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善行潮汕

插上“互联网”翅膀 也要系上“监管”的线

 

业内人士呼吁设立第三方监管机构,规范互联网公益行业生态发展

  腾讯“小朋友画廊”公益活动受关注

  公益

  拿起手机,随手点击屏幕,把今天行走的步数“捐”出去。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这种随手公益已经逐渐成为许多市民每天的“必修课”,人们以这种方式近距离接触公益。从传统公益到互联网公益,国内公益事业飞速发展,多种互联网元素的融入更是为公益发展插上翅膀。然而,公益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却不时出现“刷单”、“套捐”等行为,使得社会公众为此感到担忧。业内人士呼吁,尽快设立独立第三方监管机构,以净化公益行业生态。

  场景公益融入日常生活

  “又有好友收了你的绿色能量。”晨起时,“80后”信安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支付宝,看到信息栏发布了这条信息。看到早起的朋友“偷”了自己的“绿色能量”,信安急忙把仅剩的数克“能量”收入囊中。信安说,参加的这种“游戏”叫“蚂蚁森林”,属于环保类的公益项目。每天通过APP完成如行走、线下支付、生活缴费、网购、公交出行、共享单车等低碳行为,第二天系统就会生产出“绿色能量”。累积到一定能量后,用户可以兑换树苗或环保项目,并可获得相应的环保证书。

  晚饭后,年过花甲的陈姨牵着孙子在小区内散步,口袋里装着一台手机。走了一个小时,回到家中,陈姨打开微信,将一整天步行的步数捐出去。“今天手气不错,捐了1块多。”陈姨笑着告诉记者,她平时都非常注重步行锻炼,特别退休之后更是如此。从早上上市场买菜,到晚上下楼散步,她都会带着手机计步。只要超过1万步,陈姨就会马上选择相关的公益项目,将步数捐赠出去,而这项“任务”已经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陈姨说,这样既锻炼身体,又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一举两得,特别有意义。

  日常步行通过手机APP“捐赠步数”,就能为公益项目爱心筹款;虚拟庄园里“养鸡”,捐赠“鸡蛋”也能献爱心;用“绿色能量”每养大一棵虚拟树,企业就在线下种下一棵真树……本报记者发现,这些公益行为不再只是单纯、生硬的捐赠页面,而是融入公众的生活场景。以“公益+多元跨界”的形式,让公益以更贴近现实、更具趣味的形式融入生活,也使得随手公益成为生活新常态。

  信息及时更新弥补弊端

  长期关注公益项目的茜茜经常参与到公益项目的策划和执行中,她认为,传统的公益模式无法让受助方、捐赠者和公益机构建立链接,信息流通不畅,使得人们逐渐对公益产生隔阂,无法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而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的及时交流、更新,很好地弥补传统公益的缺陷。

  比如,在传统公益项目中,捐赠者要通过阅读公益组织的报告,才能了解项目的情况如何。如今借助互联网,捐赠者就可以轻松地了解到资金的去向、项目的进展情况。像去年腾讯公益平台发起的“99公益日”活动中,不少潮汕本土的公益组织都以不同的方式发起或参与到相关的公益项目募捐行动中去。茜茜就参与到市学康社工中心发起的“自闭症家庭支持计划”中,尽管捐赠的钱款不多,但她时不时就会收到项目方通过微信发送给她的项目进展情况,让她更清楚地了解到项目是否有真正落地实施。茜茜告诉本报记者,对于捐赠者来说,从爱心捐助的那一刻起,会不断得到反馈,而不再是“交完钱就与你无关”了。

  除了募集资金之外,在潮汕有很多公益机构和组织都借助互联网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梦归潮汕”寻亲团致力于帮助上世纪40年代因战乱饥荒而流落他乡的潮汕乡亲回家,在开展这项公益行动的时候,寻亲团的志愿者把每次采集回来的寻亲人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编辑成推文,利用微信、QQ、公众号等网络途径发送出去,以快速找寻到匹配信息。这种借助互联网扩大寻亲力度的方式,已经帮助超过300名流落他乡的游子找到潮汕亲人。

  建立监管规范行业发展

  近年来,技术工具、商业工具在社会公益发展中的应用初见成效,随手公益、网络募捐等网络公益较快发展。如今,很多互联网公司都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腾讯依托庞大的用户建立了乐捐、月捐及微信直捐等拳头产品;新浪微博则上线了微公益平台。而在国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利用“互联网+”解决儿童的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不光颠覆金融、零售等行业,如今正逐渐影响着公益事业。互联网快速高效、公开透明的特性,使其与公益接触后,便开创了公益发展的新时代模式。

  据中国慈善联合会数据显示,从网络捐赠渠道看,移动端成为主流,手机捐赠占总额的七成以上。从网络捐赠人年龄段看,“80后”捐赠金额位居第一,占到捐赠总额的45%以上。但与此同时,一些标榜“网络公益”的项目借助公益创新工具和效应,迅速获取了关注和资源,表现出了价值理性不足的问题。如此前“99公益日”活动中,就曝出有机构恶意“套捐”、“诈捐”的情况出现。

  中国心智联会华南区域执行理事林佳频告诉本报记者,互联网公益在完善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内容建设,突出价值理性,构建包括自律、第三方监督、政府监督等多层次监管体系。林佳频认为,业内应设立第三方监管评级机构,实现从项目筹款、执行到效果评估等全方位的监控与透明,营造更为健康的公益氛围和公益文化。

  本报记者 李德鹏

 

 

 

编辑:陈效云 发表日期:2018年07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