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潮汕父亲

  潮汕女人在外面芳名远播:相夫教子、贤惠温柔、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入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不少外地青年都想娶个潮汕姑娘做老婆。但潮汕男人名声却远不如女人,大男子主义“臭名昭著”,弄得有的外地妹子找个潮汕青年谈恋爱,家长都得劝其三思。幸亏潮汕姑娘们深知潮汕男人“大男子主义”背后三昧,还是很想嫁给“家己人”,不然潮汕的男青年光棍就多了去了。

  其实,潮汕男人成家立业后,家庭责任感是非常强的,爱老婆爱小孩,潮汕话叫做“惜嬷惜囝”。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十分明确,劳动生产和家务中的重体力活、跟外面打交道的事情,男人承包;而操持家务、伺候长辈、培养孩子、圈养禽畜、做手工等则由女人承包。男人从外面干完活、办完事回家,很少参与家务,而是在沙发上葛优躺,“阿父阿父”地看电视或玩着手机。一般来说,妻子也不会让自己的丈夫干家务活儿,围着灶台转的男人有什么出息(大厨除外)?就是丈夫想帮一手,婆婆也不高兴,何必惹老人家不痛快。这大概就是潮汕男人“大男子主义”的由来,是家庭分工划界太清造成的,是潮汕女人把男人给“惯”出来的!其实这是潮汕女人的智慧之处,用精心烹饪的家常潮菜美味和花样常新的各种小吃吸引着男人的胃口,也牢牢拴住了男人的心。其实,潮汕男人疼老婆的是绝大多数,有“惜嬷大丈夫”(懂得疼老婆的才是男子汉大丈夫)、 “拍嬷唔成祖” (打老婆的男人不成器)的谚语为证。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父亲的社会地位是女人不可替代的,对于家庭和宗族来说,父亲的地位还是高于母亲的,这种封建思想的残余倒是在潮汕社会里有所反映。潮人的惊叹语不像别的地方说“我的妈呀”,而说“我父哙”。哭爹喊娘,潮汕话说“哭父哭母”“叫父叫母”“痛父痛母”等,也可以单说“哭父”,但从来不单说“哭母”。

  “哭父”的意思原来是父亲去世了,为其哭丧;引申指乱喊乱叫,或提意见、控诉等。胡说八道,或事情胡乱搞,可说“四散哭父”(也省略为“散哭父”)。如说:“你勿听伊在散哭父,无影个事(你别听他胡说八道,没影的事)。”又,“你只生四散哭父物,去底块物会直(你这样胡搞乱搞,哪能搞成)?”

  如果被人冤枉、欺负而投诉无门,没有人帮助出面主持公道,则说“无父好哭”,或者“哭无父”。如说:“你孬去惹伊,勿乞伊拍了无父好哭(你别惹他,别挨打了都没地方诉苦)。”

  另一个俗语叫做“无脸当死父”,不说“无脸当死母”,也突出了父亲在家庭中的栋梁作用,父亲死了,家庭的大屋就可能会垮掉。而丢脸事有多大?就像家里死了父亲那么大件事!由此也可见潮人的“好脸”(死要面子),“失脸”(没面子)乃至“无脸”(脸面丢尽)真的要不得!

  “好囝免用加,加囝饿死父。”这是一种优生优育意识,意思是说优秀的孩子不用多,有一两个足矣,孩子太多了会饿死父亲的,就愣是不提饿死母亲。其实,家里缺吃短粮时,母亲会把饭让给丈夫儿子吃,宁愿自己挨饿,这是过去年代潮汕农村里的普遍现象。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这种事情看多了,也深深感受到潮汕女人的平凡而伟大。养儿防老应该养的是双亲乃至祖父祖母,但成语里就只提男人了,女人省略。

  “三岁拍父父欢喜,饲大拍父无道理。”孩子小时候和父亲打打闹闹那是“儿戏”,是天伦之乐;但长大了打父亲,那就有逆孝道,是不孝之举。

  “在家听父兄,出门听蜅(潮音bu1,一种海螺)声。”父亲是家庭的主心骨,男人在家里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在家里大事还是要听父亲或者长兄的;出门在外,就得听上级的命令了。

  “食父兄,趁私家。”吃着家里的饭,赚了钱归自己所有。这是一种现在叫做“啃老”的行为,但谚语把家里的财物都归父兄(男人)了,好像没有女人(母亲)的事。其实,潮汕绝大多数家庭中,男人的财物是归女人管理的,保险柜的钥匙掌握在母亲手里!

  当然,潮人的社会意识里,更多的还是父母同权的。而且,儒家所讲的孝道,在潮汕社会里,是深入民心的。例如:

  “父是天,母是地,食着果子忆着枝。”指父母养育之恩永世不忘,与“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的意思。

  “天下无不是父母。”“不是”,不对的,意即:天底下没有不对的父母。这乍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封建伦理观念,其实讲的是孝道。父母亲即使有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也要讲究用以下对上的方法来跟他们讲道理,和颜悦色地指出他们的“不是”,而不能随意顶撞,更不能“瞒父骗母”,乃至“舍父头母骨”,给父母丢人。上面说了,无钱事小,无脸事大,大过“死父”!

  家中团圆讲究的是“父儿母囝”都齐全,教育孩子讲究的是父母做好榜样,以父母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孩子,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潮谚谓之:“临檐水,点点滴,滴滴无差池。” 故云: “父母严条,囝弟粗枭。”父母教育手段太凶恶,常打骂孩子,孩子长大了易养成粗暴的恶劣习惯。指出具体行为的有:“父母斗咬,孥囝相捞。”谓父母整天吵架,孩子也学会斗殴。

  看来,祖先遗传下来的东西,是“有好有孬”,泥沙俱下,优劣俱传。所以,如何根据社会的进步来分辨优劣,扬优汰劣,做到真正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件很有当代意义的事情了。

发表日期:2021年07月04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犹忆当年韩江击水
下一篇:遥远的梦境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