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善行潮汕

助人自助 多方位进行“危机干预”

 

 

  社工协助许金才(左)微店运营

  社会工作者以专业、柔性的方式,帮扶处于困境中的社会成员,借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近年来,随着社工深入各社区基层,走近居民,为不同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专业服务,使得不少社区居民从中受益。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社工“量身定做”各类社工服务,用专业方式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社工协助开微店 “四中伯”拓宽手工本销售渠道

  家住新福街道潮安社区的许金才是一名手工艺人,十多年前因其在市四中附近摆摊售卖手工本,被周边学校学生亲切地称为“四中巷阿伯”。由于许金才的妻子近几年身患尿毒症,常年卧床,为此,许金才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患病妻子,没能外出摆摊,日常开销主要靠每月退休金和前些年卖本子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

  去年许金才的妻子病逝,留下他和儿子相依为命。为了给在读小学的儿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许金才开始重拾旧业。此前有人提出要筹款帮助许金才,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有手有脚,不需要社会救助。新福街道双百社工站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许金才的情况,发现他操作微信的技巧熟练,微信联系人有好几百人,具有潜在的网络客户。但由于许金才不晓得微店经营,无法通过网络来拓展销售渠道。为此,社工及时与许金才沟通交流,愿意帮其开微店,拓宽手工本的销售渠道。

  记者近日在许金才的工作室看到,近期他在手工本中融入小公园开埠区的元素,增加销售品种。社工许丽君告诉记者,通过个案服务,他们协助许金才一起解决完善微店注册信息,构思产品拍摄、产品陈设,讨论网上宣传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四中伯”微店已顺利运营4个多月,尽管刚开始接单数量不多,但经过社工们的宣传推广,隔三差五会有慕名而来的顾客。同时,许金才也开始被邀请到1860创意园、小公园设摊位,保证线上线下销售同步进行。

  许金才通过自身努力,不断适应社会变化,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许丽君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许金才并协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注重帮助他恢复、培养自我谋生的能力。

  关爱“弱势群体”

  助力残障家庭照顾者

  今年年过五旬的陈姨家住鮀江街道,其丈夫在一年前因病去世,肢体残疾的大儿子无任何行动能力,女儿现就读高三。陈姨每天要照顾身患残疾的大儿子,无法外出务工赚钱。而面对即将上大学的女儿,陈姨更是忧心忡忡,生怕因交不起学费而耽误女儿的前途。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1月底,陈姨的女儿突发疾病住院,这让原本早已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鮀江街道社工站了解到陈姨的困境后,对其进行“危机干预”,联系社区福利会扶贫济困的资源和社区卫生站为陈姨女儿捐款,还为陈姨进行心理疏导和减压辅导。2月初,陈姨的女儿出院回到家中休养,暂时无法返校学习,社工便为其联系汕头大学学生志愿者,为她辅导功课。在交流过程中,社工多次向陈姨介绍学校的学生助学通道,减轻陈姨对女儿大学学费的担忧。

  据悉,鮀江街道社工站在入驻安居社区之后,走访关注社区多户残障人士家庭,在关注残障人士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以及残障人士的需求外,社工还特别关注到残障人士照顾者这一群体。相较于残障人士,残障人士照顾者更容易被我们忽视,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体力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多数残障人士照顾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残障人士以及家庭,生活枯燥单一,他们内心的焦虑、沮丧和无助感让这一群体也成为“弱势群体”。

  为此,鮀江街道社工站在社区开展“温暖相伴之关爱残疾人家庭照顾者(妇女)”项目,旨在服务社区残障人士家庭照顾者(妇女),为社区残障人士家庭构建一个社区支持平台。项目除了手工小组之外,还策划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社区活动、情感支持小组等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让残障人士家庭相互支持理解,疏导情绪,分享经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在社区营造一个“友善残障”的文化氛围。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编辑:陈效云 发表日期:2018年04月2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