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创新嵌瓷非遗技艺:

“屋顶的艺术”搬到博物馆

  本报记者  许玉璇  文/图

  

  嵌瓷是潮汕民间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多装饰于祠堂、庙宇、照壁、民居的屋脊上,一般都只能远望,很难近观其艺术之精妙。而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湖美村的潮州嵌瓷博物馆,却将这种“屋顶上的艺术”搬到了博物馆里,让参观者不但可以近距离观赏嵌瓷作品,还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嵌瓷的创作过程,一探这门非遗绝活的神奇魅力。

  风景优美的园林式博物馆

  潮州嵌瓷博物馆是2013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的私宅“金湖苑”上创建起来的。宅院是一座集苏杭园林和潮汕民居风格的建筑。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掩映,藤萝蔓绕,湖石花筑,水榭亭台,流水叮咚,有一种进入风景区的感觉,让这个博物馆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放眼望去,九曲回廊处,临池雅舍十分幽静,引人入胜。漫步穿过回廊,就见到墙上的挂屏,都是由嵌瓷作画。从人物到花鸟虫鱼,龙虎凰雀,都可以用嵌瓷栩栩如生地描绘下来,就连鸟雀的羽毛,也是一根根精细的小瓷片组合而成。

  近距离欣赏“屋顶的艺术”

  嵌瓷艺术最主要的应用是祠堂庙宇的屋顶装饰,很多作品都是蹲在屋顶创作完成的。因而对嵌瓷的欣赏,都是远距离的仰望。作为嵌瓷的非遗传承人,卢芝高一直有想把嵌瓷艺术搬到屋檐下的想法,可以让人近距离集中观赏嵌瓷独有的魅力,把这门手艺更好传承下去。嵌瓷博物馆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创建的。

  卢芝高的“关门弟子”许名泰介绍,博物馆展出的大部分嵌瓷作品都是卢芝高精心之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放置于屋内的巨型“嵌瓷屋顶”。屋顶长11.62米,卢芝高和他的徒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敲碎上万个瓷碗,用剪钳剪出上十万块瓷片,一小片一小片镶嵌制作而成的。这个“屋顶”表现了《三国演义》《双凤朝牡丹》等众多故事题材,是嵌瓷术艺的集中呈现。许名泰说,这是卢芝高为了第一次将嵌瓷艺术搬进广东美术馆这样的“艺术殿堂”展览而特别创作的宗族祠堂屋顶。这个屋顶可以拼装拆卸,实现让屋顶艺术走进展厅的愿望,这一创举获得了艺术界极大的反响。

  在另一展厅,展出了卢芝高创作的《二十四孝》系列嵌瓷屏画。每一幅屏画都是用嵌瓷的艺术手法去讲述一个古代孝子孝敬长辈的故事。嵌瓷作为装饰祠堂的一种建筑手法,其创作自然离不开祠堂文化,而“孝”又是祠堂文化的核心点。卢芝高把嵌瓷艺术与宗族文化揉为一体,让观者对祠堂文化有了更深的领悟。创作嵌瓷挂屏,也是对嵌瓷艺术的一种创新,让嵌瓷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装饰艺术,而是可以挂在墙上,拿在手上观赏的艺术品。而嵌瓷特有的材质,形成了与传统绘画所塑造的形象完全不同的独特的绘画肌理效果,也让嵌瓷艺术真正从民间屋顶,走入了艺术殿堂。

  体验嵌瓷工艺的不简单

  在嵌瓷博物馆,还有可以让游人体验嵌瓷工艺的作坊。许名泰进行了现场演示和讲解。他说,要学习嵌瓷,首先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会简单的构图和配色,然后就学习“剪饶”。“剪饶”就是将完整瓷器打碎后,根据图案的需求剪出一个个碎片,然后再用水泥浆镶嵌出图案。任何图案都可以通过嵌瓷来体现,就连细如发丝的羽毛,也是一根根用钳子剪出来的瓷片构成。

  很多游人饶有兴致地学起了“剪饶”,但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铁甲武将”是嵌瓷中最常见的造型,每个武将少说也要好几百块瓷片组合而成,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编辑:张梅 发表日期:2021年07月08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