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善行潮汕

结合公益课程活动及文创产品推广潮汕俗语,4名汕大女生的“潮言潮语”

  汕头大学几位女生,于去年4月份申报了汕头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潮汕俗语典故推广系列活动。她们通过搜集潮汕俗语,挖掘背后的典故,结合公益活动及文创产品,推广潮汕俗语。初夏的一天,本报记者对这个致力于潮汕俗语调查研究的小团体进行了专访。

项目四人

  “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过去无店铺”……潮汕俗语是潮汕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潮汕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些熟悉的潮汕俗语,陪伴了潮汕人一代代成长。初夏的一天,记者如约来到汕头大学,采访汕大15级学生马曼慈和她的团队成员——李嘉欣、袁漪琳和唐童瑶。在过去的一年中,她们一直致力于潮汕俗语典故推广。如今,该项目已顺利结项,并被挑选出来进行评优答辩。

  用漫画手法演绎俗语故事

  在项目的初期调查中,马曼慈团队发现,潮汕俗语在流传过程中,与其背后的典故逐渐分离,导致人们难以充分理解和使用大部分的潮汕俗语。虽然学术界致力于潮汕俗语的收录和保存,但潮汕俗语在潮汕百姓的日常中,还是不得不面对慢慢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境地。

  就读于15级中文专业的汕头人李嘉欣在团队中负责搜集典籍中的潮汕俗语及其背后典故。她告诉记者,潮汕俗语之前在年轻人中被称之为“土话”,她们希望通过设计一些文创产品,以插图的形式和比较流行有趣的画面表达俗语的内容。为了推广潮汕俗语文化,她们在市区“潮聚”茶馆开展“潮言潮语”活动,以文创产品展览和俗语游戏结合的方式,重新点燃潮汕人对俗语的热情。李嘉欣说,她在《潮汕俗谚》《潮汕方言俗语》《潮汕俗语文化趣谈》等书目中挑选出60个俗语故事,其中用漫画的手法演绎33个年轻人喜欢的故事。

潮汕俗语文创作品

  外地人关注潮汕文化参与其中

  其实,团队中的马曼慈并不是潮汕人,在此之前,她曾参与了1860文化创意园的文化推广活动,在逐渐接触中,她喜欢上了潮汕文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电视机上一个普及粤语俗语的粤语小品给马曼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她萌生了推广潮汕俗语的念头。她找到李嘉欣同学,“潮汕话里的潮汕俗语有些包含着处世的哲理,但渐渐地很少人说及”,李嘉欣的介绍让马曼慈坚定心中的想法,她继续搜索互联网的资料,经过调研,马曼慈发现,潮汕地区在推广潮汕俗语方面的力度明显不足,以互动形式来推广的记录完全空白。

  一切要从零开始。马曼慈找来潮汕籍的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在2017年4月份申报了汕头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将项目定名为潮汕俗语典故推广系列活动。“目前,在我们看来,团队的进展很顺利,这是在潮汕地区第一个以主打互动性的方式推广潮汕俗语,目的在于探索一个推广潮汕俗语的途径。”

孩子们开心玩俗语游戏

  开创公益课程是项目最大收获

  马曼慈说,在不断的摸索中,开创公益课程是团队开展项目中最大的收获,“使我们项目延续更好的形式是针对小学生开展的公益课程。”马曼慈说,虽然项目结题了,但她们希望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能够继续做下去,她们会继续分享一些搜集潮汕俗语的经验做法供参考,把整个项目的资料提供出来,“我们还在寻找愿意开设相关公益课程的汕大老师。”

  如何将潮汕俗语与游戏结合起来?15级新闻专业的唐童瑶说,以互动性的游戏方式与小学生们开展公益课,小朋友们的热情非常高涨,“与课堂不同的互动方式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新鲜感,为此,我们对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加以改造,设计出了十种不同的俗语游戏。这些游戏有难有易,每一道题目都对应着不同的俗语能力测试与培养,有些是测试俗语发音,有些是测试俗语理解。”

  为了验证游戏效果,提前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及时调整。她们在汕大附中、附小进行了俗语游戏试验。随后,她们在市长厦小学、汕大附中以及潮聚茶馆正式开展了项目活动,“在现场,还有家长也参与课程的游戏环节,而且,我们发现其实一些家庭的长辈在平时有跟年轻人和小孩说到潮汕俗语的故事。”

  除了游戏这一推广模式,她们还找来潮汕籍设计师,按照年轻人的喜好设计了八幅风格“萌贱”的俗语插画。又根据插画定制了俗语纪念版文创产品,作为活动奖品与宣传品,其中包括俗语小册子、由四中伯亲手制作的笔记本等等。

  对潮汕俗语文化保存意义非凡

  袁漪琳说,在网上搜到的资料显示,相关的潮汕俗谚文化介绍比较空缺,特别是针对小学生以公益课堂的形式传授以及互动的宣传是很少的。

  汕大新闻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燕表示,汕头大学一直很支持大学生们的创意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和跨年级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学科合作项目。“这个项目就是2017年参加的其中一个课题,这个项目得到老师们的肯定,对汕头本地的潮汕俗语文化的保存意义非凡,而且形式比较新颖,通过一些小孩子比较接受的游戏互动,其实很适合推广。”

  张燕老师说,该团队里不单是潮汕籍的同学,还有外地的同学参与进来,足见中国不同地方文化的融合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学校觉得非常欣慰的。

作者:陈文惠 摄影报道 发表日期:2018年06月1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