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善行潮汕

骨灰撒潮汕 见证赤子心

  “无广不成村。”这句流传于江西赣州的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在赣南地区各乡各里,遍布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潮汕逃难至此的潮汕人。记者跟随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联合“梦归潮汕”寻亲团组成的志愿者,在赣南地区走访时发现,尽管离乡别井多年,这些幸存下来的潮汕乡亲至今仍对家乡念念不忘,强烈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亲人。70多年的苦苦等待,寻根是支撑他们一路走下去的永恒情怀。

  死后一定要把骨灰撒潮汕

  “不管最后能不能找到我在家乡的亲人,在我死后,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到潮汕大地上、撒到濠江中。”今年74岁的古贞绍老人坚定地叮嘱子孙,在他百年之后务必要这样做。多年来离乡别井的痛苦让古贞绍渴望回到故乡,找到亲人,他对家乡故土的眷恋至今依旧强烈。

  行驶在新修的水泥路,穿过徽派民房林立的村庄,记者跟随着“梦归潮汕”寻亲团的志愿者来到江西赣州安远县版石镇河西村。见到家乡来的亲人,古贞绍显得特别激动,谈起过往苦难的经历,他数度失声痛哭。

  70年前,当古贞绍随同他的母亲逃难到安远县的古家时,年仅1岁半。长大懂事后,得知了自己其实是古家的养子、自己的根在潮汕后,怀着寻根的强烈愿望,数十年来古贞绍多方寻访求证,希望能早日找到自己的亲人。古贞绍告诉记者,他昔年从养奶奶的只言片语、自己二姐生前所提供的信息,还有曾听母亲说起家乡情况的邻居口中所了解到的记忆碎片信息,逐渐凑成了自己早年的经历回忆。

  古贞绍说,他是一个遗腹子。1944年,日本人轰炸潮汕,古贞绍的亲生父亲死于战乱。迫于无奈,古贞绍的母亲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投靠舅舅家。但这终不是长久之计,在舅舅的安排下,古贞绍的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姐姐逃难到江西。临行前,舅舅含泪写了张有关古贞绍身世的字条,希望古贞绍长大后返乡认祖归宗。1946年春末,母子4人坐船数天来到梅县丰顺,由绰号十一指的人贩子带去江西寻乌县,后将约9岁的大姐卖给当地人。而后,当时1岁半的古贞绍以及其母亲、二姐被卖到安远县版石镇的一户人家,古贞绍随身带着的身世字条被养家人取走烧毁。

  收养古贞绍的这户人家膝下无男,家中的奶奶认了个逃兵痞做儿子,把古贞绍的母亲认作儿媳妇。可是,古贞绍的养父性格粗暴,其母经常遭受他的家暴。如此种种折磨令其母亲心生去意,先后两次背着年幼的古贞绍,企图趁着夜色穿越原始森林中的古驿道逃回广东。可是,母亲两次都被养家人发现并带回,有一次还被养家人痛打一顿。1947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养家佯称带古贞绍母亲出外做客,可就再也没见母亲回来。养奶奶跟古贞绍说母亲已改嫁他人,之后杳无音讯,生死未卜。而古贞绍的二姐也因病无法医治在1950年夭折。

  如今,古贞绍老人记忆中的母亲形象已经模糊,只记得母亲是个身材高大的潮汕妇女,说一口流利的潮汕话。每每回忆这些悲惨的往事,古贞绍内心积聚多年的心酸和痛苦便挥之不去,眼泪止不住得往外流……“到底我父母的尸骨在哪里?我的根在哪里?”自懂事起,古贞绍就不断地拷问自己,也经常追问养奶奶有关自己身世的问题。可是,因为担心古贞绍逃回广东,养奶奶一直都不肯向其完整地透露具体信息。

  经过多年来的寻访,古贞绍确认自己是原潮阳河浦人,也就是如今的濠江区岗背村。老家门口有一条大江河,滩头芦苇丛生,居民大都以种植甘蔗为生,其叶杆干燥后可作为烧饭的柴火。古贞绍还听说其舅舅是开当铺的,原名叫黄海龙。

  如今的古贞绍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家中建起了两座新房。可即便如此,老人家仍念念不忘寻找自己的家乡。目前,经过“梦归潮汕”寻亲团志愿者的前期摸查,初步确定古贞绍系濠江区玉新街道岗背社区人,其它信息志愿者还在进行深入比对,有待确认。

  我家附近有座文光塔

  姚三秀

  “我家附近有座文光塔。”看到从家乡来的亲人,95岁的姚三秀老人用夹杂着客家话的潮阳话对记者说,她的眼里充满希冀,“好想能找到我的家。”

  当记者一行来到江西赣州信丰县新田镇虎姓村姚三秀老人的家里时,她正坐在当地政府和热心组织帮忙修建的新房子里看电视。见到志愿者和汕头市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到来,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激动地准备站起来。在接过汕头市公益基金会会长张泽华送来的2000元慰问金之后,姚三秀老人向在场的人们讲述了她曾经悲惨的遭遇。

  姚三秀老人是上世纪30年代为躲避战乱而逃难到江西的,当年18岁的她亲眼目睹家乡沦陷,日寇霸凌,四处残害百姓。兵荒马乱之中,父母带着姚三秀兄弟姐妹4人外出逃难。逃难过程中,姚三秀与两个弟弟和妹妹走散,她被卖到江西赣州信丰县。在当地结婚后,姚三秀老人生了两个儿子,原本以为就此过上幸福生活。谁知,丈夫在孩子4岁时突然去世,随后大儿子也早逝。为了照顾姚三秀,小儿子一直未婚娶,如今已66岁。之前,姚三秀和小儿子还蜗居在破旧不堪的泥瓦房中,腰腿的旧患时不时困扰着老人,状况甚是悲凉。

  在当地政府和“梦归潮汕”寻亲团的帮助下,姚三秀老人原先居住的老房子被拆除,原地重建起一座全新的砖瓦房。新房子虽陈设简单,却显得温馨。尽管离乡别井多年,这位耄耋老人仍能清晰地说出家乡的名字——潮阳县城隍宫前郭厝巷,她对家乡的那份眷恋依旧那么深。 本报记者 李德鹏 陈史 文/摄

发表日期:2018年05月0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