅,以时间为轴线,立足大南山苏区的建立和发展,再现当年彭湃、徐向前、邓发、李富春、古大存、方方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点燃革命烽火,闽粤赣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在这里召开,潮普惠苏维埃政权在这里诞生,东江特委、红二师、红四师、红军四十七团和四十九团在大南山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展馆共分六个部分,勾勒革命火种的传播、根据地的建设、革命事业的耕耘、挫折以及薪火重燃等史实。通过一幅幅图文史料、一件件实物展示以及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当年大南山苏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

  据介绍,1994年初,该馆由原潮阳市政协提出提案和潮阳市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在当时潮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筹集资金175万元开始兴建,并于1997年10月22日落成开馆。2011年8月,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该馆是潮汕人民乃至南粤大地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重要基地。

  2018年,潮南区委制定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其中的一项内容,是对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向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征集相关史料、物件,聘请专业设计施工团队,于2019年建设完工。据了解,自纪念馆开馆以来,每年到该馆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来客达2万人次。

  ★红色足迹

  创建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大南山苏区军民用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创建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抓生产、建阵地、强队伍、兴教育、办报刊,以石洞为营,以石刻为号,开展轰轰烈烈的武装革命运动。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顽强斗争,沉重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有力配合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赢得潮汕地区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927年底至1928年初,潮普惠三县的地主阶级疯狂反抗革命武装,洗劫赤色乡村。国民党当局也先后调集过万兵力镇压三县人民革命。在敌强我弱的严酷形势下,三县平原革命据点先后丧失,潮阳、惠来、普宁的革命队伍逐步向大南山转移,并分别建立了县委。潮普惠三县交界的大南山便作为武装斗争的主要根据地。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党在潮普惠地区广泛发动群众、积蓄革命力量提供了阵地保障。在中共东江特委和东江苏维埃政府的统一领导下,1930至1932年,中共潮普惠县委和苏维埃政府积极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期间,在国民党军事“围剿”下,大南山苏区红色政权的革命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但大南山苏区军民始终坚定信仰、百折不挠,竭力守护革命的薪火。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呼吁实行全民族抗战,全国各地掀起抗日救亡高潮。隐蔽在潮汕地区的先进人士第一时间及时响应,重燃革命烽火,大南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投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潮汕人民的革命武装队伍,相继以大南山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随着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成为历史,根据地相关行政区划分和境域几经调整。虽然岁月更替,但革命先辈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红色记忆依然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红色基因更是融入血脉,一代代传承、延续。

  本报记者 蔡僖婕 文/摄

发表日期:2021年07月04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